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有股票的
自80年代中期起,新中國開始發行股票。1984年,北京的天橋百貨股份有限公司率先成為中國的第一家股份制企業,標志著中國股票市場的萌芽。
隨後,上海的飛樂公司、深圳的寶安公司也相繼發行了股票。到了1988年,上海和深圳地區出現了股票交易。1990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相繼宣布開業,這標志著中國股票交易的正式拉開序幕。
隨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於1992年的成立,中國的股票交易逐漸走上了正規化和法制化的軌道。這一機構的設立,為股票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推動了股票市場向著更加成熟、規范的方向發展。
如今,中國的股票市場已成為金融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投資者提供了多樣化的投資渠道和機會。同時,隨著監管制度的不斷完善和市場的逐步開放,中國股票市場也在逐步與國際市場接軌,為國內外投資者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投資空間。
⑵ 中國股市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中國股市從1986年開始有。具體歷程如下:
- 1986年9月26日:中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櫃台——靜安證券業務部的開張,標志著新中國從此有了股票交易。
- 1990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隨後深圳證券交易所也宣布開業,拉開了中國股票交易的序幕。
- 1992年: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正式成立,使中國的股票交易逐漸走上了正規化和法制化的軌道。
此後,中國股市經歷了初創階段、擴張階段、規范發展階段、改革階段以及開拓創新階段等多個發展歷程,逐漸形成了現今的規模和體系。
⑶ 中國股票哪年開始的
中國的股票市場起始於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初期十年,股市經歷了多次牛熊交替。以下是其中的關鍵節點:
- 第一次大牛市:1990年至1992年5月,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老八股"在1%漲跌停板制度下,從96.05點飆升至1429點,隨後在取消漲跌停板後達到頂峰。
-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至11月,市場回歸理性,股市劇烈波動,半年內下跌73%,從1429點跌至386點。
- 第二次大牛市:1992年11月至1993年2月,股市快速反彈,3個月漲幅高達303%,從386點漲至1558點。
-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至1994年7月,市場擴容導致股市下跌,上證指數最低至325點。
- 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至9月,政策救市使股市狂飆,1個半月內漲幅200%,最高點達到1052點。
-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至1995年5月,市場回歸價值投資,但股價泡沫破裂,股市最低跌至577點。
- 第四次牛市:1995年5月,短暫的"5·18"行情因政策影響上漲,從582點升至926點。
-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至1996年1月,績優股開始受到關注,股市跌至512點。
- 第五次大牛市:1996年至1997年,績優股引領市場,上證指數回到1510點,投資者接受了投資教育。
-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至1999年,市場過度投機導致股市從1047點下探,供需矛盾嚴重。
- 第六次大牛市:1999年至2001年,"5·19"行情爆發,網路股帶動指數創新高,證券投資基金發展迅速。
-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至2005年,股權分置問題引發市場調整,股市從2245點跌至998點。
這十年間,中國股市經歷了多次牛熊轉換,市值、投資者行為和市場規則都在不斷演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