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萬科a股價_萬科a歷年股價
萬科A歷年股價概述:
2017年至2018年股價走勢:在2017年,基於良好的業績表現,萬科A的股票價格從5月的每股18.32元階段低點一路上漲至2018年1月的歷史高點。具體數值上,2018年1月的高點接近或超過42元(具體數值需查閱詳細歷史數據)。
2019年股價表現:萬科A披露了2019年年報,顯示其核心凈利潤指標增速放緩。受此影響,萬科A的股價出現下跌,跌幅超過6%,截至某一收盤時點,股價為26.30元。這一年,萬科A的總市值達到3973億元,重返深市市值榜首。
其他重要時點股價:在某些特定時點,如6月18日等,萬科A的股價可能受到市場情緒、行業趨勢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波動。例如,地產股中包括萬科A在內的多家公司股價可能集體創下年內新低。
股價創新高:在另一些時段,如1月15日左右,萬科A的股價可能連創新高,年內漲幅顯著,市值也隨之攀升。這些時段的股價表現反映了市場對萬科A未來發展的積極預期。
總結:萬科A的歷年股價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公司業績、市場情緒、行業趨勢以及宏觀經濟環境等。因此,其股價走勢呈現出波動性和不確定性。投資者在關注萬科A的股價時,應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以做出理性的投資決策。同時,由於股價數據具有時效性,建議投資者查閱最新的股價信息以獲取最准確的數據。
㈡ 年報高送轉概念股有哪些年報高送轉行情來襲
年報高送轉概念股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只:
梅泰諾:
智雲股份:
隆鑫通用:
中珠醫療:
以上幾只股票在2017年被視為年報高送轉概念股,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但請注意,股票投資存在風險,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前應充分了解相關風險並謹慎考慮。
㈢ 2017年五月哪些股票高轉送
隨著年報披露的加速,高送轉板塊受到市場關注。昨日,高送轉概念股雲意電氣(300304)(63.08 +2.15%,買入)、賽摩電氣(300466)(36.08 -3.45%,買入)、北特科技(603009)(60.00 -3.97%,買入)、東音股份(002793)(60.13 -2.45%,買入)、蘇州設計(75.45 -2.33%,買入)、新易盛(300502)(93.19 -3.80%,買入)、溢多利(300381)(23.38 -3.31%,買入)、優博訊(300531)(100.83 -5.05%,買入)等多股盤中全線摸高。
過半披露公司股價上漲
根據統計,截至昨日兩市共計有78家公司披露了年報分紅送轉預案。這其中有61家公司年度擬每10股送轉10股以上,24家公司年度擬每10股送轉超過20股,3家公司的送轉比例更是高達10:30以上,10送轉10股以下的公司為6家。10送轉10以上的高送轉公司家數占所有預案公司的比例高達78%。
具體來看,金利科技(002464)(69 停牌,買入)、易事特(300376)(39.49 -4.03%,買入)和贏時勝(300377)(36.90 -1.49%,買入)這3家公司的送轉比例最高,均達到10轉30股;其次有美盛文化(002699)(33.16 -0.63%,買入)、珈偉股份(300317)(35.46 -1.66%,買入)和雲意電氣則計劃10轉28股;此外,永利股份(300230)(29.98 -1.25%,買入)、瑞和股份(002620)(45.64 -2.83%,買入)、優博訊、飛凱材料(300398)(62.15 -1.27%,買入)、利歐股份(002131)(14.45 -1.50%,買入)和樂心醫療(300562)(120.28 -5.44%,買入)的送轉比例均超過了10送20股。
從二級市場來看,不少個股自預案公告日後漲幅不俗。據進一步統計顯示,自預案公告當日截至昨日,67家高送轉預案公司中,股價出現上漲的有36家,其中雲意電氣、易事特、樂心醫療、永和智控(002795)(91.6 停牌,買入)、賽摩電氣、豐林集團(601996)(11.40 -4.92%,買入)、北特科技、匯金科技(300561)(118.80 -6.75%,買入)、大連電瓷(002606)(53.08 -0.21%,買入)和優德精密(300549)(64.68 -3.16%,買入)的累計漲幅超過了20%。
從目前的預案進度來看,匯金科技每10股轉5股派3.6元的預案已獲股東大會通過,目前高送轉預案進度最快。
「根據過往經驗,每年底到次年初,年報高送轉行情是A股慣有的行情熱點之一。目前年報披露剛剛進行,隨著未來年報披露的加速,高送轉和業績超預期會成為市場炒作的兩條主線,投資者可以順著這兩條線索做一些布局。」昨日上海一私募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統計表明,高送轉概念指數相對全A股和創業板指數的超額收益率來看,高送轉行情主要集中在每年的一季度末(3月)、二季度中(5月-6月)和四季度(10月開始)。
㈣ 中國船舶有沒有未來性
2017年,對於全球船舶行業來說,是回升年,不過中國船舶(600150,SH)去年業績並未回暖,2017年虧損達23億元。
並且因連續兩年虧損,4月22日下午公司發布公告稱,中國船舶股票自4月24日起將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處理,股票簡稱由「中國船舶」變更為「*ST船舶」。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國際干散貨市場分析師邵斐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船舶行業的冬天可以說已經過去,但距離春天還有一定的距離。雖然2017年下半年,市場有所回暖,但是船價還是處於中下水平,市場也比較謹慎,船舶訂單量沒有增加特別多,遠未回到從前行業的火熱時期。
已連續兩年虧損
根據中國船舶2017年年報,公司全年完成營業收入166.91億元,為年計劃的102%,但較上年減少22.21%。其中,公司船舶造修業務營業收入116.96億元;動力裝備業務營業收入42.72億元;機電設備業務營業收入7.53億元;海洋工程業務營業收入2.43億元。
2017年,中國船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達23億,而2016年,公司的虧損額度更大,為26億元。
中國船舶在年報中提到,由於海工市場低迷、船舶價格仍處低位,公司對手持海工和船舶訂單計提了大額減值損失,以及報告期內美元較大幅度貶值導致匯兌損失增加等原因,2017年公司利潤總額為虧損24.8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虧損23.00億元。
根據年報顯示,2017年中國船舶匯兌損失為5.56億元,而2016年僅為6552.58萬元。去年全年,公司共承接新船訂單41艘/543.04萬載重噸;公司全年承接修船訂單283艘,涉及金額9.11億元。
2017年以來全球船舶行業已初現見底回暖跡象。據中船協統計的三大指標顯示,全國三大指標呈現兩升一降的現象,全國造船完工4268萬載重噸,同比增長20.9%;承接新船訂單3373萬載重噸,同比增長60.1%;12月底,手持船舶訂單8723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2.4%。
作為航運業業績和投資的重要指數及國際貿易和國際經濟的領先指標,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自2016年初觸底以來,在過去的接近兩年中震盪回升,從2016年1月的400點附近已逐步回升至2017年12月的1400點附近。海運市場景氣度的回升,對於全球船舶行業也是一大利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其他多家造船企業2017年業績增長迅速。
中國首家造船上市公司中船防務(600685,SH)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223.13億元,同比下降4.4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8779.66萬元,同比增長23.27%。揚子江船業集團去年總收入192億元,相比2016年增長27%;凈利潤達到29億元,同比增長67%;全年接單量共74艘、總價值為21億美元,是2016年的兩倍以上。來自造船業務收入增長17%,增長到123億元。
造船業尚處恢復期
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發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3月,全國造船完工量853萬載重噸,同比下降45.9%;承接新船訂單1553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80%;3月底,手持船舶訂單9369萬載重噸,同比增長5.7%,比2017年年底增長7.4%。
1~3月,船舶行業80家重點監測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08億元,同比下降18.6%;利潤總額2.1億元,同比下降16%。
邵斐認為,2018年整個市場還是處於比較漫長的恢復期,市場在逐步回升。對於中國造船企業來說,應進一步向高端製造方面轉型升級,比如高附加值船舶領域發展。
在應對退市風險,爭取2018年業績扭虧為盈策略,中國船舶在公告中稱已採取多項措施。比如,公司將開展豪華郵輪建造准備,向高端產品領域轉型;推行「優質造船」、「綠色修船」;2017年下半年以來,公司處置多個虧損業務及虧損子公司,子公司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將手持的7座自升式鑽井平台及4艘平台供應船轉讓給天津中船建信海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同金額總計74.836億元。
參考:網頁鏈接
㈤ [東百集團股票]業績增長支撐 周期股行情料延續
東百集團股票業績增長支撐及周期股行情延續性分析:
業績增長支撐:
周期股行情延續性:
投資建議:
綜上所述,東百集團股票作為周期股的一種,其業績增長得到了有力支撐,且周期股行情有望繼續延續。但投資者在選擇投資標的時,應謹慎分析公司的業績增長情況、估值水平以及行業發展趨勢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