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互聯網大會過去兩天大佬們都說了什麼
12月5日消息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今日進入到最後一天,根據大會議程,除了閉幕式環節,還有上演企業家高峰對話。
本論壇邀請來自全球互聯網領先企業代表和國內外行業領軍人物,就新一輪信息革命對世界未來的影響、傳統經濟向數字經濟轉型等話題,共同探討如何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以新動能推動新發展。
參與企業家高峰對話的嘉賓有: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高瓴資本張磊、滴滴CEO程維、菜鳥網路總裁萬霖、印象筆記(Evernote)CEO克里斯·奧尼爾等人探究互聯網時代的新經濟。
對AI情有獨鍾的還有小米創始人兼CEO雷軍,在他看來,融合是發展數字經濟的關鍵因素。數字經濟就是把這20年積累的互聯網技術、方法論、商業模式,有效地和傳統的各行各業進行融合,包括要把最近兩三年在人工智慧技術上取得的突破進行融合。人工智慧是一次技術革命,這次技術革命要真正發揮技術優勢,要和各行各業相結合。他同時認為,目前最能體現人工智慧技術應用的是智能音箱產品,其次是手機拍照和相冊,除此之外還有自動駕駛和醫療診斷。
張勇:數字經濟是中國的巨大機會
在「全球數字經濟:深化合作,增強互惠」論壇上,阿里CEO張勇表示,馬雲提出的「五新」戰略本質上是對數字經濟走勢的判斷,未來每張人臉、每個身體都是錢包,數字經濟的發展是中國巨大的機會,是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巨大機會。張勇認為,今後隨著整個數字經濟的發展,互聯網的技術、互聯網的思考和產業的結合,在從消費側走向供給側,走向智慧製造和智慧設計,走向整個產業的方方面面,數字經濟的影響,對中國未來的發展,是一個全方位的影響。
劉強東:明年幫助500個品牌推向海外
植根於電商的京東董事局主席兼CEO劉強東對中國品牌感情頗深,他表示京東如果進軍美國市場,去和亞馬遜競爭,就要把眾多中國品牌集結。兩年前京東成立秘密小組,跟各個企業合作,幫助它們將商品銷往海外。目前京東已經成功將40個品牌推向海外,明年希望幫助500個品牌。同時他希望全體企業家都行動起來,爭取在2020年前讓全體中國人實現脫貧,再用五年讓他們富裕起來。
30年前都說好了,要讓一撥人先富起來,先富起來的人再幫助沒有富起來的。今天我們一部分人已經富起來了,富到賺一個億都是小目標,富到一個月賺幾十億,而我們國家還有幾千萬人口,生活在極端貧困的狀態,這是我們這幫富人每個人的恥辱。
影響整個中國貧困地區貧窮很重要的根源就是物流,因為物流導致越貧窮越偏遠落後的地區,消費者為工業品要付出的價值反而比北京、上海這些富裕地區還要高很多。
京東物流已經覆蓋了全中國,但是農村物流費用高起問題,我們也沒有完全解決,未來怎麼解決?只有靠無人機。
我之所以要去擔任河北阜平縣平石頭村的名譽村長,最核心的原因是希望如何在一個自然資源極度匱乏,全部是山區,全村只有幾百畝耕地的條件之下,讓全村人不僅要脫貧,還要變得富裕。
丁磊:希望跨境電商政策進一步放開
出席「數字絲綢之路」分論壇的網易董事局主席兼CEO丁磊也將視線聚焦電商領域。他表示,以前的國外企業向中國銷售商品需要很高的門檻。跨境電商讓消費者不用跑到國外去,就可以買到國外商品。但現在還是有單價等方面限制,希望政策能進一步放開。談及未來的計劃,丁磊表示,在未來的幾年,仍有需要把中國製造的產品銷往國外、需要對國外商品進行定製等諸多挑戰。
姚勁波:「90後」群體新消費觀念將推動共享經濟發展
在「分享經濟:創新與治理」分論壇上,58集團CEO姚勁波分享了一組來自58同城的數據,現在的中基層人群平均工資已經由幾年前的三四千元增長到七八千元,這些人群主要以「80後」、「90後」為主。這些人群學歷更高、消費能力和消費觀念也有所提升。由於未經歷稀缺經濟年代,這些人群的消費觀念已經從擁有轉換為使用,這將推動中國共享經濟的發展。他同時認為無論是共享經濟還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都可以拉低貧富差距。
程維:到2020年將有一半的汽車專為共享出行而設計
身處共享經濟風口的滴滴向來是業界關注的重點,滴滴CEO程維對共享經濟已有自己的希冀,他稱希望從2018年開始,有10個汽車品牌開始為共享設計汽車,並且第一波大規模投放的共享汽車在2019年能夠實現。2017年,滴滴成立了汽車開放平台,滴滴希望在中國扶持1000家小的汽車運營商,未來的汽車不再是被千百萬個家庭擁有,可能是由成百上千個汽車運營商幫助家庭擁有這些汽車。2020年以後,汽車會有超過50%為共享設計,新的交通大時代,會向分享、智能新能源的方向發展。
王小川:AI將為大連接時代重新賦能
在去年展示過同聲傳譯機的搜狗今年繼續為AI發聲。在搜狗CEO王小川看來,連接的傳統定義是連接人、交易、服務,目前已非常充分。下一步需要用到人工智慧技術。從三個維度看,AI能為識別、生成和決策重新賦能。王小川認為,過去的連接以語言為核心,語言有簡單處理的可能性,同時也是對於通用人工智慧時代的載體,把聲音、視覺轉成文字。這次搜狗帶來了可以識別唇語的機器,可以將圖像轉換成文字,為大連接時代提供新機會。
王曉峰:共享單車成為交通基礎設施
在開幕當天發布領先科技成果後,摩拜聯合創始人兼CEO王曉峰於12月4日亮相「網路傳播與社會責任——新時代、新機遇、新擔當」分論壇,王曉峰指出共享單車以「騎-乘-騎」的組合滿足多層次出行需求,同時「共享單車+公共交通」的出行新方式,不僅能夠減少碳排放和道路擁堵、促進綠色交通,還能夠產生海量精準出行大數據,助力城市規劃和可持續發展。歷經一年的高速發展,共享單車已成為連接各種出行方式的交通基礎設施之一。
世界互聯網大會首日回顧
12月3日,一年一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如約在烏鎮開幕,來自世界各地的互聯網領袖齊聚江南小鎮,共同探討產業最前沿話題。以下是幾位具有代表性的互聯網企業家發言的主要觀點
馬雲沒人能離開互聯網、人類命運共同體
人類要成為「命運共同體」。未來30年,帶動就業的不再是製造業,而是服務業。機器會取代大部分機械工作,人類將從事更有創意、創造、體驗的工作。對網路空間、數字經濟,與其擔心,不如擔當。
馬化騰關鍵詞:科技升級、網路空間的命運共同體
這一年,全球市值十大中,七家是科技公司,五家又是互聯網公司。外界在鼓掌,我們自己則要看到責任。
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是融合而不是替代。互聯網要解決傳統企業的痛點。
互聯網正從「多用戶」變成「全用戶」平台,就像水電基礎設施一樣。
李彥宏:技術紅利、人工智慧
去年我說「無線互聯網時代」結束了,下一幕是人工智慧。他們不同意,只說下半場。今年,他們也講人工智慧了。
網民紅利沒有了,但AI技術紅利正到來。演算法、算力和數據的增長,會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AI與過去互聯網不一樣,有垂直整合的特點。過去互聯網公司以軟體為主,但今天要軟體、硬體、服務三者強結合。
程維:滴滴大腦、共享汽車、未來屬於拼車
紐約、東京的計程車還在路邊掃活,中國80%計程車則習慣了線上接單。滴滴花了5年,成長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背後是滴滴大腦的進化。
未來屬於拼車,未來能分享的不僅是汽車,而是車里每一個座位。
我們希望第一批共享汽車在中國出現。
張一鳴:國際化、信息聚合平台
連接人與信息的路上,我們要做聚合所有信息的平台,不拘泥於文字、圖片、視頻,也不限制在交通、股票、娛樂領域。
今日頭條與網路不同,處理的信息比較長尾。
國際化將是未來三四年的重要增長點,已經帶來不少收入,應該再加快速度。
國際化信息流的規模優勢很重要,所以要合作。因此才收購獵豹News Republic和投資Live.me。
雷軍:換機潮、鐵人三項、5G
中國的換機潮已經結束,但海外還有很多機會。比如印度電視普及率低,如果智能手機普及了,就能讓他們體驗到電視的功能。
融合是趨勢,小米要做鐵人三項:硬體、互聯網和新零售。我提出「新零售」,實際比馬雲早半天,但是被蓋過去了。
未來兩三年,5G時代會開始,帶寬會迅猛增長。5G的核心是IoT設備的連接。
烏鎮的飯桌風雲
每年的烏鎮峰會也給了平日工作繁忙的互聯網大佬們餐敘的機會,丁磊的飯局也成了烏鎮峰會的「保留節目」,今年,另一場飯局也在小鎮進行著,這是由京東劉強東和美團點評王興組局的晚餐「東興局」。
丁磊的主宴依舊是在「津驛客棧」。賓客中企業大佬包括:李彥宏、馬化騰、劉強東、王興、程維、雷軍、姚勁波、周鴻禕、張朝陽、楊元慶、張一鳴等,投資大佬則包括紅杉資本中國的沈南鵬、高瓴資本的張磊和寬頻資本的田溯寧。
席間,聊天話題一度變成了「手機」,丁磊抗議後又變成「豬肉」。笑聲拍桌聲不絕於耳,雷軍甚至和華為余承東碰杯合照。老大哥丁磊依舊掌控局面:豬肉和豬油由網易味央供應,
餐具來自網易嚴選,伴手禮是丁磊同款圍巾,來自網易考拉。
但王興和劉強東拍完合照,十分鍾便火速離場。馬化騰、楊元慶、丁磊、沈南鵬緊接其後。他們組成了烏鎮第二桌飯局,位於昭明書院的東興幫。
在這桌,馬化騰盡顯老大哥地位,穿著保暖內衣坐在主位。左膀劉強東和右臂王興全都西裝革履,很賞顏面。程維、雷軍、楊元慶、張磊皆列席,餘下企業多有騰訊投資:知乎周源、摩拜王曉峰、快手宿華、58同城姚勁波等。在座的沈南鵬也參與多輪投資,朱嘯虎則發了朋友圈:和氣生財。結合語境,意味深長。
看了這張照片,才會發現馬化騰身邊,已聚集中國互聯網的半壁江山。
而馬雲的烏鎮之夜大概更加寂寞:今年他沒再外出吃夜宵,而是自備飲食入住酒店,現場記者甚至沒拍到一張照片。
除了兩大飯局,企業、投資圈還分別湊成這幾個小團體:
雷軍、王興、知乎周源、唱吧陳華、VIPKID米雯娟、快手宿華和極客公園張鵬,在當天下午茶室里喝茶聊天。
羅振宇與英雄互娛的應書嶺約了頓中飯,話題關於知識付費。對於烏鎮大會,羅振宇說,自己是新人,這次來學習。
❷ 國內比較常用的企業管理SaaS軟體有哪些
Teamtoken員工錢包的創導者,是以激勵為核心的企業管理軟體雲(SaaS),核心價值是為每個企業員工提供一個員工錢包,讓每個員工有屬於自己的積分賬戶、現金幣賬戶、虛擬股賬戶、期權賬戶、企業年金賬戶等,實現管理員工在企業的數字資產.還提供了以激勵為核心的應用生態,包括如團隊協作軟體、績效管理軟體、CRM軟體等,這些軟體也正是員工錢包的數據來源,讓協作、績效、銷售等工作能實時體現對員工工作的認可,並獎勵對應的積分、現金、股票或者期權等,讓管理更具有激勵效果。
❸ 聚美不景氣了嗎
聚美優品股價從近40美元的高點滑坡到了2.64美元,相比上市時22美元的發行價,三年跌去88%,如今,遭遇重重困難和危機的聚美優品如今市值已經只有3億多美元,市值蒸發將近95%。上市至今三年,聚美似乎一直在走下坡路。
當年為自己代言的陳歐這次還能再次代言嗎?聚美2014年上市後,陳歐每過一段時間都要深陷輿論漩渦一次。
2014年6月,陳歐被質疑履歷造假。陳歐創業出道以來,就一直以天才少年、精英海歸的背景故事為人熟知。
他小學拿過不少奧數獎,小學畢業跳級讀初二;16歲又考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並拿到全額獎學金;2006年大四時(而這年他已經23歲)在校創立GGgama游戲平台(後改名Garena公司),成為海外最大的游戲對戰平台之一;2007年賣掉公司股份去斯坦福讀MBA深造;2009年畢業後回國拿到風投創業。
Garena公司CEO Forrest Li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曝出目前的Garena公司與陳歐並沒有多少關系,而且陳歐是主動售賣當時公司股份,並非被排擠所致,由此引發媒體和公眾對陳歐履歷造假的大量質疑。但到了2014年7月,一家供應商被曝通過偽造品牌授權書和報關單等材料,在各大平台電商售假,其中也包括聚美優品——而且是受影響最大、中槍最深的一個。
陳歐和聚美優品在那一年裡與電商的最致命痛點——「假貨」,緊緊地捆綁在了一起。後來,聚美優品為了徹底解決假貨問題,砍掉了整個第三方奢侈品業務,轉向自營化妝品平台。陳歐對外說,雖然會影響公司的短期利益,但無法容忍自己的「名字和假貨掛鉤」。這次倉促的掉頭導致的結果是,聚美的股價在隨後的大半年裡一路下滑,直到12月陳歐在微博發文章《你永遠不知道,陳歐這半年在做什麼》,聚美的股價終於止跌反彈了一點點,不過仍然在12到15美元之間徘徊。2016年2月,聚美優品宣布收到來自聚美優品CEO陳歐、戴雨森、紅杉資本等遞交的每份ADS 7美元價格的私有化申請,稱股價「被嚴重低估」。
包括i美股CEO梁劍、晨興資本合夥人張斐等在內的評論者紛紛表示,聚美的三折私有化損害小股東利益,將嚴重影響美國市場對其他中概股公司的信心。金沙江創投合夥人朱嘯虎更直接把陳歐稱為「陳七塊」。更使這條新聞從財經版塊走向社會版塊的是,一些中國的中小投資者開始組建維權群,准備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申訴,還宣稱要前往位於北京東四十條的聚美優品總部樓下靜立抗議。在種種因素影響下,聚美優品的私有化暫時沒有成功,而其現在的股價比起7美元,又只有三折了。2017年5月,陳歐又將目光投到了共享充電寶領域,並斥資3億元人民幣入股街電。他甚至對外透露,「聚美優品對該項目的投資無上限,未來3個月內,將繼續注入幾十億的資金。」這一舉動遭到王思聰的炮轟,繼而引發二人的互懟大戰。
不過,拋開共享充電寶的剛需、安全、成本等等諸多問題不談,外界對共享充電寶行業能否復制共享單車的成功依舊心存疑慮,何況對於共享經濟而言,巨額的資金投入是比盈利更近的現實。聚美優品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財報顯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聚美優品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28億元人民幣。能在這樣的燒錢大戰中堅持多久,這仍是未知數。
❹ 國內著名的風投基金有哪些
風投(VC)通常是指風險投資,國內主要指創業投資,是一種具有高風險、高潛在收益的投資手段。中國VC投資公司近年來如雨後春筍般誕生,為國內創業型公司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當然除了以上三個風投資本以外,還有很多企業,比如,徐小平旗下的真格基金、朱嘯虎領銜的金沙江創投、啟明創投、順為資本、經緯中國,等等。這些資本雄厚的風投基金,為中國初創企業,尤其是科技型初創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彈葯。
❺ 什麼是數據區塊鏈(BlockChain)怎麼解釋讓人更容易理解
想了解區塊鏈應用,可以多參考很多書籍和觀點,有《圖說區塊鏈》《區塊鏈:重塑經濟與世界》《新經濟藍圖與導讀》,還有幣安社區的文章,包括對幣安社區這個平台也詳細了解,實力牛X。
一、區塊鏈是什麼
區塊鏈(Blockchain),顧名思義,是由區塊(Block)和鏈(chain)組成,它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安全可信的分布式賬本。
2008年,中本聰發表的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中第一次提出區塊鏈和加密數字貨幣的構想。從比特幣開始,區塊鏈成為各種各樣數字貨幣的底層技術。
二、區塊鏈的工作原理:
1、基本概念包括:(1)交易(Transaction):操作一次,會使賬本狀態改變一次,如添加一條記錄;(2)區塊(Block):記錄規定時間內發生的交易和狀態數據,是對當前賬本狀態的一次共識和保存;(3)鏈(Chain):由一個個區塊按照時間順序串聯而成,是整個狀態變化的日誌記錄。理解了區塊鏈的工作概念也就不難理解其工作原理,假設存在一個分布式的數據記錄本,這個記錄本只允許添加、不允許刪除和更改,其結構是由一個個「區塊」串聯而成的線性的鏈(這也是「區塊鏈」名字的來源),新的數據要加入,必須放到一個新的區塊中,維護節點可以提議一個新的區塊,但是必須經過一定的共識機制來對最終選擇的區塊達成一致。
2、以比特幣為例來看區塊鏈的工作原理。
比特幣的區塊分為區塊頭和區塊體兩部分。
三.區塊鏈的核心優勢和特點
1、去中心化區塊鏈數據的驗證、記賬、存儲、維護和傳輸等過程均是基於分布式系統結構,不存在中心化的硬體或管理機構,任意節點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系統中的數據塊由整個系統中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來共同維護。2、開放透明系統是開放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人公開,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介面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因此整個系統信息高度透明。3、安全性區塊鏈採用基於協商一致的規范和協議(比如一套公開透明的演算法)使得整個系統中的所有節點能夠在去信任的環境自由安全的交換數據,使得對「人」的信任改成了對機器的信任,任何人為的干預不起作用。4、信息不可篡改一旦信息經過驗證並添加至區塊鏈,就會永久的存儲起來,除非能夠同時控制住系統中超過51%(幾乎不可能)的節點,否則單個節點上對資料庫的修改是無效的,因此區塊鏈的數據穩定性和可靠性極高。5、匿名性由於節點之間的交換遵循固定的演算法,其數據交互是無需信任的(區塊鏈中的程序規則會自行判斷活動是否有效),因此交易對手無須通過公開身份的方式讓對方自己產生信任,對信用的累積非常有幫助。
四、區塊鏈的分類
目前來說,區塊鏈最主流的分類是根據參與者的不同,把區塊鏈分為公有鏈(Public Blockchain)、私有鏈(Private Blockchain)和聯盟鏈(Consortium Blockchain)。
1、公有鏈:任何人都可以參與使用和維護,並且能夠獲得該區塊鏈的有效確認,公有鏈是最早的區塊鏈,也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區塊鏈,典型的如比特幣區塊鏈,信息是完全公開的。
如果引入許可機制,包括私有鏈和聯盟鏈兩種。2、私有鏈:一個公司或者個人,僅使用區塊鏈的技術,獨享該區塊鏈的寫入許可權,信息不公開。目前保守的巨頭(傳統金融)都是想實驗嘗試私有區塊鏈,私鏈的應用產品還在摸索當中。3、聯盟鏈:是介於公有鏈和似有鏈之間,由多個組織共同控制的區塊鏈,該鏈的使用是有許可權的管理,可以受制於管理者,也根據管理者的意願開放給他人。除此之外,根據區塊鏈使用場景和目的的不同,分為以數字貨幣為目的的貨幣鏈,以記錄產權為目的的產權鏈,以眾籌為目的的眾籌鏈等。
五、區塊鏈的具體應用場景分析
1、信息防偽
5月28日,騰訊CEO馬化騰在貴陽數博會上就茅台酒打假問題提出了:基於雲端的綜合區塊鏈技術的防偽方法,其效率將遠高於傳統防偽方式。未來的防偽驗證場景可能只需用戶使用手機進行簡單的掃描,就可以得到大量的基於不同的維度的完整信息。
以茅台酒為例:
酒廠地址,製作車間,操作員工,檢驗員,出廠時間,運輸車輛信息及駕駛人員信息,
酒的年份原料來源,原料提供商,保存倉庫編號,原料運輸車輛及駕駛人員信息,
所有的信息都能夠精準溯源,被永久記錄且不可篡改。
綜合以上信息即可輕易驗證真偽。
2、食品安全問題
早在去年11月份沃爾瑪就已經和IBM進行合作,通過使用區塊鏈技術來追蹤食品來源,以此來確保食品的安全性及增加食品的而流通性以降低成本,對於沃爾瑪等大型超市來說,以往出現食品安全問題需要幾天時間進行問題食品的來源調查,使用了此項技術之後,只需要產品的一項信息就能夠做到精準溯源,食品產地、檢驗者、供應商、物流運輸等重要信息,幾分鍾之內就能快速發現問題。目前來說使用區塊鏈追蹤的產品有包括美國的包裝產品和中國的豬肉。
3、信息安全
區塊鏈技術正在推動一場信息安全技術變革。中間人攻擊、數據篡改、DDoS三大安全威脅
(1)身份保護
PKI是電子郵件、消息應用、網站等各種通訊應用中常見的公鑰加密技術。但是由於大多數PKI的實現以來集中式的可信第三方認證機構(CA)來發放、激活和存儲用戶證書,黑客可攻擊PKI假冒用戶身份或破解加密信息。
CertCoin是首個區塊鏈PKI實現,來自MIT,去除了中心化的認證中心,以區塊鏈作為於域名和公鑰的分布式賬本。
Pomcor公司:區塊鏈PKI實現路徑:保留認證中心,用區塊鏈存儲已經發放和激活的證書的hash值。用戶通過去中心化和透明的來源鑒別證書的真實性,同時還能通過本地基於區塊鏈拷貝進行秘鑰和簽名的認證來提高網路訪問性能。
(2)數據完整性保護
GuardTime開發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無秘鑰簽名架構(KSI),取代基於秘鑰的數據認證技術。KSI在區塊鏈上存儲原始數據和文件的哈希表,運行哈希演算法來驗證其他拷貝,將結果與區塊鏈存儲的數據對比。任何數據的篡改都會被迅速發現,因為原始哈希表存儲在數以百萬計的節點。
(3)關鍵基礎設施保護
互聯網的「阿喀琉斯之踵」,DDoS進入TB時代,DDoS仍然是黑客低成本搞垮大目標的最簡單的武器,DNS服務是黑客進行大規模破壞的首要目標,但區塊鏈技術有望從根本上解決。
區塊鏈的分布式存儲,使黑客攻擊失去焦點,Nebulis正在開發一種分布式DNS系統,使用以太坊區塊鏈和星際互聯文件系統(IPFS,HTTP的分布式替代品)來注冊和解析域名。DNS最大弱點是緩存,緩存使DDoS攻擊成為可能,也是集權政府審查社交網路,操縱DNS注冊的禍根。一個高度透明的、分布式的DNS系統能夠有效杜絕任何實體,包括政府恣意操縱記錄。
四、金融行業
(1)數字貨幣:提高貨幣發行及使用的便利性
如國外的比特幣、以太幣,我國目前有果仁寶等等。
從使用實物交易,到物理貨幣和信用貨幣,再到比特幣網路的崛起,讓更多的人意識到其背後的分布式賬本區塊鏈技術,逐步在數字貨幣外的許多場景進行應用。
(2)跨境支付與結算:實現點到點交易,減少中間費用
轉賬與支付。目前,區塊鏈技術最成熟的應用便是支付與轉賬,區塊鏈技術能夠避免繁雜的系統,省卻銀行間對賬和審查的流程,加速結算速度;用虛擬貨幣無需清算所的介入,減少交易費用。各國家的清算程序不同,單筆匯款需2、3天才到帳,效率低,在途資金佔比極大。不再通過第三方,通過區塊鏈技術形成點對點的支付。省去第三方機構的環節,即可全天支付、實時到賬、提現快捷及降低隱形成本,有助於規避資金風險。具有及時性便利性。
(3)票據與供應鏈金融業務:減少人為介入,降低成本及操作風險
點對點之間的價值傳遞,實物票據或中心系統進行控制驗證;中介將被消除,減少人為介入。效率的提升,融資渠道更暢通,風險更低,多方受益。
(4)證券發行與交易:實現准實時資產轉移,加速交易清算速度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可使證券交易的流程更簡潔、透明、快速,減少重復功能的IT系統,提高市場運轉的效率。對於股票,區塊鏈可以消除紙筆或電子表格記錄,減少交易的人為差錯,提高交易平台的透明度和可追蹤性。花旗與納斯達克合作推進區塊鏈應用。
(5)客戶徵信與反欺詐:降低法律合規成本,防止金融犯罪
記載於區塊鏈中的客戶信息與交易紀錄有助於銀行識別異常交易並有效防止欺詐。區塊鏈的技術特性可以改變現有的徵信體系,在銀行進行「認識你的客戶」(KYC)時,將不良紀錄客戶的數據儲存在區塊鏈中。
股權眾籌:建立在區塊鏈技術上的股權眾籌可以實現去中心化信任,投資者的回報也得到保證。
5、供應鏈管理
分布式分類帳系統,參與者全程跟蹤資產的所有權,可應用於國家和工廠之間移動時跟蹤汽車零件。
豐田為其核心零部件供應鏈運營,研發區塊鏈技術解決方案的前提。通過大量的數據幫助豐田更高效地確保記錄數據准確性,也能幫助管理供應鏈。同時,區塊鏈供應鏈能夠通過智能合同來控制保修,維修貨物相關成本和規格,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內的交易不可撤銷。
航運業的第一個公共解決方案解決方案由海運國際(MTI)部署,使用區塊鏈供應鏈技術共享運輸集裝箱的驗證總量(VGM)信息。有關集裝箱VGM的信息對於確保船舶正確存放,防止在海上和港口事故發生是非常重要的。VGM數據存儲在區塊鏈供應鏈上,為港口官員,運輸公司,托運人和貨主提供永久記錄。這取代了麻煩的日誌,電子表格,數據中介和私人資料庫。
物流誠信體系 貨車幫貨車幫推出基於區塊鏈的物流企業金融解決方案,旨在為企業提供可靠的金融服務。不僅能幫助司機解決貸款難的問題,亦能改變行業誠信缺失的現狀,助力打造物流誠信體系。幫助構建物流企業身份鏈,打造物流企業可信數據生態。以透明、可監督、可追溯的演算法模型,篩選需要資金支持且可靠的企業,為其提供金融服務。另一方面,在技術層面將各執法部門鏈接起來,對失信企業進行聯合處罰。
6、政務管理
(1)選舉
基於區塊鏈技術特徵,聯想到現在選舉技術的弊端,我們將搭建一個開源的、針對選舉、投票和彩票的區塊鏈應用,我們稱之為選舉鏈(ElectionChain)。我們希望優化選舉和投票技術,使得投票更加公開透明,減少人為操控,讓選民可驗證自己的選舉結果。
包括身份認證、多鏈體系、閃投協議、共識演算法EDPOS、隱私保護、選票機制設計、去中心化ELC租借市場、存貯方案、智能合約等。
(2)政務服務
旨在實現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電子政務數字生態系統,向公民提供政務服務和政府各部門業務的自動化機制,必須將國家政務所有領域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共有的信息空間,包含政府機構、經濟數據、金融交易和社會領域。這個生態系統還應包括注冊管理部門機構和對應軟體,用於構建基於智能合約的政府機構、企業和公共用戶的應用程序和平台。
❻ 為何股權投資要比證券投資穩定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投資也是一樣,就拿今年來說截止11月份,合計有2863隻股票策略產品收益為正,占股票策略總數的38.15%,另外4641隻產品收益為負,佔比61.84%。而能夠年化收益穩定到達20%的那就更是寥寥無幾,所以世界上才說只有一個巴菲特。但是反觀股權投資,軟銀投資阿里巴巴成功獲得幾千上萬倍的收益,投資大佬就有孫正義、朱嘯虎、沈南鵬、熊曉鴿等不勝枚舉,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么大的落差?
1.模式優勢
股票投資的盈利模式主要是,賣出時的價格減去買入時的價格乘以企業凈利潤增長水平,而股權投資的盈利模式是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價差乘以企業凈利潤增長。以A股為例,在股權投資中,一級市場尋找的都是5-12倍PE的項目,而公司上市以後PE都是在22倍以上,從這里就有2-5倍的價差;在證券投資中,賣出時的價格和買入時價格是極其不確定的,受市場左右價格就是這個不確定的要素導致了股票基金經常虧損。
2.市場規則
股權投資的企業,大部分都是規模較小處於較弱勢地位,投資人都會要求簽訂存在一個保本保息的回購條款或者是業績對賭的協議,即使所投向的企業業績下滑,來確保自身的利益不受到損失,而股票基金基本上是盈虧自負,無人負責。
3.信息的透明程度
做股權投資之前,一定會經歷盡職調查這個步驟,它能使機構對於所投的企業的情況了解得更深刻,同時機構還需要用自身的資料來幫助企業成長,更能夠得到企業的尊重,從而獲取到更多的信息。反觀股票投資者往往很難對上市公司有深入的調研,一個董秘或者一個證券事務代表都可以打發所有的調研者,因為在上市公司眼裡,這些股票投資者最多是財務投資人,甚至只是一個過客,很難得到股東應有的地位和尊重,更不用說深層次的消息,所以才有人說除非你能弄到內幕消息,否則最好不好碰A股。
4.利益的一致性
機構投資企業後,往往是等到公司上市後才能退出,使得股權投資和企業的管理團隊的利益是一致的,會和管理團隊一道,齊心協力。而證券投資者在二級市場買入時,還要關注大小非的減持套現壓力,往往只要到達預期的收益就會退出,很難使企業相信他們。
5.流動性
股權投資一旦投入,不能立刻變現,使其不能因為企業有一點利潤增長就能套現,因為流動性的原因讓股權投資真正變成一種長期投資,就能夠充分的分享企業成長帶來的利潤增長。但是證券投資者因為證券市場上買賣股票,流動性充裕,非常容易受市場情緒波動帶來的影響。即使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但是上市公司的股價卻跌了20%以上,使其無法克服人性的弱點,不能堅持自己的投資理念。
這就是為什麼股權投資很少賠錢,而證券投資經常賠錢的原因。
天天紅財富--行穩致遠,助高凈值人群揚帆起航!
❼ 共享單車如果 只能活一個,你想到的是誰呢
當所有人都以為,單車市場格局已定,ofo和摩拜必經如滴滴和快的一樣,最終走向合並的套路時,他們都錯了,"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單車市場的變局,遠比想像的復雜。
最近共享單車的江湖越來越熱鬧,先是滴滴收購了小藍單車,並且還准備自己做單車品牌。緊接著,傳出來ofo得到了阿里主導的10億美金融資的消息,從此ofo跟滴滴正式分手了。這兩天是ofo跟騰訊科技開始「互懟」,先是騰訊科技說ofo的錢不夠了,只能支撐1個月;馬上ofo就開始發表聲明,「採用捏造事實的手法,營造ofo公司的負面形象」,ofo公司法務部已經正式開始起訴騰訊科技的法律流程。值得注意的是,ofo方面認為,「這種公關手段背後有利益集團的推動」。共享單車開始進行公關戰了,可能決一勝負的時間就要到了。摩拜和ofo誰會是最終的勝利者呢?
共享單車大變局
共享單車這場大戲進行到下半場,前中期的戰斗講的是老大老二打架,小弟悉數死去的故事,到了後期,兩強對峙,不相上下,外部經濟性催生政策行為,糧草吃緊,導致了戰斗已經不在陣前,而在背後利益集團的蕭牆之內。共享單車在近一年的野蠻生長,速度之快,牽涉的問題之多讓人瞠目結舌。
這場大戰中,主角包括ofo和摩拜創始人,兩家公司的背後的風投滴滴與騰訊還有攪局的阿里。
就在這樣的各個利益交織下,要分清誰掌握話語權,不合並就無法盈利是共識,實際上,合並最大的阻力是在ofo內部。
ofo初創團隊對於控制權的把握的執著讓他們站在了支持摩拜、ofo合並的對立面。
ofo既要依靠滴滴等資本的繼續輸血,又要保持住自己的控制權,引來了阿里入局,因此才會出現10億美元阿里領頭的新一輪融資,但是,這只狼的引入,讓局勢更加復雜。
大勢急需格局的改變,而各方利益的撕扯讓局面陷入了僵局,這就形成了矛盾,大自然面對矛盾時,通常會強行選擇一方,合並可能性很小,混亂的單車市場就會變成必須倒下一個的悲劇場面。
ofo和摩拜必須死一個
ofo在輿論上陷入被動
這幾天跟ofo有關的新聞特別多,不過基本都是不利的消息。先是滴滴收購了小藍單車,可能會甩開ofo。不過,ofo馬上去抱阿里的大腿。沒過幾天,網路上又開始流傳負面消息:ofo被曝訂單較峰值跌六成,賬戶現金僅能支撐一個月。並且,同時有消息指出:ofo最近一輪融資中,早期的投資人朱嘯虎把股票賣給了阿里。在ofo較為困難的時期,知名投資的股票轉讓行業,不由得讓人對ofo的前景表示擔憂。如果形勢很好,你想朱嘯虎會做這樣的事情嗎?顯然不會。
並且,朱嘯虎在2017年底一直在呼籲ofo和摩拜合並,不過沒有得到ofo方面的正面回復。再加上此前滴滴派往ofo的高管「集體休假」等事情,從種種跡象中可以看到ofo跟滴滴和朱嘯虎的關系都鬧僵了。雖然ofo投入到了阿里的陣營,但是目前的日子依然不太好過。
馬化騰不看好ofo
馬化騰是一個很低調的人,很少對熱點的事件發表明確的看法。但早在2017年中,在那個著名的「朋友圈互懟」事件中,馬化騰幾乎是明確的表達:不看好ofo的模式。事件大致是這樣的,開始是朱嘯虎叫囂共享單車的戰爭就快結束了,ofo在業務數據上領先之類的。結果,一向沉穩的馬化騰坐不住了,在朱嘯虎朋友圈就開始進行了回復:「從微信支付看摩拜高一倍多。另外智能機和非智能機未來價值和潛力還是很多不同的。」當然,馬化騰的回復跟騰訊投資摩拜有關,但也不完全是這個原因。
在馬化騰的話中,信息量是很大的。馬化騰實際的意思是這樣的,從微信支付數據上看摩拜比ofo多,ofo的車不夠智能。在人工智慧風靡全球的時代,智能化程度是互聯網企業的重要競爭力。在這一點上,摩拜其實明顯領先於ofo,只不過大家都不願意承認。正是因為看到摩拜在智能終端上的優勢,騰訊才會大力投資資金,分別在2016年10月參與了摩拜的C輪5500萬美元融資,2017年1月和6月又主導了摩拜的D輪2億美元和E輪6億美元融資。不僅給錢,騰訊還開放了微信的入口來支持摩拜,對後者的幫助無疑是巨大的。
摩拜一路高歌猛進
在ofo遇到投資人和媒體質疑的時期,摩拜一直在大力發展業務。通過一系列的戰略合作,摩拜已成為一個集單車、專約車、順風車於一身的大出行平台。而摩拜支持的嘀嗒拼車也覆蓋了順風車、計程車、單車等多個場景出行。再加上在今年5月,摩拜宣布神州專車入駐摩拜「生活圈」。摩拜和網約車平台抱團取暖,甚至有挑戰滴滴的「野心」。
既然合並渺茫,那麼,這個悲劇結局,要不落在ofo上,要不落在摩拜身上,至於是誰,就要看時間站在哪一邊。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已經崩潰。主要原因是低估了運營成本以及車輛損毀率,降低車輛維修及人員調度成本方面。當單車企業財務狀況進入惡性循環,為ofo站台的投資人竭嘶底里呼籲合並,以求退出。
當合並不可行,真正競爭的不是誰的市場規模更大,而是競爭的是誰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當中活得更加長久的問題。
由於大規模的鋪張,管理和維修的成本給ofo自己挖的坑比摩拜深得多,時間站在摩拜這一邊,這樣的模式下,ofo需要燒多得多的錢,時間拖得越長,ofo在爭斗中倒下的概率更大。
這場單車的混戰,雖還未結束,但結局卻越來越清晰——ofo和摩拜必須死一個。
資本游戲的終結,不再?N瑟的風投
滴滴和ofo是近年來,中國的風投界催生的兩只"巨嬰",滴滴看起來已經長成"巨人",但這種用"激素"催生的"巨人",即便再高再大,也是無本之樹,懸浮於空中,沒有紮根於土壤,沒有經歷日月風霜,沒有根基,則隨時可能死掉。
近日被爆從本周開始,ofo公司賬戶上的可用資金僅剩下不到6億人民幣,ofo手上的現金僅能支撐一個月。
崩潰的盈利模式,資本推動下過於激進的業務鋪張,共享單車已經失去了獨立發展的可能,要麼合並,要麼一家倒下。合並難以有進展,內耗的結果是,加速了其中一家的倒下,實際上,兩家產品、業務模式完全不同的公司,背後還牽涉的巨頭的競爭,必有一方被壓榨致死,時間越少,一方的籌碼就越少,兩家中有一家必然和必須要死去!
同時死去的將有那些標新立異,不再遵循風投界原始准則,不再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規律,以為"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瘋投們"。
近期摩拜加入共享汽車的戰局,旗下的摩拜出行已在2017年12月開始試運行。摩拜聯合北汽和一汽車,在貴州省的貴安新區投放了首批新能源共享汽車。貴州地區用戶可通過摩拜單車App上新增的共享汽車入口,進行一鍵開鎖、臨停鎖車、關鎖還車、訂單支付。就在前幾天,一汽轎車發布公告稱,擬對摩拜出行進行增資入股。增資後一汽轎車持有摩拜出行10%的股權,相信在這一輪融資以後,摩拜共享汽車的業務將會發展的更快。
你覺得誰能堅持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