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卡爾伊坎的介紹
我們常見他的名字之前被冠以諸如「投機家」、「激進投資人」甚至是「企業掠奪者」如此駭人的名目。而這一切都要從他早年的發跡史說起。
卡爾·伊坎1936年2月16日出生在紐約皇後區的Far Rockaway。猶太人與生俱來的商業頭腦和他作為土生土長的紐約客耳濡目染到的財富誘惑使他具備了一個典型美國追夢人的基本素質。
青年時代的伊坎早先在著名的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中攻讀哲學——直到今天,這所學校也還是全美擁有富翁校友最多的大學之一。1957年,他聽取母親的建議到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isty)轉攻醫學。但伊坎像太多沒常性的年輕人一樣,對醫學毫無興趣的他沒多久就輟學參軍去了。
在軍營里,年輕的大兵伊坎以自己特有的投機才能迅速成為了小有名氣的撲克牌高手。入伍六個月後,伊坎選擇了退伍,從此浪跡華爾街做了一名股票經紀人。
伊坎真正意義上的職業生涯開始於1961年。直到很多年後,當功成名就的伊坎回憶起他第一次走進紐約證券交易所時的情形依然唏噓不已:「它們就像點石成金的魔法師,讓奇跡在一夜之間發生,實力、野心和激情在一個個的天文數字中燦然交匯。」再後來,就像《泰坦尼克號》裡面酒館中賭博的傑克那樣,據說他因為出色的投機技巧而輕易賺到了4000美元的原始資本。不過有好事者總愛翻舊賬,從資料中人們找到蛛絲馬跡,證明當年作為股票經紀人的伊坎在1961年的確賺了一些小錢,不過他在第二年就全都賠了進去。
也許是初入江湖的碰壁讓年輕的伊坎認識到自己在專業知識上的不足,大學都沒能畢業的他開始以驚人的毅力抽出時間上夜校充電,從零開始學習會計、證券分析等基礎課程。
直到1968年,伊坎用自己幾年來打拚股市的積蓄購買了一個在證券交易所中辦公的席位,並成立了一家名為Icahn & Co.的小證券公司,主營業務無非是風險套利和期權交易之類。伊坎就這樣在接下來的漫長的七十年代裡把自己最年富力強的時光獻給了這個微不足道的小買賣。
經歷過去的20年裡,華爾街上最讓各大公司CEO膽戰心驚的名字是什麼?答案很可能是卡爾 伊坎。
1985年,因對環球航空公司漂亮的惡意收購,伊坎成為 「企業掠奪者」的代言人。最新一期《財富》雜志稱伊坎為「美國最熱門的投資者」,他為股東賺的錢比這個星球上的其他任何投機者都多。伊坎的主要法寶就是惡意收購看中的公司,之後推進公司管理或策略的改革,讓公司股票在短時期內快速上升,然後套現。
埃德 桑德爾(Ed Zander)現在終於可以鬆口氣了。5個月前,公司的那場內斗差點讓這位摩托羅拉的CEO自身難保。那時,他正在瑞士小鎮達沃斯與其他企業領袖參加世界經濟論壇,突然接到一個讓他不敢相信的消息:已擁有摩托羅拉1.4%股權的美國億萬富翁卡爾?伊坎(Carl Icahn)揚言要讓他下台,為此伊坎要求在公司的董事會中佔一席之地。
被華爾街稱為「企業掠奪者」的卡爾 伊坎,早在1985年就以對環球航空公司的成功收購而聞名。這位現年71歲的股市大鱷,上世紀80年代通過在股票市場上進行資產套利而起家,此後又因為多次惡意收購名揚華爾街,他曾先後盯上過20多家公司。在《福布斯》2007年富豪榜中,伊坎以130億美元的資產名列第42位。
按照媒體的說法,伊坎從不關心企業的發展,只關心如何從收購和出售中贏利,這令各大公司的管理層對他敬而遠之。而《財富》則把他稱為這個星球上最成功的投機者,「不管你信不信,現實中的伊坎是一個復雜而又多才多藝的人—他精通多種賺錢之道,可能為股東賺的錢比這個星球上的其他任何投機者都多。」
失敗的摩托羅拉董事會席位爭奪戰
從達沃斯回到美國的桑德爾,禮節性地拜訪了伊坎。他來到伊坎位於曼哈頓通用大廈第47層的豪華辦公室,這間巨大的套房像極了一個英國貴族的繪畫室,裡面裝飾著眾多古董和歐洲貴族的肖像畫,其中也包括了法國大師卡米耶?柯洛的一幅名畫。
「我告訴桑德爾實情,」伊坎回憶說,「我說,你現在掌管著一個偉大的公司,可你為什麼把它弄得這么糟呢?」之後他們就以說笑的口吻進一步交談。他告訴桑德爾,摩托羅拉公司的股值被嚴重低估了,遠沒有達到它應有的價值水平。
伊坎建議桑德爾在股價低迷時,用120億美元來回購公司股票,還表示其實他對加入董事會並不特別有興趣。事實上,如果當時桑德爾答應大幅回購公司股票,伊坎就會放棄加入董事會的努力。
「交談中,伊坎會給人一種平靜的印象:他對於如何使股東獲得更多的利益很在行。」一位自己公司曾被伊坎當作收購目標的CEO表示,「他認為他的智慧就在於他能讓一個公司的股價迅速升值。」伊坎的確經常成功,但不是這次。在這次會談中,桑德爾表示他將與董事會討論適當地回購公司股票。伊坎認為這是個好兆頭,但6個星期後,摩托羅拉的業績急劇下滑,公司的拳頭產品—手機業務也陷入低迷。此時大幅回購已變得毫無意義,雖然摩托羅拉已經宣布一項75億美元的回購計劃。伊坎感覺自己被將了一軍,與其現在退縮,還不如把自己當作股東利益的維護者,強制管理層兌現他們關於要振興 手機業 .的承諾。
事情就此演變成伊坎要在摩托羅拉董事會奪取一席之地的戰役。結果5月9日見分曉,獲得45%選票的伊坎以微弱的劣勢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