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主力行為學
散戶在市場中若想生存,關鍵在於捕捉主力的行為,理解其活動規律。跟隨主力,如同共享盛宴,緊跟其步伐。主力主導市場走勢,跟隨者則能分得一杯羹。本文將深入解析主力行為學,揭示其操作過程。
主力操作通常包含建倉、震盪、拉升、派發四個階段。雖然實際操作中復雜多變,但這些環節是核心。
建倉期是主力開始積累籌碼的階段。資金來源多樣,包括券商資金、集團資金、游資等。券商資金傾向於穩定,投資目標明確,追求安全性。集團資金通常由與上市公司相關的利益團體掌握,能快速啟動股價,追求短期內的收益。游資則在大盤低位或突發利好時大舉進入,追求快速獲利。
在建倉過程中,資金會根據目標公司的業績、成長性等信息進行選擇。中線波段炒作中,重組板塊、次新股、超跌股等成為關注焦點。選股過程是對信息的深度挖掘,機構投資者在這一環節占據優勢,通過復雜的專業研究確定目標。
建倉期的長短與啟動後的爆發力成正比。建倉過程中,主力會試探市場中的大持股者,評估股價走勢。在建倉後期,股票通常表現出一定的抗跌性,股價波動頻率加大,成交量略有放大。當大牛股接近建倉後期時,會出現明顯股價箱體、下影線加長等技術特徵。
建倉後期,主力面臨成本控制與時機選擇的挑戰。若遭遇重大利空,可能是機會,因莊家會趁勢反撲。主力在建倉後期會維持股價,等待合適的時機啟動拉升。
震倉是主力在啟動股價前的最後准備,目的是甩掉前期建倉的買家,減輕上升壓力。震倉時間較短,通常在一周左右。成功的震倉能降低主力成本,吸引關系戶買入。
啟動拉升階段需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庄股之間也會相互觀望。選擇時機不當可能導致事倍功半。莊家總是傾向於在大盤回調期間跳出來表演,吸引跟風盤。但也有些莊家在大盤跌時大漲,隨後出貨。
大部分莊家選擇在大盤上升趨勢或即將開始上升時啟動拉升,這有助於判斷大盤趨勢。拉升過程中,庄股會經歷多次波段,每個波段的策略有所不同。
首次拉升旨在從長期低位突然崛起,形成上升第一波。股價迅速上升,成交量放大。莊家只需在關鍵時刻點撥,如當天均價位、整數位等關鍵點。股價啟動後,小道消息登台,傳聞不絕於耳。莊家會利用消息減輕壓力,市場成為其資源。
莊家在啟動階段會培育市場發言人,選擇信譽良好的人擴散消息,構建賺錢示範效應。這種策略有助於吸引跟風資金,但需警惕小氣莊家套住跟進者。
獨庄股和多庄股在首次拉升後的目標高度不同,獨庄股通常目標更為明確,多庄股則在相互牽制下目標較低。首次拉升後,莊家會通過震盪洗盤來降低股價,為後續出貨做准備。
莊家在震盪期會選擇投資人普遍認為需要調整的位置,通過盤整形態迷惑投資人。在震盪過程中,莊家的持倉量增減主要取決於後續資金實力和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發展。
投資者在震盪期容易上當,但莊家通常在震盪後第三浪發起主升浪,這是庄股操作的常規策略。莊家在震盪期會減倉或換庄,為後續的主升浪做准備。
第三次啟動是庄股操作的關鍵階段,莊家根據持倉情況決定拉升斜率。倉位重的斜率陡峭,輕的則較為平緩。莊家需要為後續出貨空間做准備,股價通常呈現縮量走高態勢,莊家心情放鬆愉快。
派發階段,輿論先行,莊家通過消息再次炒熱股票,股價開始配合走高。在派發前,莊家會悄悄地出貨,對股價走勢進行最後的控制。莊家出貨心態矛盾,既想將錢實實在在拿到手,又捨不得割捨。大多數莊家採用成本回收法進行出貨。
莊家出貨的關鍵是穩住接入籌碼的買家,逐步出貨,不給獲利盤出貨的機會。有些急切離場的莊家會採取兇狠手法,快速出貨。莊家出貨後,股價通常形成下跌第三浪,莊家則利用手中的獲利籌碼做無本生意,進行高拋低吸。
生產自救是莊家在被套時採取的應對策略。莊家會根據被套原因選擇不同的自救方法,如低位攤平、向下砸盤等。在建倉期被套的莊家會主動向下砸盤,希望帶出割肉盤。在高位被套的莊家,若資金充足,可能會通過資產注入、利潤注入等方法自救,從根本上改變上市公司的狀況。
B. 買股票跟主力買可行嗎
買股票跟主力買在某些情況下是可行的,但存在風險,需謹慎操作。
一、主力的類型與特點
二、如何判斷主力的購買意向
三、跟隨主力買入的風險
因此,買股票跟主力買需要謹慎分析,結合多種因素進行綜合判斷,切勿盲目跟風。同時,也要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提高風險意識,以確保投資安全。
C. 怎麼樣跟著主力來買股票主力資金越強越好
跟著主力買股票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而主力資金並非越強越好。
一、如何判斷股票是否有主力及其實力
二、理解主力的真實意圖
三、主力資金實力並非越強越好
四、投資建議
如果您想跟著主力資金炒股,建議選擇機構類主力和實力較強的游資主力建倉的股票。同時,要警惕那些主力過強而被完全控盤的股票,以免陷入逆勢操作的困境。請記住,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做出投資決策前,請務必充分了解相關信息並謹慎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