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熱錢是怎樣走的
中國的所謂熱錢問題,最根本的原因是人民幣升值預期所造成的大量資金流入。次債危機迫使美聯儲執行低利率政策,同時,中國人民銀行為應對通脹而加息造成的利差,使得人民幣更具吸引力,大量資金不可避免地湧入中國,使得本該緊縮的貨幣政策不斷松動,人民幣的發行量增加,加大了通脹壓力。然而,由於中國執行資本項目的基本封閉政策,通常意義下的熱錢渠道—組合投資進入流通的股票和債券二級市場—在中國金融市場是基本封閉的。組合投資的合法渠道QFII到現在為止僅有300億美元的額度,總量並不是很大,就算QFII都是熱錢,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也微乎其微。 目前,熱錢進入中國主要通過以下幾條渠道:經常項目中進出口貿易過低或過高的報價、外商直接投資、中國居民匯入外幣的每年5萬美金額度,還有就是香港地區銀行兌換人民幣的業務,當然,還有最後的地下通道。然而,這些資金的進入與離開卻絕對不會像組合投資那樣迅速自如。由於最終人民幣不可自由兌換,一旦政策進一步收緊,巨量資金幾乎不可能迅速進出。那麼,熱錢的最後一個特徵—大量抽逃造成中國金融系統風險的可能性很小。只要政府下決心擋住資金外流,絕大多數熱錢可能會被阻擋在中國境內。那麼,去掉了這顆利齒的熱錢怪獸,是否還能被稱為傳統意義上的熱錢呢? 相對於熱錢,本國居民的資金肩負支撐消費的作用,一般不被稱為熱錢,我們姑且稱之為冷錢。但在危機當頭時,只要有渠道,其中一些冷錢恐怕有可能比熱錢跑得更快,所以,現在人們所稱的中國境內熱錢更像半冷半熱的錢。 當前,外來資本的進入無疑給中國宏觀經濟造成了很大壓力。那麼,如何才能防範熱錢的進入,並防範熱錢可能造成的金融風險呢?中國畢竟是資本項目封閉的國家,在當前人民幣升值壓力和中美正利差的環境下,中國應盡量收緊外匯可能流入的渠道。如近幾年來香港地區銀行每天限量兌換人民幣的政策可能是資金流入的巨大缺口之一,收緊這項政策造成的熱錢渠道可能就是一項有效的手段。但從更根本的層面看,盡量減少人民幣升值預期可能是更行之有效的措施。當前中國的高利率是制服通脹的政策造成的,而要真正解決通脹問題,根本在於減少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加速人民幣向公允匯率移動,可以有效地抑制資本的進入。 熱錢問題是一個對經濟影響很大的課題。各國政府無不視熱錢為洪水猛獸,從而運用各種手段加以限制。在分析中國的熱錢問題時,也要注重中國的特點。過分誇大這一問題,可能會過早地引入政府幹預,從而導致不良的後果。
Ⅱ 人民幣升值利好哪些股票板塊
人民幣升值利好哪些股票板塊:
1、 航空運輸板塊。人民幣的升值有利於我國出口,航空板塊肯定大有收益,購買國外原材料的費用就減少了.對出口旅遊行業形成利好,出口旅遊的人數會逐漸增多。
2、 房地產板塊。如今房地產雖然被政策束縛,但是在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資產價格即將面臨重估,極有可能會成為外資進入中國市場後轉化為人民幣資源的天然媒介,而因此成為了熱錢的重點選擇。
3、 資源板塊。產品以美元為單位標價的公司,例如黃金類的上市公司等,人民升值就意味著這些公司產品價格即將上漲。
(2)熱錢進入中國搶哪些股票擴展閱讀:
人民幣貶值和升值的好處和壞處:
人民幣升值是指人民幣可以兌換更多的其他國貨幣,而人民幣貶值是指兌換其他國貨幣,需要更多的人民幣,其中人民幣貶值和升值會帶來以下的好處和壞處:
1、人民幣升值的好處
當人民幣升值,意味著手中的人民幣更值錢了,老百姓如果出國留學或旅遊,將會花比以前更少的錢。
2、人民幣的壞處:
人民幣升值對出口企業和境外直接投資的影響,最終將體現在就業上,因為我國出口產品的大部分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受阻必然會加大就業壓力,即老百姓的就業壓力加大。
3、人民幣貶值的好處
人民幣貶值可以降低國外來華旅遊的成本,促使旅遊也的發展。
4、人民幣貶值的壞處
人民幣貶值會使國內物價上漲,出現通貨膨脹的情況。
人民幣升值對股市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對股票是利好的,人民幣升值後,投資者的購買力增強,並且大量貨幣會進入股票市場,一定程度上會帶動股票上漲,相反,人民幣貶值後,投資者購買力降低,並且大量貨幣會流出股票市場,一定程度上會抑制股票下跌。
人民幣只是影響股票漲跌的一個方面,不是主要影響股票漲跌的因素,股票漲跌主要是由供求關系、資金量、政策、消息等因素影響。
匯率升值是人民幣貶值還是升值:
如果採用的是直接標價法,那麼匯率升值指的是人民幣貶值,外國貨幣升值,直接標價法以外國貨幣為標准,折算為本國貨幣的一種標價法。
如果採用的是間接標價法,那麼匯率升值指的是人民幣升值,外國貨幣貶值,間接標價法以本國貨幣為標准,折算為外國貨幣的一種標價法,一般我們都用的是間接標價法,匯率升值就代表人民幣升值。
Ⅲ 熱錢是什麼 對中國股市有什麼影響么
熱錢(Hot Money)」也叫游資,或叫投機性短期資本,又稱「逃避資本(Refugee Capital)」(「熱錢」、「游資」是對國際套利資本的通俗說法,也被形象地稱做「過江龍」、「金融鱷魚」),是充斥在世界上,無特定用途的流動資金。。雖然大概的定義可以這樣說,但是如何甄別熱錢以及確定熱錢的數目大小,卻非易事。因為熱錢並非一成不變,一些長期資本在一定情況下也可以轉化為短期資本,短期資本可以轉化為熱錢,關鍵在於經濟和金融環境是否會導致資金從投資走向投機,從投機走向逃離。它是為追求最高報酬及最低風險,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迅速流動的短期投機性資金。它的最大特點就是短期、套利和投機。正是靠它,上世紀90年代末國際「金融大鱷」索羅斯一手製造了亞洲金融危機,在短短半年間掀翻了整個東南亞國家金融體系。
國際熱錢流入的後果可用「危害廣泛」四字來概括。國際熱錢的流入加劇了人民幣基礎貨幣投放的壓力,進一步惡化了流動性過剩的局面;其次,國際熱錢自身追逐短期投機利潤的特性,決定了其規模的大起大落,這會對金融當局的貨幣政策產生嚴重干擾;再次,國際熱錢的大量流入流出會對國家的金融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脅。回顧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和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非正常外資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熱錢的流入還違背了利用外資的目的,助長了投機之風。利用外資的目的本是為滿足生產建設的資金需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但是國際資本劇烈套利活動所追逐的是高額的投機性利潤,使得投機之風盛行。而套利活動結束,熱錢將獲利退出,套取大量外匯逃走,這種高額利潤的獲取是對國民收入的掠奪。
為了遏止熱錢的流入,外匯局針對異常和違規外匯資金流入及結匯的檢查一直在持續進行。盡管如此,有關專家還是指出,目前控制熱錢的政策出台有相當難度,中國面臨進一步改革金融體系以及對外開放的壓力,中國必須遵守規則實現金融領域對外開放,在這種情況下,就難以完全阻擋國際游資的進來。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經貿研究部梅新育認為,要想徹底消除國際游資進入是不可能的,因為游資問題的根源是國際資本的流動性過剩造成的,這些過剩的流動性需要各國央行來協同解決,而且各種政策不可能一下子就對游資發生效應,必須長時間的去調整,進而防止流動性氾濫成災。
隨著中國經濟體在本世紀的迅猛發展,中國經濟在今後數年內都要面對國際熱錢的不斷湧入。因此,狙擊熱錢將是一場持久戰。中國監管部門和實體經濟在接受熱錢沖擊挑戰的同時,必須盡快學會主動靈活地與之打交道,這才是熱錢給中國經濟帶來的最大考驗。
Ⅳ 最近的股市開始大漲,人民幣也一直在升值這裡面有什麼聯系 是不是有大量的熱錢進入 請專業人士回答
人民幣升值,其他國家的熱錢為了保值,會選擇購買人民幣進行保值。所以會有很多的熱錢進入中國。熱錢進入中國之後,主要的,大部分的錢會進入我國股票市場。熱錢的進入,就會使得股市的資金大量湧入。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股市的上漲。明白否?
Ⅳ 熱錢是通過那些方式流進流出中國的
定義
熱錢又稱游資,是投機性短期資金,只為追求高回報而在市熱錢場上迅速流動。熱錢炒作的對象包括股票、黃金、其他貴金屬、期貨、貨幣、房產乃至農產品例如紅豆、綠豆、大蒜。從2001年至2010年十年間,流入中國的熱錢平均為每年250億美元,相當於中國同期外匯儲備的9%。熱錢與正當投資的最大分別是熱錢的根本目的在於投機盈利,而不是製造就業、商品或服務。
流入渠道
其一,虛假貿易。在這一渠道中,國內的企業與國外的投資者可聯手通過虛高報價、預收貨款、偽造供貨合同等方式,把境外的資金引入國內。
其二,增資擴股。即有的外商投資企業在原有注冊資金基礎上,以「擴大生產規模」、「增加投資項目」等理由申請增資,資金進來後實則遊走他處套利;在結匯套利以後要撤出時,只需另尋借口撤消原項目合同,這樣熱錢的進出都很容易。
其三,貨幣流轉與轉換。市場有段順口溜可說明這一熱錢流入方式:「港幣不可兌換,人民幣可兌換,兩地一流竄,一樣可兌換」。國家外匯管理局在檢查中發現,通過這樣貨幣轉換和跨地區操作的辦法,也使得大量熱錢自由進出。
其四,地下錢庄。地下錢庄是外資進出最為快捷的方式。很多地下錢庄運作是這樣的:假設你在香港或者境外某地把錢打到當地某一個指定的賬戶,被確認後,內地的地下錢庄自然就會幫你開個戶,把你的外幣轉成人民幣了。根本就不需要有外幣進來。
其五,貨櫃車夾帶現金。這種做法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的來料加工企地下錢庄業。企業以發員工工資等名義,通過貨櫃車夾帶港幣進出粵港兩地。如果一個企業有十部八部貨櫃車的,一部車跑一兩趟很普遍,每趟夾帶50萬港元,即便被海關查上也很好解釋。2006年以來,隨著資金進出需求增多,一些類似的企業慢慢地就拓展業務成了變相的「地下錢庄」,大批量幫別人夾帶現金。
其六,贍家款。海外華僑對國內親屬匯款被稱之為贍家款,這幾年這個數字大幅增加。此間真正用於「贍家」用途的款項堪疑,相當多的熱錢是通過這種渠道進來炒股、買房。
Ⅵ 什麼是「熱錢」它是怎麼流入我國的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熱錢又稱游資,是投機性短期資金,只為追求高回報而在市場上迅速流動。熱錢炒作的對象包括股票、黃金、其他貴金屬、期貨、貨幣、房產乃至農產品例如紅豆、綠豆、大蒜。從2001年至2010年十年間,流入中國的熱錢平均為每年250億美元,相當於中國同期外匯儲備的9%。熱錢與正當投資的最大分別是熱錢的根本目的在於投機盈利,而不是製造就業、商品或服務。 熱錢
用數學公式來表達,熱錢的定義是: 國家(或地區)的外匯儲備增加量 - 外商直接投資金額 - 貿易順差金額 = 熱錢 甄別熱錢以及確定熱錢的金額大小並非易事,因為熱錢的性質並非一成不變,一些長期資本在一定情況下也可以轉化為短期資本,短期資本可以轉化為熱錢,關鍵在於經濟和金融環境是否會導致資金從投資走向投機,從投機走向逃離。中國現行的實際上固定的匯率制度和美元持續貶值的外部金融環境,造就了熱錢進出的套利機會。 「熱錢」向中國流入是受多種因素驅動的:既可以規避國際金融動盪風險,也可以對人民幣套匯套利,還可以對中國的股市、樓市進行投機。
參考:http://ke..com/view/108445.htm
Ⅶ 熱錢流入對股市的影響
如果熱錢大規模流向股市,勢必改變現在的低迷走勢,刺激投資者參與情緒,提高市場活躍度。
從行業的角度看,熱錢的湧入將推高證券、地產等資產的價格,對金融與地產板塊形成利好。此外,煤炭、有色等資源類板塊以及造紙板塊也將在不同程度上獲益。
熱錢,又稱游資或叫投機性短期資本。通常是指以投機獲利為目的、快速流動的短期資本,而且進出之間往往容易誘發金融市場動盪, 具有投機性強、流動性快、隱蔽性強等特徵。其投資對象主要是外匯、股票及其衍生產品市場等等。 熱錢是造成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乃至金融危機的重要根源。
熱錢的危害:
第一,不利於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在我國資本項目仍然管制的條件下,「熱錢」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匯率的沖擊上,央行為了保持匯率穩定,在「熱錢」不斷湧入的情況下,不得不大量買入外匯資金,貨幣供給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為了抑制「熱錢」的流入,加大其成本,需要壓低人民幣利率。兩者的結果使得市場上的流動性大大增強,這又有可能造成通貨膨脹和經濟過熱。
第二,不利於國際收支平衡和人民幣匯率穩定。「熱錢」的大規模流動會增加外匯市場的不穩定因素,不利於國際收支的調節,並可能加劇國際收支失衡、造成匯率扭曲,甚至引發金融危機。
第三,不利於金融市場和銀行體系的安全穩健。「熱錢」並不是有效資本,其進入我國就是為了牟取暴利,只等人民幣升值獲利就走,撤走之後,將會引發股市、樓市大跌,增加了國內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
Ⅷ 熱錢流入中國的途徑--題目
1、 熱錢
熱錢(Hot Money),又稱游資(Refugee Capital)或叫投機性短期資本。通常是指以投機獲利為目的、快速流動的短期資本,而且進出之間往往容易誘發金融市場動盪, 具有投機性強、流動性快、隱蔽性強等特徵。其投資對象主要是外匯、股票及其衍生產品市場等等。
熱錢是造成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乃至金融危機的重要根源。歷史上, 1994 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和1997 年的亞洲金融危機, 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熱錢的沖擊。當時由於墨西哥和東南亞國家放鬆了對國際熱錢的警惕, 允許資本自由進出,使得大量國際熱錢流入國內。加上本國銀行呆賬、壞賬大量衍生, 出口低迷, 外債較多, 本外幣利差較大等原因共同作用, 使得熱錢興風作浪,投機套利得手後迅速撤離, 導致這些國家陷於嚴重的金融危機, 經濟遭受重創。
2、 熱錢的計算
目前學術界有多種計算方法,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比較常用的有兩種:
第一種:直接把外管局編制的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錯誤與遺漏」項目的數據算成熱錢;
但是,外管局在編制國際收支平衡表時,有時因為統計口徑等種種原因出現編不平的情況,為了使國際收支平衡表能夠平衡,專門設立了『錯誤與遺漏』項目,把編不平的數據都放在這里,但這個數字並不意味著就是熱錢。
第二種:外匯儲備增加量減去貿易順差再減去外商直接投資凈流入,得出熱錢數值。即熱錢規模=外匯儲備增量—貿易順差—外商直接投資。其原理是,我國外匯儲備的增量一般來自貿易順差、外商直接投資和熱錢三個方面。
對於這一種方法,商務部公布的FDI數字和外管局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FDI數字本身就有出入,這樣得出的數據也值得商榷。
除了上面的外匯流入,還有一個重要方面是我國現有外匯儲備的投資收益。假設我國有1萬億美元外匯儲備,收益率按5%計算的話,每年至少有500億美元的收入,這也是不小的一個數目。
3、 熱錢的流入方式
熱錢流入的途徑多達十幾種。主要有:
(1) 虛假貿易
在這一渠道中,國內的企業與國外的投資者可聯手通過虛高報價、預收貨款、偽造供貨合同等方式,把境外的資金引入。
(2) 虛假投資
經濟的高速增長、投資的優惠政策使我國成為外商直接投資的首選目的地之一,再加上近幾年人民幣不斷升值的影響,外商直接投資成為熱錢流入的途徑之一。有的外商投資資金只是為了實現資金流入的目的並無投入生產領域,結匯後流入我國房地產市場或劃入關聯企業,甚至直接轉為人民幣定期存款。
(3) 通過香港金融市場進入我國
雖然我國資本賬戶沒有實現自由兌換,但由於香港資本市場與內地保持著緊密關系,港幣與人民幣事實上是可自由兌換的,因此,國際游資紛紛將巨額資金投向香港市場,從而進入大陸市場。
(4) 地下錢庄
地下錢庄作為一種轉移資金的非法途徑,在我國特別是沿海地區大量存在。地下錢庄是外資進出最為快捷的方式。
很多地下錢庄運作是這樣的:假設你在香港或者境外某地把錢打到當地某一個指定的賬戶,被確認後,內地的地下錢庄自然就會幫你開個戶,把你的外幣轉成人民幣了。根本就不需要有外幣進來。近年來,通過地下錢庄進入我國的熱錢數目是相當驚人的。
(5) 贍家款。
海外華僑對國內親屬匯款被稱之為贍家款,這幾年這個數字大幅增加。此間真正用於「贍家」用途的款項堪疑,相當多的熱錢是通過這種渠道進來炒股、買房。
(6) 貨櫃車夾帶現金。
這種做法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的來料加工企業。企業以發員工工資等名義,通過貨櫃車夾帶港幣進出粵港兩地。
4、 地下錢庄與熱錢
目前,通過地下錢庄流入國內的熱錢規模巨大。從時間效率上來講地下錢庄是熱錢流人中國境內最快捷的方式, 在具體操作上, 境外熱錢只需在境外將外幣交給地下錢庄, 地下錢庄便會在境內按委託人指定的賬戶存人相應數量的人民幣, 這樣境外熱錢就輕而易舉地進人了境內, 實際上根本就不需要有外幣進來。
根據規定,個人年度購匯額度為5萬美元。但是,由於大量資金跨境流動及投機需要,這些資金根本不可能通過正規渠道流動,因此,地下錢庄提供貨幣兌換的業務在沿海商貿發達地區尤其普遍和嚴重。
前不久,央視《經濟半小時》欄目記者到廣東實地調查地下錢庄。記者來到粵東海豐縣一小鎮發現,不少人正在這里暗地從事違法交易。在海豐老街一帶行走,有的攤位前總會有一些人每天守在相對固定的地方,一有路人靠近,就湊上前招攬貨幣兌換的生意。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水果攤、百貨店,其實就是地下錢庄的兌換窗口,他們的背後是成萬上億元的資金暗流。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境外熱錢研究》課題組監測發現,今年7月份以來熱錢流入的速度明顯加快,很多港澳投資機構的資金以及居民企業儲蓄通過地下錢庄進入內地股市。這些地下錢庄盡管看上去不起眼,但它們的能量卻不小。境外資金通過香港流入內地,不但成本很低而且方便快捷、交易迅速、十分隱蔽。
5、 熱錢與樓市、股市
熱錢流入我國國內主要是一方面看重的是人民幣的不斷升值,另一方面也看到中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近兩年來,我國房地產行業發展迅速,全國各地房價猛增;股票市場發展逐漸成熟,指數不斷上升。因此,流入國內的熱錢很大一部分都投入到了樓市和股市。它們的到來必然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加劇樓市和股市的泡沫化。泡沫化程度越高,他們才能從中賺到錢。如果賺不到錢,那些熱錢是沒有理由來到中國的!熱錢就是在全球范圍內尋找、創造賺錢的機會。當泡沫化達到很高程度時,他們會選擇將手中的樓市和股票拋出,進而將熱錢再轉出中國。如果從樓市和股市中撤離的資金足夠大,必然會引起樓市和股市價格的下跌.
自己寫的 僅供參考
Ⅸ 海外熱錢通過什麼途徑進入中國
國際這種熱錢流通的渠道很多啊,但是熱錢一般不會進入實體市場的,多半是通過投機賺取利差。大部分都會通過股票、證券。一些金融衍生品等虛擬產品流通,還有可以多個國家間倒賣人名幣啊以賺取匯率差價,這個很可能會導致人民幣的匯率變動,影響較大尤其是熱錢數量大的時候(97年亞洲金融危機就是這樣)。還有購買中國國債啊等等。所以主要還是通過虛擬市場進入的,這樣雖較高的風險但是利益更誘人啊,而且他們發現情況不妙的時候要比實體投資更容易撤出中國經濟市場吶……
Ⅹ 關於國際熱錢流入對中國股市的影響是什麼原理
熱錢(Hot Money)」也叫游資,或叫投機性短期資本,又稱「逃避資本(Refugee Capital)」(「熱錢」、「游資」是對國際套利資本的通俗說法,也被形象地稱做「過江龍」、「金融鱷魚」),是充斥在世界上,無特定用途的流動資金。。雖然大概的定義可以這樣說,但是如何甄別熱錢以及確定熱錢的數目大小,卻非易事。因為熱錢並非一成不變,一些長期資本在一定情況下也可以轉化為短期資本,短期資本可以轉化為熱錢,關鍵在於經濟和金融環境是否會導致資金從投資走向投機,從投機走向逃離。它是為追求最高報酬及最低風險,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迅速流動的短期投機性資金。它的最大特點就是短期、套利和投機。正是靠它,上世紀90年代末國際「金融大鱷」索羅斯一手製造了亞洲金融危機,在短短半年間掀翻了整個東南亞國家金融體系。
國際熱錢流入的後果可用「危害廣泛」四字來概括。國際熱錢的流入加劇了人民幣基礎貨幣投放的壓力,進一步惡化了流動性過剩的局面;其次,國際熱錢自身追逐短期投機利潤的特性,決定了其規模的大起大落,這會對金融當局的貨幣政策產生嚴重干擾;再次,國際熱錢的大量流入流出會對國家的金融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脅。回顧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和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非正常外資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熱錢的流入還違背了利用外資的目的,助長了投機之風。利用外資的目的本是為滿足生產建設的資金需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但是國際資本劇烈套利活動所追逐的是高額的投機性利潤,使得投機之風盛行。而套利活動結束,熱錢將獲利退出,套取大量外匯逃走,這種高額利潤的獲取是對國民收入的掠奪。
為了遏止熱錢的流入,外匯局針對異常和違規外匯資金流入及結匯的檢查一直在持續進行。盡管如此,有關專家還是指出,目前控制熱錢的政策出台有相當難度,中國面臨進一步改革金融體系以及對外開放的壓力,中國必須遵守規則實現金融領域對外開放,在這種情況下,就難以完全阻擋國際游資的進來。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經貿研究部梅新育認為,要想徹底消除國際游資進入是不可能的,因為游資問題的根源是國際資本的流動性過剩造成的,這些過剩的流動性需要各國央行來協同解決,而且各種政策不可能一下子就對游資發生效應,必須長時間的去調整,進而防止流動性氾濫成災。
隨著中國經濟體在本世紀的迅猛發展,中國經濟在今後數年內都要面對國際熱錢的不斷湧入。因此,狙擊熱錢將是一場持久戰。中國監管部門和實體經濟在接受熱錢沖擊挑戰的同時,必須盡快學會主動靈活地與之打交道,這才是熱錢給中國經濟帶來的最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