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球股市 > 香港創業板轉主板上市股票

香港創業板轉主板上市股票

發布時間:2022-05-06 10:28:40

1. 港股凡是從創業板轉到主板的,是不是上市方式都是介紹上市

介紹上市(way of introction)是已發行證券申請上市的一種方式,不需要在上市時再發行新股,因為該類申請上市的證券已有相當數量,並為公眾所持有,故可推斷其在上市後會有足夠的流通量。介紹形式上市在境外是常見的一種上市模式,截至2012年,中國國內還沒有類似的模式。
股票根據香港聯交所的上市規則,在三種情況下一般可採用介紹上市的模式。
1、申請上市的證券已在一家證券交易所上市,爭取在另一家交易所上市,或為同一交易所的「轉板上市」。
2、「分拆上市」,即發行人的證券由一名上市發行人以實物方式,分派給其股東或另一上市發行人的股東。
3、換股上市有時也採用這種模式。 優點
介紹上市可以把企業融資和證券上市在時間上分開,給企業以更大的靈活性。

2. 香港創業板轉主板流程有哪些

創業板和主板是兩個不同類型的市場,不能轉為主板,但是都可以交易。
何況創業板目前的想像力和交易性機會都比較大!
如果有需要可以咨詢瑞豐德永

3. 香港創業板轉主板的要求有哪些呢

瑞豐德永表示香港創業板上市條件
1、業務紀錄及贏利要求
不設最低溢利要求。但公司須有24個月從事「活躍業務紀錄」(如營業額、總資產或上市時市值超過5億港元(合RMB4.395億元),發行人可以申請將「活躍業務紀錄」減至12個月);
2、最低市值
無具體規定,但實際上在上市時不能少於4600萬港元(合RMB4043萬元);
3、最低公眾持股量
3000萬港元(合RMB2637萬元)或已發行股本的25%(如市值超過40億港元(合RMB35.16億元),最低公眾持股量可減至20%);
4、管理層、公司擁有權
在「活躍業務紀錄」期間,須在基本相同的管理層及擁有權下營運;

4. 有些原先創業板的股票,怎麼變成主板了代碼都改了比如【中國軟體】

中國軟體 - 發展歷程
1980年,中國計算機技術服務公司成立
1984年,中國軟體技術公司成立
1990年,中國計算機技術服務公司、中國軟體技術公司合並成立中國計算機軟體與技術服務總公司(中軟總公司),隸屬電子工業部
1994-1997年,中軟在二級部門試行股份制改造,相繼成立有限責任公司
1994年4月,整體由電子部劃轉CEC
1999年9月,99騰飛計劃啟動,開始整合、重組、改制、股份化上市工作
2000年,整合成立中軟網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軟股份)
2001年,成立中軟國際有限公司(中軟國際)、中軟科技投資公司
2002年5月17日,中軟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A股上市,股票代碼600536
2003年6月20日,中軟國際在香港聯合交易所創業板上市,股票代碼為8216
2004年9月20日,中軟總公司與中軟股份整合成功,中軟總公司整體改制上市,上市公司更名為「中國軟體」
2005年4月,CEC批准以「中軟國際」為平台,整合公司及產業資源,加速國際化發展
2006年,中軟順利完成股權分置改革,啟動新的「十一五」規劃

5. 請問:【香港主板】 與【香港創業板】有什麼不同

目前國際上創業板模式有三種:
第一種是附屬市場模式。創業板附屬於主板市場,和主板市場擁有相同的交易系統,有的和主板市場有相同的監管標准和監察隊伍。所不同的只是上市標準的差別。如中國香港的創業#e8f1ff板和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國的二板。這種模式的創業板和主板之間不存在轉換關系;
第二種是獨立運作模式。和主板市場相比,創業板市場有獨立的交易管理系統和上市標准,完全是另外一個市場。我國擬採用這種模式。目前世界上採用這種模式的有美國的NASDAQ、日本的JAS-DAQ、我國台灣地區的場外證券市場(ROSE)等;
第三種是新市場模式。在現有證券交易所內設立的一個獨立的為中小企業服務的交易市場,上市標准低。上市公司除須有健全的會計制度及會計、法律、券商顧問和經紀人保薦外,並無其他限制性標准。如倫敦證券交易所的替代投資市場(AIM),加入AIM市場兩年後若無大恙,即可申請在倫敦股票交易所掛牌。這種模式的創業板和主板之間是一種從低級到高級的提升關系。

6. 創業板如何申請轉入主板

創業板和主板是兩個不同類型的市場,不能轉為主板,但是都可以交易。

創業板又稱二板市場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場,是與主板市場不同的一類證券市場,專為暫時無法在主板上市的創業型企業、中小企業和高科技產業企業等需要進行融資和發展的企業提供融資途徑和成長空間的證券交易市場。

(6)香港創業板轉主板上市股票擴展閱讀:

創業板與主板市場相比,上市要求往往更加寬松,主要體現在成立時間,資本規模,中長期業績等的要求上。創業板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低門檻進入,嚴要求運作,有助於有潛力的中小企業獲得融資機會。

在創業板市場上市的公司大多從事高科技業務,具有較高的成長性,但往往成立時間較短規模較小,業績也不突出,但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可以說,創業板是一個門檻低、風險大、監管嚴格的股票市場,也是一個孵化科技型、成長型企業的搖籃。

創業板GEM是地位次於主板市場的二級證券市場,以NASDAQ市場為代表,在中國特指深圳創業板。在上市門檻、監管制度、信息披露、交易者條件、投資風險等方面和主板市場有較大區別。

2012年4月20日,深交所正式發布《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並於5月1日起正式實施,將創業板退市制度方案內容,落實到上市規則之中。截止2015年12月31日,創業板總市值達到55916.25億元,同比上年增長34065.30億元(即155.90%)。

7. 香港創業板上市有什麼要求

一、香港創業板上市條件

1、香港創業板上市市場目的為增長性的公司而設

2、香港創業板上市接受地域:依據香港、百慕大、開曼群島、中國法律注冊成立的公司

3、香港創業板上市盈利要求:不設最低盈利要求

4、香港創業板上市營業歷史不少於24個月的經營活躍紀錄;

5、香港創業板上市管理持續性於活躍紀錄期間,其管理層及擁有權大致相同;

6、香港創業板上市主營業務:主營業務要突出。

二、香港創業板上市財務要求

1、上市前兩個財政年度經營活動的凈現金流入合計須達2,000萬元

2、市值至少達1億元

3、公眾持股量至少達3,000萬元及25% (如發行人的市值超過100億港元,則為15%至25%,即與主板一致)

4、最少100名公眾股東,持股量最高的三名公眾股東持有比率不得超過50%;

5、最近兩個財政年度的管理層成員大致維持不變;

6、最近一個財政年度的擁有權和控制權維持不變;

7、必須清楚列明涵蓋其上市時該財政年度的餘下時間及其後兩個財政年度的整體業務目標,並解釋擬達致該等目標的方法。

三、香港創業板上市其他:

1、香港創業板上市公司章程:須符合香港《上市規則》和國內《關於到境外上市公司章程必備條款》的規定

2、香港創業板上市人員要求:公司的董事、公司秘書、會計師、監察主任、授權代表、審核委員成員等人員需符合《上市規則》的規定;

3、香港創業板上市公司須聘有經核準的股票過戶登記處

8. 創業板轉主板有什麼好處

長遠來說能轉,要看政府的政策,因為企業要發展的,規模大了融的資金規模餓大了。創業板就承受不了了;創業板交易量一般是主板的1% 虧損一年即退市 主板是三年連續虧損才退市,退市了還有人重組.

9. 通過介紹方式於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 是什麼意思

介紹形式上市是指公司在上市前不需要實質上拿出股票向社會公眾銷售,而直接申請上市。指股份公司向證券交易所申請獲得將其證券在市場上掛牌買賣的資格,本身並不涉及即時資金的籌集,所以無需在證券的銷售方面作出任何安排。

介紹形式上市的基本條件
要想得到當局准予以這種方式上市,必須滿足的基本條件有:准備上市的證券,需要有一定數量已被廣泛持有,即假定證券上市時市場會有適當的流通量。
介紹方式上市往往會與私人配售一起安排運用,以實現可選擇最有利的上市時間和選擇股東組合的目的。例如,一些急於上市的公司,會首先把最少25%的股份以私人配售方式售予有興趣的投資者(多為機構投資者,如基金或證券商),然後再向交易所申請介紹上市。這種做法可安排在短期內進行,節省了排隊等候上市的時間,也可避免新股上市後因散戶急於套現的拋售壓力。對市場而言,介紹上市也有一定好處,至少交易所可加快上市批核的速度,同時也可避免因公開認購股份而導致大量吸納市場資金的壓力。

介紹形式上市主要情況
介紹上市在境外是常見的一種上市模式,根據聯交所上市規則,在三種情況下一般可採用這種模式。
一、是申請上市的證券已在另一家證券交易所上市,俗稱「轉板上市」。從香港創業板轉到主板上市就屬於這種類型。公司盈利和規模不大的中小型科技企業在創業板上市,通過從創業板籌集資金,迅速發展壯大,當達到主板上市的標准時,再以介紹上市形式轉到主板上市,比如浩倫農科、新奧燃氣都是通過介紹上市從創業板轉到主板的。
二、是發行人的證券由一名上市發行人以實物方式分派給其股東或另一上市發行人的股東。TCL移動分拆上市應該是屬於這種方式,根據重組計劃,TCL國際控股在持有TCL通訊控股40.8%的股權後,擬將該等股權以派發實物股息的方式派發給其全體股東(包括TCL實業控股和公眾股東),以分拆其持有的TCL通訊控股的股權。
三、是換股上市有時也採用這種模式。比如,聯交所規定,海外發行人發行證券,以交換一名或多名香港上市發行人的證券,而該或該等香港發行人的上市地位在海外發行人的證券上市的同時將被撤銷。

介紹形式上市的優點
介紹上市可以把企業融資和證券上市在時間上分開,給企業以更大的靈活性。比如說,有些企業有分拆上市的需求,但暫時沒有融資需求。因為按照不同的業務分拆上市有利於減少關聯交易,使單個業務獲得獨立發展的平台,這樣對原有股東是有利的,因為它避免了發行新股時產生的攤薄效應。也方便投資者對公司證券進行准確的估值;即使企業有融資需求,但上市時可能融資環境相當惡劣,此時有條件的企業可先介紹上市,等市場環境好轉時再進行融資。實際上,境內資本市場也曾出現過類似的模式。

介紹形式上市的缺點
對公司來說,集資是上市的一大目的,透過介紹形式上市,是不能為公司帶來新資金,並且由於沒有公開集資,一般媒體報導消息沒有IPO那麼積極,會使得公司受到市場關注度較低,宣傳效果較弱。

介紹上市的範例
90年代很多歷史遺留問題股的上市流通,其實就是一種介紹上市。比如,格力電器和珠海中富當時都是通過定向募集發行股票後在一級半市場流通,轉到A股市場流通時就沒有發行新股。專家認為,對於境內那些具備多個產業群的大企業來講,可以嘗試通過分拆業務介紹上市,使單個產業獲到良好的發展平台,從而促進整個企業集團的做大做強。

閱讀全文

與香港創業板轉主板上市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有沒有量化交易軟體 瀏覽:504
st的股票有沒有轉成正常股 瀏覽:517
股票開戶子賬戶嗎 瀏覽:996
主力是如何操作股票的 瀏覽:596
寶力科技股票行情 瀏覽:350
股票重組多久改名字 瀏覽:540
股票賬戶是不是有兩個賬號 瀏覽:960
股票獎勵員工 瀏覽:802
普通員工能買自家股票嗎 瀏覽:753
錢在股票賬戶安全嗎 瀏覽:55
昨日7塊6左右的科技股票 瀏覽:833
最新股票收益計算器 瀏覽:790
excel宏獲取股票詳細財務信息 瀏覽:885
業績增長的軍工股票有哪些 瀏覽:29
哪種金融資產不能投資股票 瀏覽:204
做股票10次都賺錢 瀏覽:783
巨齒智能股票吧 瀏覽:505
股票退市賣不掉 瀏覽:165
按時間或中間價格發行股票 瀏覽:720
股票賬戶萬五傭金 瀏覽: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