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一隻股票主力的成本怎麼觀察
在股票市場上,觀察主力的成本對於預測股價走勢至關重要。一種常用的方法是通過測算平均價來估算。例如,莊家通過長期低位橫盤收集籌碼時,底部區間最高價與最低價的平均值可視為成本。若莊家採用拉高方式吸籌,成本則會相應提高。
通常情況下,中線莊家建倉周期大約為40至60個交易日,即8至12周,10周的周均價線可以視為成本區間,誤差不超過10%。一般而言,莊家操盤的個股升幅至少應在50%,多數情況下達到100%。如果一隻股票從一波行情的最低點到最高點的升幅為100%,莊家的正常利潤約為40%。
另一種方法是通過最低價來測算成本。在最低價位之上成交密集區的平均價通常高於最低價15%至30%。此外,還可以根據股價位置來大致估算莊家成本,如低價股在最低價以上0.5至1.5元,中價股在1.5至3元,高價股在3至6元。
對於新股而言,上市後股價強勢運行,連續幾日股價總體向上,換手頻繁,換手率達到100%以上時,平均價格接近莊家成本。上市首日換手率超過60%的新股,莊家成本在首日開盤價與收盤價的平均值附近。換手率不足50%的新股,莊家成本在60日均線與120日均線之間。
冷門老股的莊家成本在底部區域,即箱形震盪的最高價與最低價的均值處。股價K線圖及成交量特點為:小陰、小陽或連續陰線伴隨成交量萎縮,突然出現兩根陽線並伴隨成交量放大,之後成交量再次萎縮,股價上下成箱形震盪。莊家成本在箱頂與箱底之間位附近。
慢牛股的莊家成本通常位於10日均線與30日均線之間的黃金通道內。這類股票依託均線緩慢攀升,莊家操作手法溫和,股價偏離均線過遠則回調,成交量適中。這種慢牛股的莊家成本區域就在10日均線與30日均線之間,散戶在此區域進貨,賺錢概率極大。
2. 主力成本和籌碼集中度如何判斷
股票投資中,主力籌碼集中度真的越高越好嗎?我們該如何分析主力成本和集中度呢?首先,主力的成本是決定股票走勢的重要因素。當一隻股票出現主力介入,我們可以從日K線圖的底部平台尋找線索。一般來說,主力的基礎成本應在股票自底部上漲至第一個平台(或1/2位置)價格下方,如股票由2元漲到2.50元,遇到平台整理,主力成本大致在2.25-2.50元區間。當然,這只是一個大致的參考,實際情況需結合市場動態分析。
其次,籌碼的集中度可通過查看公司基本資料來判斷。如果股東戶數減少,而人均持股量增加,這就表明籌碼正在向少數人手中集中。反之,如果股東戶數增多,人均持股減少,則說明籌碼分布較為分散。
對於大盤股和小盤股,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小盤股由於流通股數少,容易實現籌碼高度集中,而大盤股則可能需要更多的資金才能形成顯著的籌碼集中度。
然而,僅僅依賴買賣手數(大單)來判斷是否為庄股並不完全准確,它只能反映資金的流動情況。判斷一隻股票是否為庄股,關鍵還得結合籌碼集中度的分析,兩者相輔相成,才能得出更全面的結論。
以上是關於主力成本和籌碼集中度的一些基本理解,希望對您的投資決策提供一些參考。股市投資,理性分析是王道,祝您在股市中運籌帷幄,收獲滿滿。
3. 股票什麼看主力成本
股票主力成本可以通過多種途徑觀察,包括K線圖、量價關系、籌碼分布等。
詳細解釋:
1. K線圖分析:
* K線圖能夠顯示股票價格的波動情況。主力資金在運作過程中,可能會在某一價格區間形成較為密集的買賣行為,造成股價在該區間內反復震盪。這種震盪形成的K線組合可以反映出主力的成本區域。
2. 量價關系觀察:
* 量價關系是股票分析中的基礎。主力資金的進出往往伴隨著成交量的變化。當股價在某一價格區間內穩定,並伴隨著較大的成交量,這可能是主力資金建倉的表現。通過對成交量的分析,可以推測主力的平均成本。
3. 籌碼分布研究:
* 籌碼分布圖能夠展示不同價格上持有的籌碼數量。主力資金的籌碼一般會集中在某個價格區間內,通過觀察籌碼分布,可以判斷主力籌碼的集中區域,進而估算其成本。
4. 技術分析結合基本面判斷:
* 除了以上方法,還需結合公司的基本面信息,如財務狀況、行業地位等進行分析。這些信息有助於判斷主力資金建倉的動機和成本。技術分析與基本面相結合,可以提高判斷主力成本的准確性。
總之,通過觀察和分析股票的K線圖、量價關系、籌碼分布等,可以大致估算出主力資金的成本區域。但需要注意的是,股市是動態的,主力成本並非一成不變,還需結合其他因素進行綜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