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股市還能漲起來嗎
股市無常,有漲有跌,不會所有的股票都一蹶不振,總有漲股的時候。
影響股票漲跌的因素
1、政策的利空利多 政策基本面的變化一般只會影響投資者的信心。例如:如果政策出利好,則投資者信心增強,資金入場踴躍,影響供求關系的變化。如果政策出利空,則影響投資者的信心減弱,資金就會流出股市,從而導致股市下跌。 當然,有時候政策面的變化,也會影響股票的價值。比如:2001年下半年國家公布國有股減持政策,不流通的國有股要通過減持變成能夠流通的流通股,這就導致原來的流通股的價值貶值,從而導致了股市的大跌。 因此,政策面的利空利多有時候是通過供求關系來影響股市的漲跌,有時候是通過價值關系來影響股市。
2、大盤環境的好壞 個股組成板塊,板塊組成大盤。大盤是由個股和板塊組成的,個股和板塊的漲跌會影響大盤的漲跌。同樣,大盤的漲跌又會反過來作用於個股。 因為當大盤漲的時候,投資者入市的積極性比較高,市場的資金供應就比較充裕,從而使得個股的資金供應也相對充裕,從而推動個股上漲。當大盤跌的時候,則反之。 特別是在大盤見底或見頂,突然變盤的時候,大盤的漲跌對個股有很大的影響:當大盤見底的時候,絕大部分個股都會見底上漲;當大盤見頂的時候,絕大部分個股都會見頂下跌。 在大盤下跌的時候買股票,虧錢的機率極大; 在大盤上漲的時候買股票,賺錢就容易很多了。 實踐也證明,在2001年6月份,大盤見到歷史大頂,之後一路下跌,幾乎所有的股票都下跌了30%—50%。在這段時間,可以說,只要買股票,就會被套牢。很多投資者平均虧損在30%以上。 同樣,在大盤見底的時候,即使隨便買入一隻股票,都可以給你可觀的收益。例如,1995年5月19日的大底,幾乎所有的股票都上漲了30%以上;2002年1月29日的大底,也是幾乎所有的股票都上漲了20%以上。 大盤變盤大幅上漲或大幅下跌的時候對於股票的漲跌影響很大,但是,我們也必須注意到,當大盤沒有變盤,處於橫盤的狀態的時候,大盤的作用就顯得不怎麼明顯,也不怎麼重要了。 例如:2003年1月16日之後的幾個月的時間裡面,大盤大多時候處於橫盤趨勢,此時大盤對於個股的漲跌影響就不明顯,個股的漲跌主要受到其他因素,例如價值關系的影響、主力資金的運作等重要因素的影響。 這樣,2003年初,在大盤橫盤的情況下,所謂的「局部牛市」也就是因為幾個有價值的板塊被主力資金充分發掘而形成的。 總之,不能一味的強調大盤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視大盤的重要性。大盤在不同的時候,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樣,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3、主力資金的進出 主力資金對於一隻股票的影響十分重要,因為主力資金的進出直接影響股票的供求關系,從而對股票產生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隻業績優良的股票,如果沒有主力資金的發掘和關照,也是「白搭」。 反而有些虧損的ST股票,由於主力資金的拉動,而出現連續上漲的態勢。 可見,主力資金的重要性。
4、個股基本面的重大變化 個股基本面的好壞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了這只股票的價值。因此,個股的基本面是通過價值法則來影響股價的。 當個股基本面出現重大的利空的時候,股價一般都會下跌。 當個股基本面出現重大的利好的時候,股價一般都會上漲。 當然,這都是一般的情況。特殊的情況,還有在高位的時候,莊家發出利好配合出貨,那樣股價就會下跌了。那個時候,其主要作用的就是主力資金的流出,從而導致股價的下跌了。 因此,個股基本面的變化或者說個股的消息面對股價的具體影響,還必須結合技術面上個股處於的高低位置來仔細分析,以免上假消息的當。 高位出利好,要小心。高位出利空,也要小心。 低位出利好,可謹慎樂觀。低位出利空,也不一定是利空。
5、個股的歷史走勢的漲跌情況 江恩曾說過:「人性不變,所以歷史繼續重演。」因此,一隻股票的歷史走勢,對於股票將來的走勢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打個簡單的比方:個股經過前期一段時間(歷史走勢)的上漲,目前處於比較高的位置,此時,個股上漲的動力就會明顯減弱,風險就會逐漸增加。因此,這段時間的上漲(歷史走勢),對股票將來的走勢的影響就表現在風險的增加上面。 當然,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歷史走勢影響股票將來的例子,還遠遠沒有達到江恩的「人性不變,所以歷史繼續重演」的境界。 股市是有人控制買賣股票,從而形成的市場。股市的漲跌,都烙上了人性的痕跡。人性影響股市,而人性又是相對不變的。所以,股市的規律也在一定程度上不會改變,所以歷史將在人性的影響下繼續重演。
6、個股所屬板塊整體的漲跌情況 大盤對於個股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同樣,板塊的漲跌對於本版塊的個股也有相當的影響作用。 因為大盤上漲的時候,一般都有熱點板塊的支持。熱點板塊形成之後,就會在這個板塊中形成賺錢效應,從而吸引更多的資金進入這個板塊。這樣,供求關系就發生了變化,資金的供大於求,於是這個板塊的股票就 比其他板塊的股票漲幅大的多。
2. 國家股市還有沒有的救
有救,這是政策開的頭就會有政策去結尾,給你看段話吧
邱國鷺先生說過,「政策與經濟的博弈,最終勝出的一般是政策,因為政策的特點是不達目標就逐步加碼,直到達成目標為止。」所以,在現在這個時候,大家已經完全沒有必要驚慌了,而是要看看國泰君安副總裁顧頡說的兩個暴跌的重要原因還在不在?我們可不可以抄底了。
邱國鷺:關於政策市的幾句廢話
1、股市的歷史,就是政策與經濟博弈的歷史。經濟好時股市不一定好,經濟差時股市不一定差,因為看得見的手經常干預看不見的手。
2、政策與經濟的博弈,歷史經驗看,最終勝出的一般是政策,因為政策的特點是不達目標就逐步加碼,直到達成目標為止。所以說A股是政策市,不是經濟市,因為看得見的手經常打敗看不見的手。
3、歐債問題與A股的中期走勢關系不大。即使最壞的情況發生,短期恐慌之後,其對中期宏觀政策放鬆的促進作用完全足以抵消其對中國經濟的負面作用。
4、目前中國的各項經濟指標,包括工業增加值、用電量、M1、社會零售額增速、地產新開工、政府基建投資等,都已達到或差於2008年底的水平。但是,對政策影響最大的兩個經濟指標,就業和通脹,都還未到適合政策大幅放鬆的地步。
5、向前看,CPI將在近期回落到3%以下,打開政策放鬆的空間。中國經濟和社會就像自行車,保持平衡的前提是保持速度,特別是換屆之年,「穩」字當頭,不會等到就業低迷才出手,因此,政策放鬆加碼只是時間問題。
6、政策底領先於市場底,市場底領先於經濟底。因此,在經濟差成為共識時,與其擔心經濟,不如關注政策。
7、2008年底的政策導向是「出手要快,出拳要重」,2011年底以來的政策導向是「預調微調」,力度不可同日而語,所以股市表現也大相徑庭。
8、由於各方對上一輪4萬億刺激「用葯過猛」頗多批評,這一次的危險在於「用葯過輕、用葯過遲」。這是股市中期最大的風險點。
9、目前的瓶頸是資金來源,不是項目,因此最關鍵的指標還是信貸增速。股市見底回升的速度和力度,取決於貨幣政策放鬆的速度和力度。
10、 到目前為止,貨幣政策放鬆的速度和力度差強人意,所以,股市的回升過程也是跌跌撞撞、反反復復。盡管中長期前景看好,期間也會有恐慌時刻,那就是最後的補票機會了。
國泰君安:唯一有效的救市措施是砸錢出來「為民接盤」
A股這場危機的原因是有毒資產(極高估值的股票)加杠桿。國家層面上救市,財政部降個印花稅什麼的肯定沒用,現在唯一有效的就是直接砸錢出來。拿錢買走股票,把杠桿解掉。沒有幾千億甚至更大級別的資金是無效的。
作者:國泰君安副總裁顧頡
造成A股這場危機的原因是什麼?其實就一句話:有毒資產加杠桿。有毒資產就是極高估值的股票,縱觀全世界金融危機都是這個原因概莫能外。那麼危機怎麼化解?看看金融史,也只有一個辦法,去杠桿,資產消毒(就這次A股而言,股票價格跌到合理甚至低估的位置就是消毒),這就是最終的結局,其它不要報幻想。
現在大家驚恐的是,股價的太快了,(2001年到2005和08年的熊市總體跌幅遠超過此次,但因為時間較長,杠桿較少,感覺沒有此次恐怖)這就是沒有注意到現在A股市場的本質特點已經發生變化了,帶了這么大的杠桿的股市已經不是一個現貨市場了,現在A股已經是一個期貨市場了。而且是那麼多毫無經驗的人在玩期貨,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那些1:3,1:5的融資不就是已經自我做成了個股期貨了嗎?大家去看看期貨市場一旦趨勢形成,有不是暴跌的嗎?
那麼國家層面的呢?這是目前大家最期盼的。就國家層面而言,財政部降個印花稅什麼的肯定沒用,現在唯一有效的就是直接砸錢出來,現在已經不是「俠之大者,為國接盤」了,現在是要求國家當大俠,為民接盤了,幾個月之間次序完全顛倒,歷史就是這么吊詭。國家拿錢出來買單的確對准了前面說的核心問題:有毒資產和杠桿,拿錢買走股票,把杠桿解掉。且不說這個需要多大的資金量(要解掉杠桿,並改變市場預期,讓其它資金也進入,沒有幾千億甚至更大級別的資金是無效的,就像上周拉兩桶油的做法沒有作用一樣)但是在目前點位這樣做可能嗎?
3. 中國股市還有得救嗎,1650是俱低部
1、當市場中大部分人認為股市已經徹底令人失望的時候,往往就是股市即將見底之時。
2、所有的投資大師均告誡我們:沒有人能准確預測股市的漲跌,預測往往是徒勞的。
3、目前滬市的整體市盈率水平為13倍,收盤點位為2050點,如果再跌20%,才會到達1650點附近,不是不可能,而是可能性不大。
4、理性的投資者不會關心大盤的漲跌,他只關心兩個變數:公司的價值和價格。我們在股市投資,並不購買股票指數,而是購買個股——即公司股票 。所以緊盯公司的價值和價格才是獲勝的前提。
4. 中國股市真的沒救了嗎
實事求是地說,股市就不是一個穩定賺錢的地方。我前些年也曾在股市折騰幾年,也套過,好容易解套出來,就再也不敢進去了。老老實實買了國債。但我也見一些在其中賺了錢的人,他們認為股市挺好。因此,你應該是屬於那些沒賺錢的人,建議解套了就出來吧,不能對股市賺錢抱有幻想。。
5. 中國的股市有救嗎知乎
看A股指數的走勢,是平穩向上的趨勢,感覺這樣也好的,暴漲暴跌有點受不了!
A股指數涵蓋了A股所有的股票,下圖為近一年的周K線,從去年4月30日的2997.56,到今年4月30日的3612.81,上漲615.25點,漲幅20.53%。
6. 中國股市到底該救不救
A股市場的規模已排名於世界二、三名了,如此重量級的市場靠救是救不活的。暴跌的15年、16年不是大救特救過嗎?結果市場反彈後18年不又慘淡的跌回去了嗎?
縱觀西方成熟股市,我們不難明白股市的健康從來就不是靠救出來的。必須走依法治市的市場自由發展模式才是硬道理!依我們現有的管理模式是永遠走不出十年牛市行情的,原因很簡單只要行情稍微好點,大量的lPO發行、再融資以及不可計算的大小非減持等等「圈錢、騙錢、搶錢」的故事就會越演越激情!
7. 中國股市還有沒有得救啊美國都垮了
中國的股市當然有救啊,央行調低銀行存款准備金率和調低存貸款利率,就是為了防止這次美國的金融危機過度影響我國股市。一系列的組合政策必將刺激中國的發展,從而防止股市過度震動。前不久央行和銀監會調低印花稅率,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雖然現在中國股市呈現下跌趨勢,但由於中國金融市場沒有與世界金融市場完全對接,中國股市所受的震盪畢竟有限。同時中國政府採取一系列的措施必將重振投資者的信心,中國股市必將向著良性發展。
8. 請問:中國股市還有投資價值嗎
沒有價值投資,許多很小的公司,業績虧損,市值上千億的很多,全靠講故事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