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快手科技暗盘交易大涨260%
快手科技暗盘交易大涨260%的情况如下:
暗盘交易定义:暗盘交易不通过交易所系统,而是通过大型证券公司的内部系统进行报价匹配。这种交易方式的涨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新股的受欢迎程度和市场热度。
快手科技暗盘交易情况:在快手科技即将上市之际,其暗盘交易量显着上涨,涨幅超过260%。这显示了投资者对快手科技的高度关注和强烈买入意愿。
上市相关信息:快手科技于2月4日早间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确定了每股115港元的发售价,并成功筹集了413亿港元的净资金。散户投资者对快手科技的超额认购倍数高达1204倍,显示了市场对该公司的高度认可和期待。快手科技于2月5日正式开始交易。
相关概念股表现:受快手科技上市影响,相关概念股也表现出色。例如,首都在线以20%的涨幅封涨停板,日出东方、引力传媒涨停,因赛集团涨13%,金科文化、凯撒文化等股票也纷纷跟涨。这进一步证明了市场对快手科技及其相关产业链的积极预期。
㈡ 如何向快手官方报备版权
当你打开快手,往往视频还未缓冲到位,各种BGM第一时间冲撞你的耳膜、勾起你的注意力。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背景音乐,短视频对用户的吸引力,起码少一半。
马上就要到港交所敲钟的快手,又因为背景音乐的着作权纠纷,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2月1日,音集协列出名单,要求快手删除1.55亿个涉嫌侵犯着作权的短视频。
这并非首次纠纷。快手去年11月发布IPO招股书1天后,该协会召开维权发布会,直指快手侵犯音乐版权,且不愿意积极解决问题。
拥有独立着作权的背景音乐,是视频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是快手商业大厦的基石。如果根部出现了问题,前狼后虎的快手,又如何成长为真正的参天大树?
音集协鏖战快手
2月1日,中国音像着作权集体管理协会(简称“音集协”)发布《关于要求快手APP删除一万部涉嫌侵权视频的公告(第一批)》。
公告称,协会委托“12426版权监测中心”对快手APP上未经许可使用协会管理的录音制品的行为进行监测,发现涉嫌侵权的视频数量多达1.55亿个。
协会公布了相关链接,并于2月1日向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发出通知,要求删除相关视频、停止侵权行为、自查歌曲版权。
同时,音集协表示,将会继续对短视频平台侵犯着作权行为进行监测,并继续分批公布链接并采取相应措施。
例如,协会1月中旬陆续向国内六大应用商店和苹果应用商店发起“快手侵权下架投诉”。1月28日,苹果应用商店官方回复称,要求快手尽快与音集协解决版权问题,否则将会下架。
音集协是经国家版权局正式批准成立的我国唯一音像集体管理组织,依法享有音像节目着作权或者与着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社会团体。
很多人知道音集协,还是因为他们这十几年来对卡拉OK音乐版权的死磕。如今,这个领域的版权环境已大幅改善。
实际上,这并非音集协与快手的首次交锋。
快手披露港股IPO招股书1天后,协会召开“短视频平台音乐版权维权情况发布会”,重点指向快手APP;这一次,也是在快手上市3天前,都掐准了时间点。
在11月7日的发布会上,协会表示:“自2019年9月开始,音集协就与快手反复沟通要求停止侵权、对权利人进行赔偿及建立版权合作,但快手反馈迟缓、拖延,不愿积极解决版权问题。”
发布会上还透露,音集协诉快手侵犯《鸿雁》等5首歌曲的录音制作者权于2020年10月12日在北京互联网法院立案,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13万元。该案本应于11月9日开庭审理,但后来因不明原因延后。
而且,如果细究起来,潜在的着作权纠纷,绝不止是在背景音乐方面。
电视剧、电影等视频片段,创意视频的核心创意部分,特殊个人和组织的身份认证等等……风险层出不穷。
应该有不少人是在快手上通过若干个短视频“看”完一个电影或电视剧的;快手、抖音上有多少雷同的视频?这方面的纠纷少,只是因为中国的版权保护还不到位;此前有媒体曝光过山寨明星短视频账号生意经,吸粉、卖号、流量转化甚至是诈骗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产业链……
启信宝显示,快手科技的自身风险达到738条,关联企业风险389条,其中绝大部分为知识产权纠纷。
快手当然可以辩解,自己只是平台,用户上传内容与自己无关。但是,互联网平台的责权早已界定,况且,还要看快手在用户上传过程中提供了什么,以及快手通过这些UGC内容获得了什么。
这个2013年诞生的短视频平台,踩准风口迅速崛起,但如今,习惯性地野蛮生长,已经影响到了行业生态的良性发展。
短视频第一股的挑战
尽管快手并未重视着作权问题,但这的确不是一件小事。
背景音乐是短视频得以传播与走红的重要因素,是内容的关键组成部分。而内容,正是快手商业模式的根基。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数以万计的内容创作者,在快手平台(APP及小程序等)上生产了2.34万亿个短视频及直播点赞、转发和评论,这些内容留住了平均日活跃用户(DAU)3.05亿,平均月活跃用户7.69亿。
不过,快手正在迎来全方位的用户数下滑。上述时间段,快手的活跃内容创作者数量下降了26%。2020年1月25日,快手APP的日活达到3亿峰值;截至11月30日止十一个月,DAU降至2.638亿。也就是说,大半年时间,快手流失了4000万日活用户。
短视频领域的开创者快手,不仅被后来者抖音超越,最近更是感受到了视频号带来的冲击。
抖音2020年8月对外宣布,日活突破6亿,这还不包括抖音的海外版Tiktok;视频号去年年中宣布DAU超过2亿,其得天独厚地拥有微信的流量支持,超越快手应该指日可待了。
今年春节期间,抖音准备发20亿元红包,快手马上官宣分21亿,网络又跳出来狂撒22亿。这种略显幼稚的数字游戏背后,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内卷。用户规模从增量获取到存量争夺这几年,巨头们刺刀见红,又不是一次两次了。
2019年6月,快手第一次将焦虑公开化,创始人宿华和程一笑向全体员工发布内部信,对公司长期以来的佛系状态不满,宣布进入战斗模式。3亿日活的目标,就是那个时候提出来的。
为了迈过这个坎,公司疯狂砸钱。2017年-2019年,快手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13.60亿元、42.62亿元、98.65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就达到惊人的198.33亿元。
去年的200亿砸下去,不仅没能让公司稳定3亿DAU,还造成了更大规模的亏损。
2017年-2019年,公司收入分别为83.40亿元、203.01亿元、391.20亿元,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盈利分别为-200.45亿元、-124.29亿元、-196.52亿元。当然了,这3年的经调整利润均为正值。
去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应占盈利分别为406.77亿元、-973.71亿元,经调整利润为-72.44亿元。
快手是仅次于抖音的第二大短视频平台,同时也是第二大直播电商平台,仅次于淘宝直播。
但是,快手直播电商呈现出高GMV、低营业收入的特点,去年上半年的货币化率(营业收入/GMV)低至不足0.8%。而行业整体水平一般在5%左右。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直播电商GMV达到2041亿元,但电商、网络游戏及其他增值服务板块的营业收入仅占公司总收入的5%,大约为20亿元。
所以,快手三大业务板块中,公司收入仍然重度依赖最原始的直播打赏和流量广告,2020年前三季度占比分别为62.2%和32.8%。
但这并不影响快手在上市路演中大讲直播电商的故事。这也是没办法,日活下降,前有抖音、后有视频号,收入增速下滑、长期巨额亏损,只能通过高速增长的直播电商GMV来画饼。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级市场已经把这个饼吃了下去。
1月底,快手公布发行方案,IPO拟公开发售3.65亿股,发行价在105港元至115港元,对应市值4314亿港元至4724亿港元,预计将募资400亿港元左右。
目前,快手新股认购已超数百倍。2月1日,有快手股票在场外交易市场成交,成交价达到250港元。
看来,2月5日及之后的快手股价,博弈将会继续。毕竟,画的饼太大,且得好好消化
㈢ 之前一直是炒A股,快手要上港股了,也想借此机会尝试下港股,A股和港股有什么区别
要想在港股市场认购新股,首先必须要有港股的证券账户,但并不要求有持仓,只需要在着名的互联网券商公司老虎证券开个户就可以参与了。而A股打新则需要现持有一定市值的股票才可操作,沪港通也还没有开通打新的业务。
其次,港股与A股的上市制度也有所不同,港股采用了市场化程度复较高的成熟证券市场所普遍采用的一种发行监管方式——注册制,相比A股的审批制相对较为宽松,也没有市盈率的要求,因此企业赴港上市的节奏比起也会稍快。A股的收益率大于港股,A股打新就是另一种形式的“买彩票”,中签后基本会有十个左右的涨停板,与此不同,在港股上市的新股并不能保证上市后一定是上涨的走势,甚至还有破发的风险。但港股的中签率远大于A股,港股市场由于发行制度及发行方式与A股有较大的区别,所以在中签率上有较大的差别。新股发行之前,如果认购的人比较多,将通过抽签决定股票的分配。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一手中签率,即只申购一手的情况下,中签一手的概率。A股普遍中签率在0.03%左右,但港股实施的是优先保证一户一签的分配政策,尽量每个申购者和散户都能抽到一手,剩余股票再根据递减原则进行分配的公平分配机制,给你说个数据吧,港股打新平均中签率在60%以上,是A股的2000倍之多!中签率就是港股打新的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