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退市的股票有哪些
退市的股票有哪些?
一、東方金鈺(600086);
二、天夏智慧(00062);
三、工大高新(600701);
四、秋林集團(600891);
五、航天通信(600677);
六、長城影視(002071);
七、宜華生活(600978);
八、成城股份(600247)等。
退市警示是什麼意思?
中國A股市場中的一種制度。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降低市場風險,2003年4月2日和4月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發布《關於對存在股票終止上市風險的公司加強退市風險警示等問題的通知》,對存在股票終止上市風險的公司,對其股票交易實行「警示存在終止上市風險的特別處理」,簡稱「退市風險警示」。具體措施是在公司股票簡稱前冠以「*ST」標記,以區別於其它公司股票。在退市警示期間,股票報價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
『貳』 退市的股票有哪些
年內已有退市的股票包括歐浦退、退市富控、退市鵬起等,共計14隻。具體情況如下:
已退市股票名單:截至某月13號,年內已有14隻股票被退市,其中包括歐浦退、退市富控、退市鵬起等。這些股票在完成退市整理期的交易後,將正式退出A股市場。
退市制度優化:在注冊制度下,企業上市門檻降低,同時退市制度也在不斷優化,旨在將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企業清退出去。這有助於維護金融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提升市場信心。
退市原因:股票退市的原因多種多樣,但通常與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能力、市值等因素密切相關。例如,財務指標不佳、面值長期低於一定標准、市值過低等都可能導致股票退市。
投資警示:對於投資者而言,在選擇股票時需要謹慎分析企業的基本面和財務狀況,避免投資那些存在退市風險的股票。特別是財務指標不好、面值長期在2元以下、總市值比較低的股票,更容易被退市規則盯上,投資者應予以高度關注並謹慎決策。
綜上所述,投資者在選擇股票時應充分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能力和市場前景,避免盲目跟風或投資存在退市風險的股票。同時,也應關注退市制度的最新動態和政策變化,以便及時調整投資策略並規避風險。
『叄』 st退市的股票有哪些
ST退市股票包括四川長虹、南方航空、天津磁卡等。這些股票由於公司經營不善或其他原因,已經無法滿足繼續在股市交易的條件,因此被退市。以下是詳細的解釋:
1.四川長虹:作為一家曾經輝煌的企業,四川長虹由於連續多年的經營困難,其股價持續低迷。因為長期未能達到上市標准,最終被交易所暫停上市,退市後股票失去了在公開市場上交易的資格。這反映了公司經營策略的問題和市場環境的變化。
2.南方航空:南方航空股票退市的原因主要是受到行業周期性波動和市場競爭加劇的雙重影響,公司經營業績持續下滑。加之未能及時改善經營狀況,最終導致了退市的結果。這反映了航空業所面臨的挑戰以及企業經營策略的失誤。
天津磁卡的退市是相似的情形。在面臨行業不景氣或企業內部經營問題時,其股價下跌、經營狀況惡化並最終觸發退市。具體退市的真正原因可能與外部環境和企業內部決策都有關系。退市後,這些公司的股票流動性將受到限制,投資者需要更加謹慎地選擇投資對象。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和市場前景是避免投資風險的關鍵。同時,退市制度也是資本市場自我凈化的一個重要手段,對於優化市場結構有著積極意義。需要注意的是退市的股票可能有部分是由於監管新規或者股價持續低迷而觸發退市風險警示而進入ST序列的,所以要注意甄別並審慎對待相關風險。
『肆』 退市股票名單(退市的股票有哪些)
今年上半年已有17家上市公司因觸及面值退市、財務退市指標被強制退市,具體退市股票名單因時間和市場變動而不斷變化,但以下是一些可能涉及退市風險的公司:
觸及財務退市指標的公司:根據2021年半年報數據,滬市有23家ST公司可能觸及凈資產為負、「凈利潤+營業收入組合」的財務退市指標。這些公司包括但不限於ST中新、*ST中房、*ST昌魚、*ST廈華、*ST明科、*ST海創、ST游久等,其中ST中新上半年營業收入僅有12萬元,凈資產為負且低於-10億元。此外,*ST天成、*ST海航、*ST康美等公司也面臨凈資產為負的退市風險。
審計意見類型影響退市:除了財務數據,審計意見類型也是影響退市的重要因素。若公司年報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且情形未消除,連續被出具否定意見、無法表示意見或保留意見,都將直接面臨退市摘牌。例如,*ST中新、*ST明科、*ST康美等公司2020年年報就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
已退市公司:雖然具體名單隨時間變化,但今年上半年已有多家公司因觸及退市指標而被強制退市。這些公司的退市原因主要包括連續虧損、凈資產為負、股價連續低於面值等。
注意事項: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具體退市股票名單及退市原因請以官方公告為准。
『伍』 退市的國企股票一覽表
以下是近年來退市的國有企業股票的概覽:
1. 悶皮洞自國資螞枯委成立以來,多家國有企業因各種原因被退市。
2. 粵金曼 - 廣東國資委
3. 深原野、深金田 - 深圳國資委
4. 中川國際 - 遼寧省國資委直接控股
5. 鞍山一工 - 國家國資委間接控股(通過間接持股形式)
6. 齊魯石化 - 國家國資委間接控股
7. 吉恩鎳業 - 吉林省國資委直接控股
8. 昆明機床 - 沈陽國資委和雲南國資委雙控股,具有顯著歷史地位和技術優勢。
9. 在2021年5月,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601688.SH)完成了退市程序。
10. 東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600875.SH)
11. 金城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002819.SZ)
12. 上海新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00145.SH)
13. 大連友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00827.SH)
14. 廣州友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000679.SZ)
15. 深圳華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000062.SZ)
16. 中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601375.SH)
17. 深圳市特發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000070.SZ)
18. 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 (601668.SH)
這些企業的退市可能涉及多種因素,如業績下滑、市場整合、政策調整等。具體原因需要結合當時公司公告和市場環境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