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配售可轉債指什麼
配售可轉債是指上市公司在發行可轉債時,按照一定的比例向該公司的原有股東進行分配銷售。以下是關於配售可轉債的詳細解釋:
定義與性質:可轉債是一種特殊的債券,允許持有人在未來按照約定的條件將其轉換為公司的股票。配售可轉債是上市公司發行這種債券的一種特定策略。
分配方式:在配售過程中,公司按照一定的比例將其發行的可轉債分配給現有股東,以確保股東在可轉債市場上的參與與其在公司中的所有權地位相匹配。
對上市公司的意義:配售可轉債為上市公司提供了額外的融資渠道,同時有助於維持公司股東的權益。此外,這種策略還向市場傳遞了公司對未來前景的信心和重視股東利益的信號,對股價產生積極影響。
對投資者的意義:購買配售的可轉債為投資者提供了在未來將債券轉換為股票的機會,從而享受公司發展的潛在收益。如果投資者選擇不轉換,他們還可以選擇持有到期並獲得利息收益。此外,配售機制還給予了原始股東優先參與投資和融資活動的機會,以維護其對公司事務的參與權和影響力。
⑵ 股票出現配債是好事還是壞事呀
股票出現配債本身是中性的,既非明確的好事也非壞事,主要取決於投資者的個人選擇和市場情況。以下是幾點詳細分析:
配債是股東權益:
投資者選擇權:
可轉債市場情況:
交易規則與套利機會:
綜合分析與謹慎決策:
綜上所述,股票出現配債本身是中性的,投資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和市場情況做出謹慎決策。
⑶ 股東配售可轉換公司債券對股價會有什麼影響
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全稱為可轉換為股票的公司債券,是公司債的一種,指發行人依照法定程序發行,在一定期限內依照約定的條件可以轉換為股票的公司債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可轉換公司債是指債券持有人有權依照約定的條件將所持有的公司債券轉換為發行公司股份的公司債。廣義的可轉換公司債是指賦予了債券持有人轉換為他種證券權利的公司債券,轉換對象不限於發行公司的股份。
可轉換公司債有著普通公司債的絕大多數特點。同時,由於可轉換公司債券持有人享有將其所持有的債券轉換為發行公司股票的選擇權,即股票的買入期權,所以可轉換公司債同時涉及了3種證券,即可轉換公司債券自身、選擇權以及它可以轉換成的那種證券,兼具債券、股票和期權的特徵,是一種混血證券。
註:可轉換公司債券一般要經過公司股東大會或董事會的決議通過才能發行,而且在發行時,應在發行條款中規定轉換期限和轉換價格。轉換價格是固定的,而不是換為同等市值的股票。
它對股價的影響:
發行公司債券是公司融資的一種手段。
一般情況公司發行債券與股票的聯系不是很緊密,對股票價格影響不大。
一定要說影響的話,從正反兩方面:
有利影響:
如發的債息低於銀行貸款,融資用途投向公司業務,並能夠為公司帶來新的利潤或者擴大規模,就是利好,反之構成壓力。一般來說,能取得發債的公司還是相對優質的公司,在牛市環境下,任何事情都被看成利好。
企業債相對股票來說,需要支付的是一定的利息。債券相對股票也享有優先賠付權利。債券的好處就是公司的股權不受影響(即不會增大股本),而如果通過增發股票融資的話,會稀釋原股東的股權。
不利影響:
債券到期贖回需要支付大量現金,可能導致公司現金流出。
債券轉換成股票,理論上可能對現行該股股價的一種沖擊,因為債券換成股票,就意味著股本增加了,也就是賣方增加了,在市場需求不變甚至萎縮的時候,會成為空頭的彈葯。當然,如果公司成長性很高,業績穩定增長,股東非常看好,都堅決持有不賣,就不會造成上面那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