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外運的發展歷程
1950年,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成立,是國家對外貿易進出口貨物運輸的總代理。
1973年,中國外運與日本班輪公司合作,開辟了我國首條集裝箱運輸試運航線,開創我國集裝箱運輸的先河。
1977年,中國外運與鐵道部和香港華夏公司合作,首次推出海鐵聯運服務,實現了鐵路運輸貨物經香港中轉,海運至世界各地的鐵海聯運業務。
1980年,中國外運開辟了經蘇聯西伯利亞鐵路大陸橋通往歐洲、中東等地區的大陸橋運輸方式。
1980年開始,中國外運總公司先後在美國組建了華運公司、華美航務公司;在加拿大組建了中國外運加拿大公司;組建香港的宏光發展有限公司、威林行業有限公司等4家獨資子公司。建立的合資公司共有19家,在國外注冊的控股公司有8家。
1980年,中國外運率先在我國開辦了國際多式聯運業務,首次實現了一票到底的門到門服務。
1980年,中國外運與日本OCS合作,在我國率先引進航空快件業務。1986年,中國外運與國際上著名的跨國公司DHL建立合資公司,這是我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航空快遞企業。其後又相繼與UPS等國際知名快遞企業建立合資公司,形成了遍布全國的國際空運網路。
1980年,中國外運在我國進行了掛式集裝箱的首次試行,在滿足貨主的個性化需求方面邁出了第一步。
1986年,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外運-敦豪國際航空快件有限公司。合資雙方為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和敦豪國際航空快遞公司,雙方各佔一半股權。
1994年中國外運開始貫標認證工作,截止到2002年底,包括集團總公司在內的90家企業先後獲得ISO9000族質量體系認證。
1996年,中國外運貫徹外經貿部關於加強中國外運集團化管理的決策,將國內各省市子公司的人事管理權上收,實現了人、財、物集中統一管理。
1997年中國外運開始嘗試資本運營,1999年10月中外運空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997年6月19日,中國外運成為大陸首批參與海峽兩岸直航的運輸企業,並成為海峽兩岸航運交流協會的副理事長單位。
1997年,中國外運集團被批准為國家120家試點企業集團之一,同年底,正式注冊成立了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
1997年12月8日,中國外運集團重組,進行了集團結構調整、業務整合、資產重組、人員分流等改革工作。
1999年底,制定了《中國外運集團發展戰略綱要》,確立了在21世紀初葉外運集團發展的總定位、總目標和總方向,同年被確定為中央直屬的180家國有重要企業之一。
2000年12月28日中國外運空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A股上市成功,募集資金10億元人民幣。
2001年6月,中國外運與中國奧委會簽訂為期四年的合作協議,成為中國奧委會貨代及物流獨家高級贊助商。
2002年11月20日,中國外運將沿海沿江十一家省市子公司的主營業務和優良資產剝離出來,和四家專業子公司一起,共同組建成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2月13日,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掛牌上市,融資總額5.03億美元。
❷ 中國外運是國企嗎
中國外運是國企。
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外運」)是招商局集團物流業務統一運營平台和統一品牌。2003年2月13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2019年1月18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是「A+H」兩地上市公司(股票代碼:0598.HK,601598.SH)。
中國外運以打造世界一流智慧物流平台企業為願景,聚焦客戶需求和深層次的商業壓力與挑戰,以最佳的解決方案和服務持續創造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形成了以專業物流、代理及相關業務、電商業務為主的三大業務板塊,為客戶提供端到端的全程供應鏈方案和服務。
國企的定義:
國有企業,是指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以及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包括中央和地方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和其他部門所監管的企業本級及其逐級投資形成的企業。
按照國有資產管理許可權劃分,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和地方企業(由地方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對於個別中央企業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較為特殊,歸屬於國務院直屬管理,這些中央企業屬於正部級。
❸ 中國外運行不行
集團簡介 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簡稱中國外運)成立於1950年,是國務院國資委直屬管理的中央企業。 在近60年時間里,中國外運發展成為以綜合物流和航運為兩大經營板塊的國際化大型現代企業集團。其中,以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為主要經營平台的綜合物流板塊業務包括:海、陸、空貨運代理、船務代理、供應鏈物流、快遞、倉碼、零擔運輸等;以中外運航運有限公司為主要經營平台的航運板塊業務包括:船舶管理、海運干散貨運輸、國際及國內集裝箱班輪運輸、國際原油運輸、國際及沿海汽車船運輸等,擁有和控制各類船舶運力達1200萬載重噸。 中國外運是中國最大的國際貨運代理公司、最大的航空貨運和國際快件代理公司、第二大船務代理公司和第三大船公司。 2007年,中國外運主營業務收入為576.61億元人民幣,2010年集團的目標是收入要達到800-1000億元。在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06中國大企業集團500強排名中,中國外運位列第49名。 截至2007年底,中國外運設有97家二級子公司,一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兩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下屬境內企業1161家,境外企業134家,網路范圍覆蓋了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香港、韓國、日本、加拿大、美國、德國等境外地區,與400多家知名的境外運輸與物流服務商建立了業務代理和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中國外運是中國物流標准委員會審定的,我國唯一的集團整體5A級(中國最高級)綜合服務型物流企業。 發展歷程 1950年,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成立,是國家對外貿易進出口貨物運輸的總代理。 1973年,中國外運與日本班輪公司合作,開辟了我國首條集裝箱運輸試運航線,開創我國集裝箱運輸的先河。 1977年,中國外運與鐵道部和香港華夏公司合作,首次推出海鐵聯運服務,實現了鐵路運輸貨物經香港中轉,海運至世界各地的鐵海聯運業務。 1980年,中國外運開辟了經蘇聯西伯利亞鐵路大陸橋通往歐洲、中東等地區的大陸橋運輸方式。 1980年開始,中國外運總公司先後在美國組建了華運公司、華美航務公司;在加拿大組建了中國外運加拿大公司;組建香港的宏光發展有限公司、威林行業有限公司等4家獨資子公司。建立的合資公司共有19家,在國外注冊的控股公司有8家。 1980年,中國外運率先在我國開辦了國際多式聯運業務,首次實現了"一票到底"的"門到門"服務。 1980年,中國外運與日本OCS合作,在我國率先引進航空快件業務。1986年,中國外運與國際上著名的跨國公司DHL建立合資公司,這是我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航空快遞企業。其後又相繼與UPS等國際知名快遞企業建立合資公司,形成了遍布全國的國際空運網路。 1980年,中國外運在我國進行了掛式集裝箱的首次試行,在滿足貨主的個性化需求方面邁出了第一步。 1994年中國外運開始貫標認證工作,截止到2002年底,包括集團總公司在內的90家企業先後獲得ISO9000族質量體系認證。 1996年,中國外運貫徹外經貿部關於加強中國外運集團化管理的決策,將國內各省市子公司的人事管理權上收,實現了人、財、物集中統一管理。 1997年中國外運開始嘗試資本運營,1999年10月中外運空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997年6月19日,中國外運成為大陸首批參與海峽兩岸直航的運輸企業,並成為海峽兩岸航運交流協會的副理事長單位。 1997年,中國外運集團被批准為國家120家試點企業集團之一,同年底,正式注冊成立了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 1997年12月8日,中國外運集團重組,進行了集團結構調整、業務整合、資產重組、人員分流等改革工作。 1999年底,制定了《中國外運集團發展戰略綱要》,確立了在21世紀初葉外運集團發展的總定位、總目標和總方向,同年被確定為中央直屬的180家國有重要企業之一。 2000年12月28日中國外運空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A股上市成功,募集資金10億元人民幣。 2001年6月,中國外運與中國奧委會簽訂為期四年的合作協議,成為中國奧委會貨代及物流獨家高級贊助商。 2002年11月20日,中國外運將沿海沿江十一家省市子公司的主營業務和優良資產剝離出來,和四家專業子公司一起,共同組建成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2月13日,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掛牌上市,融資總額5.03億美元。
❹ 中國外貿運輸的發展歷程和前景
其實隨著中國加入WTO和現在十七大的召開,中國的進一步的開放,中國在世界上越來越強大,經濟發展的快速發展國際間的貿易往來回越來越頻繁,中國外貿運輸的發展前景應該是不錯的。但如果做外貿運輸的話,首先要有一定的實力還要了解外貿活動中的規則和各國外貿進出口的政策是蠻必要的,還要考慮外貿運輸的風險問題和了解風險規避的方法比如保險的知識!````有好多啊,不過做起來了應該是不錯滴。呵呵~~
海洋運輸是國際物流中最主要的運輸方式,它是指使用船舶通過海上航道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港口之間運送貨物的一種方式。目前,國際貿易總運量中的2/3以上,中國進出口貨運總量的約90%都是利用海上運輸。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海運大國之一。全球目前有19%的大宗海運貨物運往中國,有20%的集裝箱運輸來自中國;而新增的大宗貨物海洋運輸之中,有60%至70%是運往中國的。中國的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均已居世界第一位;世界集裝箱吞吐量前5大港口中,中國佔了3個。隨著中國經濟影響力的不斷擴大,世界航運中心正在逐步從西方轉移到東方,中國海運業已經進入世界海運競爭舞台的前列。
目前世界經濟發展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世界經濟中心已經開始向亞太地區轉移,世界經濟的發展也將會在西太平洋海岸掀起一股新的熱潮,而且進一步加強區域經濟和跨國集團的開發都在為中國的港口建設和海運業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面臨大好的機遇,中國港航業自身能力不足問題十分突出,缺少大型油船和大型油船碼頭泊位,使中國石油進口運輸中國輪承運率只佔10%,不得不大量租用外輪運輸。不僅需要支付大量外匯,也失去了中國海運業發展和增加就業的良好機遇。
海運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發展中國家因缺少資金,大多數進出口貨物運輸都不得不受控於發達國家的船隊,中國也未能免遭這一厄運。伴隨著中國工業化進程的發展和加快,這一問題會越來越突出。如果解決不好,會形成不良循環。
隨著國民經濟和對外貿易高速增長,中國海上交通運輸業得到了持續快速發展。海運量不斷增長,中國海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不斷增強,已成為繁榮全球海運的重要因素。隨著中國海運業的迅猛發展,其市場環境也在不斷發生著深刻變化,尤其是中國政府採取積極的對外開放和與國際海運慣例接軌的海運政策法規,為海運業提供了「競爭、開放、透明」的市場環境。中國海運從業者,包括來華投資經營的外商必須時刻了解、研究自身所處的市場環境,才能審時度勢,掌握航向,在不斷遇到新情況、不斷解決新問題中,得以發展、壯大。
❺ 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是國企還是央企
中外運集團是國企,公司的全稱是中外運裕利集團有限公司,所屬行業是道路運輸業,所屬地區是福建省。公司的經營范圍包含:國際集裝箱轉運堆存、拆裝箱、裝卸業務、檢驗、維修及配套服務、倉儲服務;協調整管理及國際經濟;科技環保信息咨詢;房地產經營策劃。
【拓展資料】
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集海、陸、空貨運、倉儲碼頭服務、快遞、船務代理及貨運代理業務為一體,為廣大客戶提供綜合物流服務,其業務主要由所屬子公司(含控股)實行專業經營。在營運實踐中,培育和形成了綜合物流所必須的全程方案設計、組織、協調、管理等綜合服務能力。公司擁有齊全、結構均衡的戰略資產。其中,自營碼頭吞吐能力達3640340噸;自營船舶89艘,345099噸;集裝箱場站51個,面積 1712050平方米;倉庫254座,倉儲面積1020867平方米,在北京、廣州、成都、上海、沈陽及南京設有貨物分撥中心;營運車輛1759輛,20334載重噸;鐵路專用線5條。公司注重一體化營銷體系和標准化業務操作平台的建設,建立起分工協作的一體化經營模式,打造了以海陸空貨運體系為支撐、以戰略資產為依託的一體化綜合物流服務平台。
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外運」)成立於2002年11月20日,並於2003年2月13日在香港成功上市,是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簡稱「中國外運集團」)控股的H股公司。它注入了中國外運集團在香港、廣東、福建、上海、浙江、江蘇、湖北、連雲港、重慶、江西、安徽、山東、天津、遼寧等國內發展迅速的沿海、沿江地區和其它戰略性地區的核心業務、優良資產和專業化的員工隊伍,承繼了中國外運集團50餘年從事物流運輸服務所積累的豐富經驗、強大穩固的客戶基礎和享譽全球物流運輸界的品牌,成為中國外運集團發展綜合物流的旗艦。截至2007年底,公司擁有專業人員21775名,公司總資產達203.02億元人民幣,凈資產達113.56億元人民幣。
中國外運的服務網路覆蓋中國、遍及全球主要經濟區域。除公司自身擁有一個覆蓋中國重要戰略和沿海地區的服務網路外,通過控股子公司中外運空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設立的分支機構,擁有覆蓋國內主要城市和經濟活躍地區的航空貨運和快遞服務網路;通過與母公司中國外運集團訂立的多項服務協議,得以利用其所擁有的中國最龐大的服務網路;同時,通過與國際戰略合作夥伴結成的同盟關系,在世界主要經濟區域建立起強大的海外代理網路。
❻ 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是國企嗎待遇如何
這個估計比較難有人能告訴你哦。有機會去面試了解下,看看工作環境和員工的工作面貌如何,能單獨和員工聊聊那是最好的,或者面試完後到公司周邊問問附近的人,這些信息比較真實。凡是都要體驗後才知道,才是最真實的。祝你找到好工作。
❼ 外運發展的上市歷程
公司成立時注冊資本為人民幣20,716 萬元。 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發行字[2000]156 號文批准,本公司於2000 年11 月30 日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7,000 萬股,並於2000 年12 月28 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發行後注冊資本為27,716 萬元。 2001 年6 月,本公司實施2000 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的每10 股送紅股1 股的利潤分配方案,注冊資本增加為人民幣30,487.6 萬元。2002 年6 月,本公司實施2001 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的每10 股送紅股1 股和用資本公積金每10 股轉增1 股的分配方案,注冊資本增加為人民幣36,585.12 萬元。2003 年7 月,本公司實施2002 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的每10 股送紅股2 股和用資本公積金每10 股轉增3 股的分配方案,注冊資本增加為54,877.68 萬元。2003 年度中外運總公司將其對本公司的股權作為出資投入到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並於2003 年1 月辦理了股權轉讓手續。2004 年6 月,本公司實施2003 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的用資本公積金每10 股轉增5 股的資本公積轉增方案,注冊資本增加為82,316.52 萬元。2005 年6 月,本公司實施2004 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的每10 股送紅股1 股的利潤分配方案,注冊資本增加為90,548.172 萬元。截止2005 年12 月31 日,本公司總股本90,548.172 萬股,其中,國有法人股67,515.822 萬股,占總股本的74.56%;法人股163.35 萬股,占總股本的0.18%;社會公眾股22,86 9 萬股,占總股本的25.26%。 根據本公司於2006 年10 月23 日召開的股權分置改革相關股東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外運空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方案》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中外運空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有關問題的批復》(國資產權[2006]1367 號)的批准,本公司的非流通股股東向本方案實施之股權登記日在冊的全體流通股股東每10 股流通股支付2.9 股股票。方案實施後,截止2006 年12 月31 日,本公司的總股本為905,481,720 股,其中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份為610,471,620 股,占總股本的67.42%,無限售條件的流通股份為295,010,100 股,占總股本的32.58%。 2007 年11 月2 日,本公司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中的35,833,824 股上市交易。截止2008 年12 月31 日,本公司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份為574,637,796 股,占總股本的6 3.46%,全部由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無限售條件的流通股份為330,843,924 股,占總股本的36.54%。 本公司屬於物流運輸行業,具體涉及國際貨運代理業、航空快遞業和國內物流綜合服務業。經營范圍主要包括:許可經營項目:普通貨運(道路:有效期至2010 年6 月27 日)。 一般經營項目:國際航線或者香港、澳門、台灣地區航線的航空客貨運銷售代理業務(危險品除外);國內航線除香港、澳門、台灣地區航線外的航空貨運銷售代理業務( 危險品除外);承辦空運進出口貨物和過境貨物的國際運輸代理業務,包括:攬貨、分撥、訂艙、包機、倉儲、中轉、物流服務、國際多式聯運、集裝箱拼裝拆箱、結算運雜費、報關、報驗、相關咨詢業務;經營國際快遞(不含私人信函和縣以上黨政軍和機關公文)業務;寄遞業務(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質的物品除外);與以上業務相關的咨詢、服務、展覽、技術交流;資產管理;實業投資。本公司注冊地址:北京市順義區天竺空港工業區A 區天柱路20 號。法定代表人:張建衛。 本公司之母公司為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最終母公司為中國對外貿易運輸 (集團)總公司。股東大會是本公司的權力機構,依法行使公司經營方針、籌資、投資、利潤分配等重大事項決議權。董事會對股東大會負責,依法行使公司的經營決策權;經理層負責組織實施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事項,主持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工作。
❽ 000598股票在香港上市歸屬深港市嗎
0598,中國外運是2003年2月13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國內公司,歸屬H股。公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主席為趙滬湘。
❾ 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啊應屆畢業生去了一般什麼待遇謝謝~~~
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外運」)是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外運長航」)控股的H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