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平安業績至暗時刻,壽險業務堪憂,馬明哲一言未發
2月3日,中國平安發布2020年報:2020年,公司實現營收1.32萬億,同比增長3.8%;歸母凈利潤1430.99億,同比下降4.2%!
時隔12年,中國平安再次出現凈利潤下降,堪稱業績至暗時刻!在2月4日的業績發布會上,馬明哲一言未發!
近兩年,平安的高層變動頻繁,2020年,馬明哲辭去CEO!
公司高層頻繁變動的背後,支柱業務壽險的業績堪憂,代理人持續下降,並沒有達到公司所謂的改革效果!
除去疫情的影響,中國平安的業績也是非常疲軟的!正如「股票說」在解讀平安2019年報時,預判「代理人數量急劇下降的財務隱憂」,現在也被驗證了!
1、業績疲軟!
中國平安2020年凈利潤下降,主要是壽險和產險業務凈利潤下降導致的。
2020年,壽險與 健康 險業務凈利潤960.72億,同比下降7.4%;財險業務凈利潤161.59億,同比下降29.2%。
險資投資方面,2020年,中國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投資收益率受股市波動、市場利率下行等因素影響,有所承壓,實現凈投資收益率5.1%,總投資收益率6.2%,同比分別下降0.1和0.7個百分點。
2019年12月末,中國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規模達3.7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6.6%。在保險資金投資組合中,債券投資從2019年年末的46.9%提升至2020年年末的50.2%;股票投資則從2019年年末的9.2%下降至2020年年末的8.4%。
雖然投資收益率有所下降,但是投資規模增長幅度較大,總投資收益還是增長的!2020年凈投資收益為1634.62億元,同比增長13.5%,總投資收益1996.36億,同比增長4.4%。,
銀行業務凈利潤167.77億,同比增長2.59%; 科技 業務凈利潤79.36億,同比增長127.59%, 科技 業務這塊亮眼,已經成為公司除保險和銀行之外的第三大利潤來源!但是 科技 業務整體的凈利潤規模依舊較小,佔比公司凈利潤僅5.54%,另外, 科技 業務能否持續高增長,有待觀察!
2、壽險業務堪憂!
壽險業務是中國平安的根基,壽險業務凈利潤佔比67%!
新業務價值是壽險業務的進水口,也是利潤的先行指標,新業務價值的大幅下降,對整個壽險業務有深遠的影響!如果,後期新業務價值不能恢復上漲,壽險的營運利潤或面臨負增長!
2020年,新業務價值495億,同比下降34.7%,新業務價值率33.3%,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
其實,新業務價值從2016年開始,增速不斷下降,到2020年一下子崩了。2016年到2020年,新業務價值增速分別為64%、32%、7%、5%和-34%。近三年的新業務價值增速已經進入增長停滯和下降階段,對應的是,新業務價值首年保費已經連續三年負增長。
中國人壽2020年前三季度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2.7%,而中國平安全年新業務價值同比下降34.7%,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顯然,中國平安的壽險業務出現大問題了,市場競爭力大幅下降!
於此同時,中國平安的退保率增長,續保率大幅下降!2020年,退保率1.7%,較2019年的1.4%,上升了0.3個百分點;13個月續保率85.5%,同比下降2.3個百分點,25個月續保率80.9%,同比下降6.2個百分點,兩項續保率都是創下近些年的新低!
退保率大幅增長,續保率大幅下降,新業務價值大幅下降,可想而知,中國平安壽險業務壓力重重!
壽險業務的問題,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代理人數的持續下降,業務都是由人做的嘛!
3、代理人數量持續下降!
2020年末,中國平安代理人數102.38萬,同比下降12.3%!這已經是連續第二年的下降,2019年末,代理人數116.69萬,同比下降17.7%!
2019年,雖然代理人數量大幅下降,但是,代理人渠道的新業務價值是增長的,代理人的人均新業務價值同比大幅增長!當時,「股票說」在解讀中國平安的2019年報時,對於新業務價值能否持續增長,提出了疑問!除了高價保險產品增多的因素外,其中,還有一個重要因素,中國平安的所謂「提質增效」,並不一定是事實,代理人數量大幅下降,但是代理人的人均薪酬並未增長,說明代理人數量下降,僅僅只是無差別的控成本!
平安所謂的壽險改革,會有多少效果,現在很難說!但是目前看來,只是代理人的成本在下降!這樣的話,是會帶來業務萎縮的!
2020年,代理人人均新業務價值4.06萬,同比下降28.4%,代理人人均收入5793元,同比下降了8.2%,其中壽險收入同比下降了16%。
按道理,中國平安淘汰低產能的代理人,代理人的人均收入應該會出現大幅提高,但是,實際上,2019年和2020年,代理人的人均收入並未出現預期變化,反而還出現下降了! 這是淘汰低產能,還是淘汰高產能呢?
2020年的業績會上,中國平安聯席CEO陳心穎表示,接下來的三年裡,平安不求增加代理人,要保持100萬的代理人隊伍,但是要打造「三高」代理人隊伍,即高質量、高產能、高收入,這樣才能可持續發展。
這更多是中國平安管理層一廂情願的願景而已!目前看來,代理人的人均收入並未出現增長,代理人數量下降,僅僅是成本降低而已!
對於以銷售為主導的保險行業來說,代理人人數很重要。很多保險銷售,都是通過轉介紹的方式來拓展客戶。轉介紹就需要基礎客源,基礎的潛在客源的多少就和代理人人數成正相關。一般來說,新進入的保險代理人,很多都被要求過內銷,給自己買,給父母買。
中國平安的退保率上升,續保率下降,新業務價值下降,這些跟代理人數量是息息相關的!
中國平安的壽險業務,未來一兩年,依舊難言樂觀!中國平安的所謂壽險改革,也有可能會帶來內耗成本,壽險萎縮的風險!
4、保費收入增長停滯,位列五大上市險企榜尾!
2020年,五家上市險企合計實現保費收入2.48萬億,同比增長3.65%,增速較2019年下降5.7個百分點。
2020年,中國平安原保費收入7973億,同比增長0.34%;中國人壽原保費收入6129億,同比增長7.83%;中國人保原保費收入5604.6億,同比增長1.5%;中國太保原保費收入3565.55億,同比增長3.06%;新華保險原保費收入1595.11億,同比增長15.48%。
中國平安的保費收入增速0.34%,位列五大上市險企榜尾!跟中國人壽的增速7.83%,差距較大!
B. 中國平安馬銘澤有多少股份
0.16%
這是誕生於1992年的一個持股計劃,催生了平安內部大大小小2萬名上市受益者,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將共同分享總計4.2億元的投資盛宴,而最大的受益者當然是其發起者——馬明哲。
C. 市值蒸發6000多億,遭大股東減持,成立33年的中國平安怎麼了
深圳是一個神奇的城市,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了一個國際性大都市,這與它的開放和創新分不開。40多年來,深圳誕生了中國市值最高的公司騰訊,中國最大的民企華為,還有順豐、大疆、立訊、正威等一系列優秀的公司。
不過,說到深圳最賺錢的公司,不是華為,也不是騰訊,而是中國平安。創立30多年來,中國平安發展成為了一個超級金融集團,業績和股價表現都非常優秀,是為數不多的A+H股雙萬億市值的公司。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平安2020年凈利潤為1430.99億元,同比下降4.2%,已經是多年蟬聯深圳最賺錢的企業。實際上,除了利潤,中國平安也是深圳收入最高的企業,2020年達到1.32萬億,華為是8000多億。不過,騰訊在利潤上開始狂追,2020年達到1227.42億元,同比增長30%,與中國平安的差距在縮小。
1988年,在深圳蛇口工業區 社會 保險經理馬明哲的提議下,平安保險公司正式成立,工行持股51%,招商局持股49%,是一家國企,彼時只有12名員工。在馬明哲的帶領下,平安保險開啟了狂奔猛進過程。
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從1992年引入保險代理人制度,通過人海戰術,大舉擴張。2002年後,中國平安又成為綜合金融控股試點集團,拿到了銀行、證券、期貨等「金融全牌照」,成為了一家綜合性金融集團。2012年後,平安又擴展到了金融 科技 領域,平安醫療、陸金所、 汽車 之家,一個個品牌相繼崛起。
在發展過程中,中國平安的股東也不斷發生變化,原始股東工行和招商局相繼退出,後來英國匯豐銀行成為了最大股東,如今泰國卜蜂集團又是大股東。不過由於股東分散,並沒有控股股東,中國平安成為了一家非國有企業,既不是國企,也不是民企。
在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名中,中國平安位列第21名。而在「2021年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榜單中,中國平安排第49位,六度蟬聯全球保險業第一品牌。中國平安已經成為了中國最成功的金融保險集團。
創立30年來,隨著業績的持續優異表現,中國平安的股價也一路上漲,堪稱「白馬股」。然而,白馬股似乎也不行了,股價持續下跌。
7月14日,中國平安跌破60元,收盤價57.91元,而去年12月1日,股價曾高達93.22元。也就是說2021年以來,平安跌幅超過30%,市值蒸發6000多億。這對於中國平安來說,是從未發生過的事情。
從資本市場來說,中國平安是一家非常優秀的公司,每次轉型都非常成功。在互聯網時代來臨之時,阿里等互聯網公司紛紛進軍金融,中國平安快速轉型,在金融 科技 領域取得了非常優秀的成績。
然而如今股價卻大跌,就連大股東都兩度減持。去年卜蜂集團減持了2.2億股,今年6月16日又減持了1.83億股,兩次共套現290億元,持股比例下降到6.85%。
股價下跌,市值蒸發,一般都是受業績表現不佳的影響,中國平安也是一樣。
據了解,壽險業務是對公司利潤貢獻最大的業務板塊。如果這塊業務出現了問題,那公司業績和利潤必然受影響。2020年因為疫情,出現了下滑也正常,但進入到2021年,我國基本上全面恢復了生產生活,而中國平安的保費卻下降了5.66%,保費收入為3610.8億元。
中國平安的保險業務靠的是保險代理人制度,實際上就是「人海戰術」,這些人和平安並沒有勞動合同關系。一般都是自己先買份保險,然後拉親朋好友來買保險。如今這種模式的效果越來越差,成交率下降,導致業績下降。平安保險的代理人從2019年末的116.7萬人下降到2020年末的102.4萬人。
另外,中國平安也是一家投資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國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規模達3.7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6.6%,但卻頻繁踩坑,540億拿下華夏幸福,370.5億元—507.5億元攬下方正集團爛攤子,還花費330億元收購凱德集團的來福士項目,可以說每個都是大手筆,但能夠給帶來多少效益,還要打個問號。
還有就是中國平安這兩年高管也是動盪不已,2019年11月聯席首席執行官李源祥辭職,去年3月,被視為平安集團「太子」、馬明哲接班人的副董事長任匯川也離開了,11月平安人壽副董事長毛偉標離職加盟京東。當然,馬明哲自己也在7月辭去了集團CEO職位。
對於一家成立33年,總資產超9萬億的超級企業,想要業績持續增長,就必須在戰略上持續創新,走錯了方向,那就會出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