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員工股票賣掉是什麼收入

員工股票賣掉是什麼收入

發布時間:2025-06-20 13:32:20

Ⅰ 員工持股計劃(ESPP)對賣掉股票增值的部分如何繳納稅金

這屬於個人所得稅中的財產轉讓所得。財產轉讓所得,是指個人轉讓有價證券、股權、建築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自有財產給他人或單位而取得的所得,包括轉讓不動產和動產而取得的所得。對個人股票買賣取得的所得暫不征稅。

Ⅱ 員工持股屬於什麼收入


員工持股平台(合夥企業)涉及到的納稅問題有兩個:
一是收入按照什麼個人所得稅稅率納稅,員工通過持股平台間接持股與自然人直接持有公司股份適用的稅率是否有區別?
二是員工持股平台是否可以適用遞延納稅政策?
一、員工持股平台的收入分兩種--分紅收入、股權轉讓所得
分紅收入
首先,居民企業投資居民企業獲得的分紅收入屬於免稅收入。這是給分紅收入的一種稅收定性--分紅不屬於一種經營所得,而是已經完稅後的股東所得(當然,如果被投資企業適用的所得稅率低於投資企業的所得稅率除外),如果居民企業分紅給居民企業再徵收企業所得稅,就屬於對於同一種經營收入重復徵收企業所得稅了。因此,只有將分紅收入分配給自然人股東時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分紅所得的個人所得稅率是20%。
其次,既然分紅不屬於企業經營所得,而是穿透到自然人股東的個人所得,那麼,合夥企業獲得的分紅就不屬於合夥企業的經營所得,而是自然人合夥人的個人分紅所得,應該按照自然人享有的股息紅利所得適用20%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
法規依據如下。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關於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投資者徵收個人所得稅的規定》執行口徑的通知(國稅函〔2001〕84號)中規定:
為更好地貫徹落實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關於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投資者徵收個人所得稅的規定〉的通知》(財稅〔2000〕91號)(以下簡稱《通知》)精神,切實做好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投資者個人所得稅的徵收管理工作,現對《通知》中有關規定的執行口徑明確如下:
二、關於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對外投資分回利息、股息、紅利的征稅問題
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對外投資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紅利,不並入企業的收入,而應單獨作為投資者個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稅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2. 股份轉讓收入
員工直接持有公司股份,轉讓股份時是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適用20%的個人所得稅率。那麼,員工持股平台在轉讓股份時,是按照合夥企業經營所得適用5-35%的累進稅率還是按照財產轉讓所得徵收20%的稅率?
從法規上講,是適用5-35%的累進稅率。但是,在實務中,以前確實很多地方是按照財產轉讓所得征稅,後來,國稅總局專門出台了文件糾正地方不按照經營所得征稅的行為。
只有經過備案的創業投資合夥企業轉讓股權收入符合核算條件可以適用20%的所得稅。
法規及政策文件依據如下。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切實加強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征管的通知》(國稅發〔2011〕50號)中規定:
(三)完善生產經營所得征管
2.對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從事股權(票)、期貨、基金、債券、外匯、貴重金屬、資源開采權及其他投資品交易取得的所得,應全部納入生產經營所得,依法徵收個人所得稅。
國家稅務總局稽查局《關於2018年股權轉讓檢查工作的指導意見》(稅總稽便函[2018]88號)中規定:
(一)關於合夥企業轉讓股票收入分配給自然人合夥人(有限合夥人)徵收個人所得稅的意見
檢查中發現有些地方政府為發展地方經濟,引進投資類企業,自行規定投資類合夥企業的自然人合夥人,按照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或"財產轉讓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稅率適用 20%。
現行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合夥企業的投資者為其納稅人,合夥企業轉讓股票所得,應按照 "先分後稅 "原則,按照合夥企業的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合夥協議約定的分配比例確定合夥企業投資者的應納稅所額,比照 "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項目,適用 5%-35%的超額累進稅率征稅。地方政府的規定違背了《征管法》第三條的規定,應予以糾正。
《財政部 稅務總局 發展改革委 證監會關於創業投資企業個人合夥人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9〕8號)中規定:
為進一步支持創業投資企業(含創投基金,以下統稱創投企業)發展,現將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問題通知如下:
一、創投企業可以選擇按單一投資基金核算或者按創投企業年度所得整體核算兩種方式之一,對其個人合夥人來源於創投企業的所得計算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
本通知所稱創投企業,是指符合《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發展改革委等10部門令第39號)或者《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證監會令第105號)關於創業投資企業(基金)的有關規定,並按照上述規定完成備案且規范運作的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基金)。
二、創投企業選擇按單一投資基金核算的,其個人合夥人從該基金應分得的股權轉讓所得和股息紅利所得,按照20%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創投企業選擇按年度所得整體核算的,其個人合夥人應從創投企業取得的所得,按照「經營所得」項目、5%-35%的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三、單一投資基金核算,是指單一投資基金(包括不以基金名義設立的創投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從不同創業投資項目取得的股權轉讓所得和股息紅利所得按下述方法分別核算納稅:
(一)股權轉讓所得。單個投資項目的股權轉讓所得,按年度股權轉讓收入扣除對應股權原值和轉讓環節合理費用後的余額計算,股權原值和轉讓環節合理費用的確定方法,參照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有關政策規定執行;單一投資基金的股權轉讓所得,按一個納稅年度內不同投資項目的所得和損失相互抵減後的余額計算,余額大於或等於零的,即確認為該基金的年度股權轉讓所得;余額小於零的,該基金年度股權轉讓所得按零計算且不能跨年結轉。
四、創投企業年度所得整體核算,是指將創投企業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計算應分配給個人合夥人的所得。如符合《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55號)規定條件的,創投企業個人合夥人可以按照被轉讓項目對應投資額的70%抵扣其可以從創投企業應分得的經營所得後再計算其應納稅額。年度核算虧損的,准予按有關規定向以後年度結轉。
按照「經營所得」項目計稅的個人合夥人,沒有綜合所得的,可依法減除基本減除費用、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扣除。從多處取得經營所得的,應匯總計算個人所得稅,只減除一次上述費用和扣除。
二、 持股平台是否可以辦理遞延納稅備案
《關於完善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有關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101號)規定:
一、對符合條件的非上市公司股票期權、股權期權、限制性股票和股權獎勵實行遞延納稅政策
(一)非上市公司授予本公司員工的股票期權、股權期權、限制性股票和股權獎勵,符合規定條件的,經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可實行遞延納稅政策,即員工在取得股權激勵時可暫不納稅,遞延至轉讓該股權時納稅;股權轉讓時,按照股權轉讓收入減除股權取得成本以及合理稅費後的差額,適用「財產轉讓所得」項目,按照20%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股權轉讓時,股票(權)期權取得成本按行權價確定,限制性股票取得成本按實際出資額確定,股權獎勵取得成本為零。
(二)享受遞延納稅政策的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包括股票期權、股權期權、限制性股票和股權獎勵,下同)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屬於境內居民企業的股權激勵計劃。
2.股權激勵計劃經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未設股東(大)會的國有單位,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核批准。股權激勵計劃應列明激勵目的、對象、標的、有效期、各類價格的確定方法、激勵對象獲取權益的條件、程序等。
3.激勵標的應為境內居民企業的本公司股權。股權獎勵的標的可以是技術成果投資入股到其他境內居民企業所取得的股權。激勵標的股票(權)包括通過增發、大股東直接讓渡以及法律法規允許的其他合理方式授予激勵對象的股票(權)。
4.激勵對象應為公司董事會或股東(大)會決定的技術骨乾和高級管理人員,激勵對象人數累計不得超過本公司最近6個月在職職工平均人數的30%。
5.股票(權)期權自授予日起應持有滿3年,且自行權日起持有滿1年;限制性股票自授予日起應持有滿3年,且解禁後持有滿1年;股權獎勵自獲得獎勵之日起應持有滿3年。上述時間條件須在股權激勵計劃中列明。
6.股票(權)期權自授予日至行權日的時間不得超過10年。
7.實施股權獎勵的公司及其獎勵股權標的公司所屬行業均不屬於《股權獎勵稅收優惠政策限制性行業目錄》范圍(見附件)。公司所屬行業按公司上一納稅年度主營業務收入佔比最高的行業確定。
顯然,從實質上判斷,員工持股平台的股權激勵方式符合上述規定—員工獲得持股平台的合夥份額,持股平台的主要財產甚至幾乎是唯一財產是持有的開展股權激勵的公司股份,員工通過持股平台間接持有的公司股份,實質上員工獲得合夥份額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公司股份。
事實上,員工在獲得股權激勵時,通常約定了鎖定期或者未來服務年限要求,即股份不能立馬變現,還沒有產生實際所得,股份的未來變現價值是不確定的,即當前時點員工還沒有實際獲得所得,沒有所得也就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待股份變現時才實現所得,才發生繳納個人所得稅的義務。
因此,持股平台也可以辦理遞延納稅備案。
而且,眾多案例表明,持股平台的方式股權激勵也可以使用上述文件規定辦理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備案。
持股平台辦理遞延納稅備案並不意味著可以適用「財產轉讓所得」20%的稅率,如前所述,是按照經營所得的納稅。
案例:300985致遠新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招股說明書
2019 年 9 月 25 日,公司形成出資人決定,股東長春匯鋒將其持有公司 的股權以人民幣 元的價格轉讓給王然,股東長春匯鋒將其持有公司 的股權以人民幣 元的價格轉讓給眾志匯遠,股東長春匯鋒將其持有公司 的股權以人民幣 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吳衛鋼。同日,長春匯鋒分別與王然、眾志匯遠、吳衛鋼簽署《股權轉讓協議》。
為保障公司持續穩定發展,發行人考慮與核心員工個人利益綁定,共同分享公司成長價值,決定向公司核心員工授予股份,眾志匯遠系公司核心員工的持股平台。以 1 元的名義價格向眾志匯遠轉讓股權系發行人考慮到受讓方出資人的工作崗位及對公司的貢獻程度所做的股權激勵,發行人對此已確認股份支付並一次性計入管理費用。
吳衛鋼系發行人實際控制人張遠多年的朋友,對致遠裝備的業務情況比較了解,出於看好致遠裝備的發展前景, 2018 年起討論相關投資事宜。參考 2018 年12 月 31 日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19, 萬元,經友好協商,長春匯鋒以600 萬元向吳衛鋼轉讓致遠裝備 股權(對應 萬元注冊資本,交易發生時致遠裝備總注冊資本為 8, 萬元),摺合 元/出資額,對應致遠裝備總體估值為 20, 萬元。
公司 2018 年經審計的凈利潤為 4, 萬元,吳衛鋼受讓的發行人 3%股權對應 2018 年凈利潤 PE 倍數為 倍,本次交易系交易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定價公允。本次交易系吳衛鋼個人的真實投資行為,不存在股權代持行為。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有關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 101 號),非上市公司授予本公司員工的股票期權、股權期權、限制性股票和股權獎勵,符合規定條件的,經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可實行遞延納稅政策,即員工在取得股權激勵時可暫不納稅,遞延至轉讓該股權時納稅。2020 年 3 月 12 日,發行人就上述股權激勵對相關激勵對象的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事項進行備案,並取得國家稅務總局長春市朝陽區稅務局出具的《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備案表》,確認相關人員可暫不納稅
長春匯鋒就上述股權轉讓所得已匯總在其所得稅申報中一並繳納企業所得稅。
綜上所述,股權轉讓相關方已及時履行納稅義務或進行遞延納稅備案,該等股權轉讓不存在稅務風險。

Ⅲ 轉讓股票期權繳納個人所得稅

法律分析:一般是指股票期權轉讓收入。如果員工以折價購入方式取得股票期權的,可以股票期權轉讓收入扣除折價購入股票期權時實際支付的價款後的余額,作為股票期權的轉讓凈收入。部分股票期權在授權時即約定可以轉讓,且在境內或境外存在公開市場及掛牌價格。員工接受該可公開交易的股票期權時,應作為財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Ⅳ 公司給員工發的原始股可以賣多少錢呢,比如我有2000股,每股1元,a股上市後股價是30元,我委託3

30元委託賣掉 成交價=30*2000=60000 獲利=60000-2000(原始成本)=58000
所以可以獲利58000.
解禁後能賣多少要看你的持股多少要是較少的話,是可以全部賣掉的,不過是大股東減持的話是要證監會同意的.
望採納 謝謝

Ⅳ 員工持股平台如何賣出股票 稅

賣出員工持股平台股票的方式有:
1、該公司統- -回購該股權後由該該公司統一 處理;
2、員工持股待解禁到期,員工持有的股份在中登公司登記開戶後,便可以賣出。
員工持股平台通常是上市公司進行員工持股計劃,會從二級市場上回購一部分股票,把這一部分股票作為激勵或者獎勵的方式派發給該上市公司的員工。
員工持股規則:
1、在股票市場中,員工持股計劃是長期持續有效,每期員工持股計劃的持股期限不得低於12個月,以啡公開發行方式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的,持股期限不得低於36個月。
2、而.上市公司高管增持股票期限為6個月,持有的該公司的股票在買入後六個月內賣出,或者在賣出後六個月內又買入,由此所得收益歸該公司所有,公司董事會應當收回其所得收益。
3、交易時間以買賣交易的最後一筆開始計算, 在短期內能為市場帶來增量資金,有可能會刺激股票價格出現上漲。也會給調動上市公司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保持公司的人力資源的穩定性,也可以增加投資者的持股信心,從而有可能會使股價出現.上漲。

拓展資料
一、員工持股買賣股票交哪些稅?
股票普通交易不收個人所得稅,只收印花稅,印花稅固定不變,賣出時收取成交金額的千分之1,買入時不收,由政府收取。
股票分紅時會收取個人所得稅,分紅扣稅和股票持有股票時間長短有關,持有一個月及以下需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持有一個月(含一個月)到一年(含一年)的需要繳納10%的個人所得稅,持有股票超過一年不交稅。
二、員工持股計劃是一種新型股權形式。企業內部員工出資認購本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權,委託員工持股會(或委託第三者,一般為金融機構)作為社團法人託管運作,集中管理,員工持股管理委員會(或理事會)作為社團法人進入董事會參與表決和分紅。包括兩種類型:(1)企業員工通過購買企業部分股票而擁有企業部分產權,並獲得相應的管理權;(2)員工購買企業全部股權而擁有企業全部產權,使其職工對本企業具有完全的管理權和表決權


Ⅵ 回購來的股票給員工,員工又出來賣。等於沒效果

員工過一定時間拋出,賺公司回購那部分差價的錢,實質就是公司給員工送錢發福利。
任何一個上市公司的二級市場股東,其投資購買股票的核心目的,不外乎兩個,獲得公司的每年分紅和因為股價上漲帶來的溢價收益。白葯的股權激勵,是公司用自己的錢回購的股票給員工的獎勵,並不是直接用股東未分配利潤的錢去回購的股份,這並沒有直接損害二級市場股民的利益。很多人認為,回購股份的錢就是每個二級市場股東的錢,但是,公司回購股份的錢就一定是和二級市場股民相關嗎,只要公司沒有動用股民未分配利潤的錢去回購股份,那麼對每個股民的影響不可能是直接的,最多是間接的,因為公司決策層可以為了公司的發展而支出動用公司的錢,這個是有決策程序的,你覺得不合理可以選擇賣出股票,假設,公司用回購的錢不是去激勵員工,而是注銷股份,又或者,這筆錢的用處是去加大營銷和增加研發費用,這花費難道不是有價值的,不管怎麼說,任何一個二級市場的股民,在沒有賣出股票前,一直是享有股份的含權因子的,凡是為了公司的長期發展,都應該支持,股權激勵就是增加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動力,也是為了公司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舉措,公司好了,股民收益自然會好,這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是一個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關系和認定。

Ⅶ 企業員工取得股票期權行權時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有關條款,個人因持有中國的債券、股票、股權而從中國境內公司、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需按20%的比例繳納個人所得稅。

溫馨提醒: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0-12-0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Ⅷ 員工持股計劃的利與弊,員工持股的股票能賣嗎

現在不少上市公司都是員工持股的,但是員工持股計劃並不全是有利的,同時它也會存在各種弊端,因此在對於員工持股計劃上市場分歧還是非常大的,今天我們來看看員工持股計劃的利與弊,看看員工持股的股票能賣嗎。

員工持股計劃的利與弊——利處

1.對於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有很大作用,消除對於公司的消極想法。

2.對於消除員工和股東雙重身份矛盾有利,員工也享有法律和公司所規定的權利和義務,股東主要目的還是追求投資回報最大化,而員工主要是追求勞動報酬最大化,如果投資者和勞動者獨立的情況下,同一個公司的資產收益和勞動收益也是對立的,這種關系很有可能會表現為勞動者和資本關系對立不可調和,長久以來,對公司發展造成影響。所以員工持股計劃對於解決改制職工雙重身份矛盾,減少員工偷懶以及搭便車等行為帶來的利益損失。

3.有助於發揮專業理財優點,投資者預期收益也可以提高。為了利益最大化,受託人需要充分利用委託標的進行以盈利為目的的資產運作。

一般來說,信託公司都有比較好的運作能力和資產管理,而且他作為企業外部股東,對於維護公司的利益也更加客觀,這樣一來,對於職工與企業形成利益共同體有很大幫助,可以增強企業對職工的凝聚力,提高公司管理效益和股東預期收益。

4.對於解決員工股權流動和繼承問題非常有效,由於登記股東作為機構投資人相對固定,所以最終股權轉讓以及繼承更能夠避開公司變更登記的制約,按照公司規定,根據最終股權人的意願來轉移股權,可以通過信託公司直接轉讓股權,簡化交易程序,也可以節約交易費用。

員工持股計劃的利與弊——弊端

1.對於股東對公司治理不利。一是可能受託人與經營者結成利益聯盟,利用信息不對稱控制企業經營,有企業內部控制,對投資者利益造成很大的損害。很容易導致受託人一家獨大的外部人控制情況。

2.對於公司法人財產結構穩定不利。股權投資在時間上具有永續性,但是委託管理要進行資產清場清算,對於公司股權的穩定性造成影響,對於公司長期穩定發展容易有不利影響。

3.投資人收益會降低。一般情況下個人實質委託不產生管理費,但是法人委託的話就會產生管理費,在法人委託中投資收益最先表現為法人資本經營收入,扣除管理費和繳稅後剩餘部分才對最終投資者進行分配,委託人的收益自然也會損失。

員工持股的股票能賣嗎:

是可以賣的,一般來說賣出員工持股平台股票有以下方法:

一是公司同意回購員工股份之後將由公司統一進行處理;二是員工持股解禁到期之後,員工所持股份登記開戶之後就可以正常交易賣出了。

員工持股平台一般是上市公司進行員工持股計劃,會在二級市場上回購股票,把回購的這部分股票作為激勵等方式派發給員工。

閱讀全文

與員工股票賣掉是什麼收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泓淋科技股票代碼 瀏覽:448
國民科技股票新浪 瀏覽:52
股票快訊速度最快的App 瀏覽:312
工商銀行卡開通股票賬戶 瀏覽:907
中國衛星股票原來叫什麼名字 瀏覽:587
已經公布業績的股票 瀏覽:317
2019重組股票哪只有希望 瀏覽:642
港股十年來最大漲幅股票 瀏覽:339
股票價格對期權的影響 瀏覽:411
如何判定股票的資金是流入還是流出 瀏覽:80
散戶只買一隻股票 瀏覽:344
融信中國的股票市值 瀏覽:674
股票單獨一個銀行卡 瀏覽:255
中國電子股票600990 瀏覽:899
祝福第一次買股票賺錢怎麼說 瀏覽:908
怎樣獲取股票賬戶 瀏覽:958
st東電力股票怎麼樣 瀏覽:427
發行股票取得固定資產 瀏覽:409
大連退市股票 瀏覽:983
阿爾法中盤股etf股票趨勢 瀏覽: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