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歐投資協定有望塑造雙贏格局,具體對雙方有哪些益處
中歐投資協定致力於制度開放。協議的一個主要方面是對市場准入的承諾,這將給雙方企業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在市場准入方面,中歐投資協議採取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再准入的模式,中國首次在包括服務業和非服務業在內的所有行業以負面清單的形式作出開放承諾。
該協議最值得注意的方面是,中國可能同意向歐方開放一些高科技市場,如製造業、金融、電子設備等領域。作為回報,歐方可能向中國開放光伏、新能源、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領域。這為我國相關領域如光伏、風電等的企業帶來了大量的出口機會,為在國外開拓巨大的增量市場開辟了道路。
『貳』 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這對雙方來說各自有什麼好處
聽到這樣的好消息,作為國人的話都是非常的開心,和自豪,因為其實這一次的中歐投資的一個談判的話,已經有了7年多的時間。而且每一次的談判都非常的激烈,在這一次35輪談判終於敲定下來之後呢。其實不管是對中方還是對歐方的話,都有著非常好的一個新局面的開始。
而且對於中歐的一些企業中歐的一些商業政策的話,都是有著非常好的一次機會和挑戰。
而且通過這一次的談判完成的話,其實也更加的在國際地位上奠定了中國的一個形象基礎。向外面的更多的一些國家展示了,目前中國越來越強大和發展好的實力,其實這不僅有利於我們國家的綜合形象。更有助於吸引外商的一些投資,那麼這對於其實不管是相關的職能部門還是對於平民百姓。還是對於商會這一塊,其實都是非常有利,而且有著未來的話,有更多更好的發展機遇。
『叄』 中歐投資協定將有望開啟眾多新機遇,這會帶來怎樣的好處
12月31日,針對中歐領導人宣布中歐投資協議談判將如期完成的消息,歐洲商會主席克里斯托弗·萊特說,今年前三季度,歐盟投資協議談判將如期完成今年,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歐盟在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夥伴。如果雙方能夠成功簽署這樣一份正確而令人期待的協議,那將是一把雙刃劍,為雙方未來的合作開辟許多新的機遇。歐洲商會成立於1958年,總部設在布魯塞爾。它的全稱是歐洲工商聯合會。它是唯一代表歐洲企業整體利益的歐洲機構。在歐洲有1700多家地方商會和會員企業,代表歐洲各地商會。
他強調,新疫情無疑會影響上述各方的貿易額,但這一事態發展仍反映出歐中兩國經濟聯系的牢固。同時,這也反映出,如果簽署一份正確和預期的協議,將會開啟許多新的機遇。因此,從長遠來看,協議的長期效益將取決於中歐雙方對後疫情時期世界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的長遠戰略眼光。,下一步是否有可能啟動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對此,克里斯托弗·萊特表示,在現階段,雙方應重點確保在不久的將來成功批准符合其預期的投資協議,這是後續任何步驟的先決條件。代表歐盟企業在華利益的中國歐盟商會30日也發表聲明,對中歐完成投資協議談判表示歡迎。中國歐洲商會主席約爾格伍特克(Joerg Wuttke)形容談判完全成功。他說,盡管仍有許多工作要做,但這是經過七年談判後邁出的重要一步。
『肆』 涉及中歐班列的股票
在指數振盪調整趨勢中踩准漲跌節奏抓住主線才是關鍵。具體看來,前期部分超買的藍籌板塊需要消化獲利盤。我們認為市場的關注焦點將再次向改革主題轉移,特別是前期稍受冷落的國企改革、農墾改革概念,近日利好出現。時至年底,中央經濟工作、農村工作等年度重磅會議又將召開,新的催化劑或將出現。
『伍』 中歐協定對哪些股票利好
1)最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可能同意向歐盟企業開放多個領域的市場,包括製造業、金融服務、房地產、建築和支持海運和航空運輸的輔助服務。作為回報,中國爭取到了歐盟同意向中國開放投資可再生能源領域。有利於新能源板塊,將為我國的光伏、風電企業的出口和投資帶來增量市場。
2)受益於投資壁壘和限制減少的六個主要行業:運輸設備、采礦和能源開采、化工、食品和飲料製造、金融和保險、通信和電子設備。
3)受益於對外直接投資擴大:歐盟對中國直接投資主要集中在中國的汽車產業、消費品和服務、醫葯生物行業、基礎材料行業,中國對歐盟直接投資的行業主要集中在新能源領域、房地產和酒店業、電子。
在新能源、環保、數字化領域,中國企業有望受益。在歐盟2021-2027年財政預算框架和「下一代歐盟」基金計劃中,除抗疫和支持經濟復甦外,推進數字化和綠色投資是最大的投入領域。我國相關領域(如光伏、風電)的企業在全球具備較強競爭力,該協定達成後,歐盟將為中國開放該領域投資,中國企業有望進一步受益。
相關概念股如下:
此外,歐盟經濟的復甦,疊加中歐投資協議的簽署,西部證券預計能夠在2021年額外拉動中國對歐盟出口的5%左右,相當於我國總出口的0.8%。
2019年歐盟是我國第一大出口夥伴、第二大進口夥伴。中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總額為7053億美元,占我國對外貿易總額的15.4%。中國對歐盟貿易順差為1521 億美元(即1.05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中國GDP的1.06%。
中歐談判的關鍵時間節點如下,供大家回顧:
『陸』 中歐投資協定,為什麼對中國如此重要
2020年12月30日,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自2013年啟動以來,迄今已舉行了35輪談判,長達7年。
中歐互利合作基礎好、潛力大、機遇新,中歐投資協定等制度性安排必將進一步提升雙方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釋放出新的潛力。
『柒』 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這背後有哪些重要意義
目前,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已進入關鍵階段。這一協議能否最終達成,將對中國乃至世界的經濟發展格局產生深遠影響。為中國經濟發展贏得廣闊的國際市場。歐盟27國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其經濟總量與中國相當。中歐投資協定的締結,將有效促進世界第二、第三大經濟體的合作,為中國發展帶來廣闊的國際市場,獲取更多的國際經濟資源和技術,為我國構建新的發展模式提供有力保障。有利於加強多邊合作,推動全球化進程。近年來,由於美國的單邊主義,全球化的勢頭有所減弱。如果中歐能夠簽署投資協議,無疑將為世界多邊合作樹立榜樣,加速經濟全球化!這將影響世界經濟格局的調整。由於經濟規模巨大,中歐合作將導致世界經濟發展重心向歐亞大陸轉移,美國在世界經濟地位進一步下降,世界多極化格局進一步形成。
中歐貿易投資往來密切,為確保規模和質量,中歐達成投資協議勢在必行。中歐互為重要經濟夥伴。歐盟對資本的需求很大,而中國是一個新興的資本供給實體。歐盟對中國有投資需求,中國也有投資意向。中歐投資協議簽署後,投資者受不確定因素影響較小。對外經貿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所教授熊麗麗表示,中歐投資協議對雙方都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