⑴ 香港哪一年開始有股市的
香港的證券交易歷史悠久,早於19世紀香港開埠初期已出現,但到1891年香港股票經紀會(The Stockbroker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成立,香港始有正式的證券交易市場。1914年2月21日,該會易名為香港股份總會(Hong Kong Stock Exchange)。1921年10月1日,香港股票經紀協會(Hong Kong Sharebrokers' Association)注冊成立,結束香港股份總會壟斷的局面,會員大多是被香港股份總會排擠的經紀,華人更佔大多數,屬香港第二間交易所。此外,更有香港股票及經紀社(1924年),加以香港匯兌經紀會所(年分不詳),但此兩間交易所均於三十年代初倒閉。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香港股票經紀會和香港股票經紀協會於1947年3月合並,成為香港證券交易所(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Limited),俗稱「香港會」。
⑵ 港股是什麼意思
港股,是指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香港的股票市場比內地的成熟、理性,對世界的行情反映靈敏。
如果內地的股票有同時在內地和香港上市的,形成「A+H」模式,可以根據它在香港股市的情況來判斷A股的走勢。
香港證券交易的歷史,可追溯到1866年,但直至1891年香港經紀協會設立,香港才成立了第一個正式的股票市場。1969年至1972年間,香港設立了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九龍證券交易所,加上原來的香港證券交易所,形成了四間交易所鼎足而立的局面。
在1972年至1973年短短的2年間,香港有119家公司上市,1973年底上市公司數量達到296家。
1980年7月7日四間交易所合並成香港聯合交易所。四間交易所於1986年3月27日收市後全部停業,全部業務轉移至聯交所。
(2)香港股票交易所領導擴展閱讀:
港股交易規則
一、交易系統AMS/3
隨著證券市場規模的擴大和交易所未來國際化發展的需要,香港交易所於2000年10月推出了第三代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AMS/3)。AMS/3將投資者、交易所參與者、其他參與者及中央市場連接起來,使交易過程變得更有效率。
二、交易所交易規則
在交易所進行證券交易,須遵守《交易所規則》的有關規定。較重要的規則如下:
(一)價位
每個在交易所交易的證券是以指定"價位"來進行交易,它代表價格可增減的最小幅度,並與該證券所處的價格區間有關。
交易所的價位表規定了從每股市價在0.01-0.25港幣(價位為0.001港幣)到每股市價在1000-9995港幣(價位為2.50港幣)的股票價位。當某股票的價格上升或下跌至另一價格區間時,其價位也會隨著變動。
(二)開市報價
《交易所規則》規定"開市報價"應按程序進行,以確保相鄰兩個交易日間價格的連續性,並防止開市時出現劇烈的市場波動:每個交易日第一個輸入交易系統的買盤或賣盤都受開市報價規則所監管。第一買賣盤的價格不能超過上日收市價上下4個價位。
三、結算與交收
香港交易所內多種產品的結算及交收程序,分別由香港結算所、期權結算公司及期貨結算公司這三個結算所辦理。其中,香港結算所負責在聯交所主板及創業板進行交易的符合資格證券的結算及交收。
(一)持續凈額交收系統
香港結算實行持續凈額交收制度。在持續凈額交收制度下,每一名中央結算系統參與者向其他中央結算系統參與者買入或賣出某一隻證券,均會按滾動相抵銷,剩下的凈買或凈賣股份作為交收標准。
(二)T+2交收制度
交易所參與者通過自動對盤系統配對或申報的交易,必須於每個交易日(T日)後第二個交易日下午3時45分前與中央結算系統完成交收,一般稱為"T+2"日交收制度(即交易/買賣日加兩個交易日交收)。
⑶ 香港交易所與香港證監會的職能區別在哪
香港證監會全名為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是獨立的法定機構,負責確保市場持證操作及執行各項與證券及期貨市場有關的法例、監管市場。證監會的監管對象包括香港交易所、其附屬公司(包括證券及期貨交易所以及相關結算所)、金融中介人士(例如包括交易所參與者在內的證券商、保薦人、股份過戶處、基金經理及投資顧問)以及投資者。
香港證監會的法定監管目標是:
·維持和促進證券期貨業的公平性、效率、競爭力、透明度及秩序;
·提高公眾對證券期貨業的運作及功能的了解;
·向投資於或持有金融產品的公眾提供保障;
·盡量減少在證券期貨業內的犯罪行為及失當行為;·減低在證券期貨業內的系統風險;
·採取與證券期貨業有關的適當步驟,以協助財政司司長維持香港在金融方面的穩定性。
香港交易所全名為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是香港中央證券及衍生產品市場的營運機構兼上市發行人(包括上市公司)前線監管機構。香港交易所於2000年6月27日在屬下證券市場上市。香港交易所的主要職責范圍包括:監管上市發行人;執行上市、交易及結算規則;以及主要在機構層面向交易所及結算所的客戶提供服務。交易所及結算所的客戶包括發行人及直接服務投資者的中介人,例如投資銀行或保薦人、證券及衍生產品經紀、託管銀行和資訊供應商等。交易所及結算所提供的服務則包括交易、結算及交收、存管及代理人以及資訊服務。
⑷ 香港聯交所簡介
香港最早的證券交易可以追溯至1866年。香港第一家證券交易所——香港股票經紀協會丁1891年成立,1914年易名為香港證券交易所,1921年,香港又成立了第二家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經紀人協會,1947年,這兩家交易所合並為香港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到60年代後期,香港原有的一家交易所已滿足不了股票市場繁榮和發展的需要,1969年以後相繼成立了遠東、金銀、九龍三家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市場進入四家交易所並存的所謂「四會時代」。1973~1974年的股市暴跌,充分暴露了香港證券市場四會並存局面所引致的各種弊端,1986年3月27日,四家交易所正式合並組成香港聯合交易所。4月2日,聯交所開業,並開始享有在香港建立,經營和維護證券市場的專營權。
⑸ 香港十大證券公司排名
1、國信證券(香港)、海通國際證券、艾德證券期貨、時富金融、招商證券(香港)、安信國際、南華金融、金利豐證券、永豐金融、耀才證券。其中艾德證券期貨為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發牌之持牌法團,證監會中央編號:BHT550,獲證監會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發出第1類(證券交易)、第2類(期貨合約交易)、第3類(杠桿式外匯交易)、第4類(就證券提供意見)、第5類(就期貨合約提供意見)及第9類(提供資產管理)受規管活動的牌照。
2、艾德證券期貨有限公司同時亦是香港交易所參與者(OTP-C經紀代號_0974及0977)。 艾德證券期貨致力為客戶提供港股、美股、外匯、環球期貨等一站式全方位交易平台,包括香港交易所證券買賣服務,以及一系列如互惠基金、單位信託基金及股票掛鉤高息票據等投資產品;亦為客戶提供股票融資、新股認購、融資融券等一系列個性化投資方案。
拓展資料
1、香港證券市場香港證券交易的歷史,可追溯到1866年,但直至1891年香港經紀協會設立,香港才成立了第一個正式的股票市場。1969年至1972年間,香港設立了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九龍證券交易所,加上原來的香港證券交易所,形成了四間交易所鼎足而立的局面。在1972年至1973年短短的2年間,香港有119家公司上市,1973年底上市公司數量達到296家。1980年7月7日四間交易所合並而成香港聯合交易所。四間交易所於1986年3月27日收市後全部停業,全部業務轉移至聯交所。
1986年-2000年的香港市場1986年,香港市場開始了其嶄新的現代化和國際化發展階段。中國對香港前途的保障,增強了投資者對香港經濟的信心,公司盈利和房地產價格回升,香港市場從此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交易品種多元化,市場參與者日益國際化,交易手段不斷完善,證券市場進入了長期繁榮的牛市。 2000年以後的香港證券市場香港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2000年以來的香港證券市場,正在成長為一個全球化的證券市場。一方面是因為香港1965年的銀行業危機,迫使政府開始對銀行業進行調查和立法以及加強監管,企業從銀行集資成本較高,紛紛轉向股票市場;
2、另一方面,香港政府奉行自由市場政策,使證券市場迅速發展,1969年至1972年間同時出現了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九龍證券交易所和香港會四大股票交易所。70年代未期,香港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四個市場發展不均衡,同時由於1974年的股災,使政府意識到需要對證券市場進行監管,頒布了一系列法例,並於1980年7月將四間交易所合並成立香港聯交所,四間交易所於1986年全面停業,全部業務轉到香港聯交所。此後,香港證券市場開始了嶄新的國際化發展階段,2000年4月香港聯交所和香港期交所合並成立香港證券與期貨交易所,實行公司制並在港上市。十幾年來香港證券市場的規模不斷擴大,金融產品不斷增多,交易手段也日益電子化。共有500多家證券行在香港從事各種證券業務,市場競爭十分激烈。時至今日,香港證券市場的總市值已達到 63000多億港元,每日交易額逾100億元,這些數字顯示了香港證券市場在過去數十年的驕人增長。
⑹ 中國最早的股票交易所是在上海嗎
是的,在上海
上海證券交易所
1990年12月19日正式開業
⑺ 上海市證券交易所是國企嗎
上海市證券交易所是國企。國務院授權,央行批准設立。
上海證券交易所(英文:Shanghai Stock Exchange,中文簡稱:上交所)是中國大陸兩所證券交易所之一,創立於1990年11月26日,位於上海浦東新區。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始正式營業。截至2009年年底,上證所擁有870家上市公司,上市證券數1351個,股票市價總值184655.23億元。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企業、重點企業、基礎行業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通過上市,既籌集了發展資金,又轉換了經營機制。
(7)香港股票交易所領導擴展閱讀:
開業典禮
1990年12月19日上午,交易所舉行開業典禮,當時的上海市市長朱鎔基出席了開業典禮。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李祥瑞授權總經理尉文淵在交易大廳敲響正式開市的第一錘,半小時後前市收市時已成交49筆,面額為5879008元。
股市真正火起來是1992年鄧小平南巡之後,當年5月21日上海股票交易價格全部放開,由市場引導,結果從2 1日至23日,股票價格一飛沖天,3天內暴漲570%,這一天被稱為中國股市真正誕生的一天。8月,深圳股票交易所發生了搶購股票風波,這是後話。
⑻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的概況
香港最早的證券交易可以追溯至1866年。香港第一家證券交易所——香港股票經紀協會於1891年成立,1914年易名為香港證券交易所,1921年,香港又成立了第二家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經紀人協會,1947年,這兩家交易所合並為香港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到60年代後期,香港原有的一家交易所已滿足不了股票市場繁榮和發展的需要,1969年以後相繼成立了遠東、金銀、九龍三家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市場進入四家交易所並存的所謂「四會時代」。1973——1974年的股市暴跌,充分暴露了香港證券市場四會並存局面所引致的各種弊端,1986年3月27日,四家交易所正式合並組成香港聯合交易所。4月2日,聯交所開業,並開始享有在香港建立,經營和維護證券市場的專營權。
⑼ 亞洲證券交易所在哪裡
摘要 您好,下面的地址您看下需要哪家: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交易所、台灣證券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