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醫葯股暴跌_醫葯股票龍頭股
醫葯股暴跌及醫葯股票龍頭股受影響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帶量采購政策影響:
- 葯價大幅降低:政府推行的「4+7」城市葯品帶量采購政策,旨在通過集中采購降低葯品價格,這對醫葯企業的盈利能力構成了直接沖擊。
- 利潤壓縮:隨著葯價的下降,醫葯企業的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導致市場對醫葯股未來的盈利預期降低,從而引發股價下跌。
政策導向變化:
- CDE發布新准則:CDE(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葯品審評中心)發布的關於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葯物臨床研製輔導准則,被市場解讀為對醫葯股的不利消息,導致投資者信心下降。
- 醫保政策調整:許多嚴重疾病被納入醫保范圍,同時衛生部掌握了醫葯收購權,定價權也從醫葯企業轉移,這進一步壓縮了醫葯企業的利潤空間。
市場情緒與估值壓力:
- 市場情緒波動:受政策調整和市場預期變化的影響,投資者對醫葯股的情緒趨於悲觀,導致股價下跌。
- 高估值回調:部分醫葯股,尤其是CRO(合同研發生產組織)概念股,此前市盈率較高,存在回調壓力。當市場情緒惡化時,這些高估值股票更容易受到沖擊。
板塊聯動效應:
- 醫葯板塊表現不佳:由於上述因素的影響,醫葯生物板塊整體表現不佳,導致醫葯股全線暴跌。
- 龍頭股受牽連:盡管龍頭股在行業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但在市場情緒惡化和板塊表現不佳的背景下,也難以獨善其身,股價同樣受到牽連。
綜上所述,醫葯股暴跌的原因主要包括帶量采購政策影響、政策導向變化、市場情緒與估值壓力以及板塊聯動效應。這些因素共同作用,導致醫葯股整體表現不佳,龍頭股也受到影響。
2. 「錦富新材」帶量采購中標價格跳水 一日蒸發超千億市值
「錦富新材」並未直接涉及帶量采購中標價格跳水事件,但醫葯板塊因帶量采購中標品種降價超預期而大幅波動。
1. 帶量采購導致醫葯股大幅波動
- 12月6日,國家醫保局主導的「4+7」城市帶量采購在上海開標,中標品種降價超預期,導致內地香港兩地醫葯股6日午後集體跳水。
- 招標結果顯示,此次預中標品種大幅度降價,其中恩替卡韋降幅達90%,恆瑞厄貝沙坦降價60%,超出市場預期的30%-40%降價幅度。
2. 醫葯板塊市值蒸發
- 12月6日,A股市場上,樂普醫療、貝達葯業、普洛葯業等多隻醫葯股跌停,華東醫葯、泰格醫葯等大跌超過9.5%,整個申萬生物醫葯板塊市值蒸發近1300億元。
- 港股方面,中國生物制葯、石葯集團、復星醫葯等醫葯股也大幅下跌。
3. 帶量采購對不同類型葯企存在差異化影響
- 創新葯、連鎖葯店、中成葯等細分板塊總體受影響程度較小。
- 對於仿製葯企業來說,由於中標品種價格大幅降低,將直接影響相關品種的業績,對一些研發實力不夠的企業是一種打擊。
- 帶量采購將推動行業洗牌,促使葯企苦練內功降本增效。
4. 部分葯企已開始執行應對之策
- 一些葯企表示,不會對產品大幅降價,若不能中標則去做剩下的市場,並保留原有銷售人員。
- 部分仿製葯企認為加大零售端的投入能部分彌補帶量采購帶來的營收損失。
- 連鎖葯店渠道可能受到更多失去醫院市場份額的葯企的營銷政策傾斜,帶量采購對葯店基本沒有影響,反而會加速集中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