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大多人都認為5月份股票會漲
因為奧運會前國家會不擇手段讓股市穩定下來!近期是今年的一次機會!下周繼續反彈逼空!目標4200點!30日滬深股市高開高走,大盤權重股集體帶頭上攻,中國石化率先漲停,中國石油也大幅拉升,午後滬指繼續放量上揚,盤中一度收復3700點整數關口。 板塊方面,金融、石油、鋼鐵等板塊位居漲幅榜前列,奧運概念股也表現較強。兩市超過1500隻個股上漲,漲停個股超過40隻。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收於3693.11點上漲169.70點,深圳成指收於13504.90點,上漲624.00點,兩市共成交2264.9億元,成交量大幅放大。 業內人士認為,今天市場大幅上揚,一是因為昨天發改委公布的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好於預期,二是二季度限售股解禁總量較小,且制度上已經有所約束,市場對擴容壓力擔心有所減輕,三是因為大家對紅五月的期待。一季度全部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30%,應該說還是不錯的一個增速。從資金的情況來看二季度的資金的狀況應該比一季度要好很多,整個市場大小非解禁和機構配售的數量應該都是比較小的,此外的話,基金的分紅壓力也已經消除,另外最近各個基金公司都在發行新的基金也會對市場的資金帶來一些新的增量。我們認為五一節後出現開門紅的概率比較大。 中國平安靚麗季報領漲大局,中國石化600028強勢漲停,農業板塊繼續走強,形成逼空形勢.最後上證指數大漲170點,深成指也成功突破壓力線!節後反彈繼續!從前日大盤的分時圖來看,上午股指呈現的是穩步上揚的態勢,後一個低點比前一個低點高,後一個高點也比前一個高點高,這表明主力在有條不紊地收集籌碼。下午開盤之後,股指表現為一種欲加速突破之勢,但是由於成交量跟不上,被拋盤迅速打低,股指出現了一波放量跳水的走勢,尾盤又被多頭拉起來。雖然股指出現了一波放量跳水,但尾盤拉升量價配合理想,多方陣營毫無混亂之象,表明了主力放量打壓為吃貨,逼散戶交出籌碼為目的,然後又一口氣向上掃盤。 再根據近期兩市的幾類指數來分析後市行情,標本為上證指數、深圳成指、滬深300指數、上證50指數,時間為3月18日至昨日。 在4月9日的時候,筆者為這幾類指數做了一個漲跌統計,發現從3月18日以來,深成指的跌幅為其中最小的,因此就把它作為轉勢信號的領先指標來看。 我們從15分鍾K線圖來看幾類指數,發現這樣一個規律:從3月18日以來,上證指數、上證50、滬深300指數呈現兩種不同斜率的下跌,並且目前的上漲都已經突破了前期下跌中形成的所有壓力線,目前僅有深成指的壓力線還沒有被突破。如果大盤要發動第二輪攻勢,那麼深成指肯定會突破壓力線,目前該壓力線在13100點附近,此壓力線為最後的安全介入屏障。今日只要深成指突破了這條壓力線,那麼就應該是最後的買入機會。 節後有望繼續上攻 板塊方面由於奧運會臨近可重點關注傳媒板塊.個股可關注:中國平安601318.持股期貨和參股券商的津濱發展000897,十送四,近期表現活躍,底部放量明顯.002097形態完好,突破在即.低價股TCL集團也有活躍跡像.另外可關注化肥板塊低價低市凈率的魯北化工600727.國陽新能績優煤炭股600348,近期十送五.也可關注.
❷ Tcl涓嬪懆闄愬敭鑲¤В紱侊紝鏄涓嶆槸鑲′環浼氫笅璺
鑲$エ娑ㄨ穼涓嶇敱瑙g佸喅瀹氾紝騫朵笖鑲$エ瑙g佷笉浠h〃澶ц偂涓滈┈涓婂噺鎸侊紝鑲$エ娑ㄨ穼鐢變緵奼傚叧緋匯佽祫閲戦噺銆佷笟緇┿佹斂絳栥佹秷鎮絳夊氭柟闈㈠洜緔犲喅瀹氥傝偂紲ㄨВ紱佹剰鍛崇潃澶ч噺鐨勯潪嫻侀氳偂鍙浠ヨ繘琛屾祦閫氾紝鍑忔寔闇瑕佹彁鍓嶅彂鍑哄叕鍛婏紝闈炴祦閫氳偂鍗犳昏偂鏈5%浠ヤ笂鐨勶紝涓鑸瑕佹眰涓ゅ勾浠ヤ笂鎵嶈兘鍑忔寔錛岄潪嫻侀氳偂鍗犳昏偂鏈浣庝簬5%鐨勶紝涓鑸瑕佹眰鍦ㄤ竴騫翠互鍚庢墠鑳藉噺鎸併
鑲$エ瑙g佺殑瀹氫箟鏄闄愬敭鑲¤繃浜嗛檺鍞鎵胯烘湡錛屽彲浠ュ湪浜岀駭甯傚満鑷鐢變拱鍗栥備竴鑸鏉ヨ達紝瑙g佸綋鏃ュ紑濮嬶紝瑙g佺殑鑲$エ灝卞彲浠ヨ嚜鐢變氦鏄撱備紒涓氭寔鏈夌殑闄愬敭鑲″湪瑙g佸墠宸茬捐㈠崗璁杞璁╃粰鍙楄╂柟錛屼絾鏈鍙樻洿鑲℃潈鐧昏般佷粛鐢變紒涓氭寔鏈夌殑錛屼紒涓氬疄闄呭噺鎸佽ラ檺鍞鑲″彇寰楃殑鏀跺叆銆
鎸夌収璇佺洃浼氱殑瑙勫畾錛岃偂鏀瑰悗鐨勫叕鍙稿師闈炴祦閫氳偂鑲′喚鐨勫嚭鍞錛屽簲褰撻伒瀹堜笅鍒楄勫畾錛氾紙涓錛夎嚜鏀歸潻鏂規堝疄鏂戒箣鏃ヨ搗錛屽湪12涓鏈堝唴涓嶅緱涓婂競浜ゆ槗鎴栬呰漿璁╋紱錛堜簩錛夋寔鏈変笂甯傚叕鍙歌偂浠芥繪暟5%浠ヤ笂鐨勫師闈炴祦閫氳偂鑲′笢錛屽湪鍓嶉」瑙勫畾鏈熸弧鍚庯紝閫氳繃璇佸埜浜ゆ槗鎵鎸傜墝浜ゆ槗鍑哄敭鍘熼潪嫻侀氳偂鑲′喚錛屽嚭鍞鏁伴噺鍗犺ュ叕鍙歌偂浠芥繪暟鐨勬瘮渚嬪湪12涓鏈堝唴涓嶅緱瓚呰繃5%錛屽湪24涓鏈堝唴涓嶅緱瓚呰繃10%銆傚彇寰楁祦閫氭潈鍚庣殑闈炴祦閫氳偂錛岀敱浜庡彈鍒頒互涓婃祦閫氭湡闄愬拰嫻侀氭瘮渚嬬殑闄愬埗錛岃縐頒箣涓洪檺鍞鑲°
涓鑲¤В紱侀氬父鏉ヨ翠細浣垮緱鑲$エ渚涚粰澧炲ぇ錛岃偂紲ㄩ渶奼備笉鍙樼殑鎯呭喌涓嬶紝鑲′環浼氫笅琛岋紝浣嗘槸鍏蜂綋闇瑕佺粨鍚堣В紱佹椂璇ヤ釜鑲$殑鍩烘湰闈銆佹墍澶勭殑浠蜂綅鍜屽綋鏃剁殑澶х洏鎯呭喌銆
姣斿傛湁鐨勪釜鑲″凡緇忚秴璺屾垨鍒版í鐩樼獊鐮村尯鍩燂紝閭d箞涓鏃﹁В紱侊紝鑲′笢鏋佹湁鍙鑳芥媺楂樺嚭璐э紝鍙嶄箣涓鍙涓氱嘩涓嶄匠鐨勪釜鑲¤В紱佹垨鑰呴珮浣嶉偅涔堜笅璺屽彲鑳芥уぇ錛屽綋鐒惰繕瑕侀傚綋緇撳悎褰撴椂澶х洏璧板娍錛屽叿浣撻棶棰樺叿浣撳垎鏋愩
涓鑸瀵逛簬澶у瀷鍥戒紒錛屽ぇ闈炶В紱佸啿鍑昏緝灝忥紝鍥犱負鍥芥湁璧勬湰寰堝皯浼氬噺鎸併傝屽逛簬鍒涗笟鏉褲佷腑灝忔澘榪欑被鍒墮犳毚瀵岀炶瘽鐨勬澘鍧楋紝鍒欓渶瑕佷繚鎸佽皚鎱庯紝涓鑸閮戒細寮曞彂澶ц穼銆
姝ゅ洖絳旂敱搴鋒嘗璐㈢粡鎻愪緵錛屽悍娉㈣儲緇忎笓娉ㄤ簬璐㈢粡鐑鐐逛簨浠惰В璇匯佽儲緇忕煡璇嗙戞櫘錛屽夊畧涓撲笟銆佽拷奼傛湁瓚o紝鍋氱櫨濮撶湅寰楁噦鐨勮儲緇忓唴瀹癸紝鐢ㄧ敓鍔ㄥ氭牱鐨勬柟寮忎紶閫掕儲緇忎環鍊箋傚笇鏈涜繖涓鍥炵瓟瀵規偍鏈夊府鍔┿
鎶曡祫閫熸姤錛氬害灝忔弧閲戣瀺鈥滃畾鏈熺泩鈥
瀹氭湡鐩堟槸搴﹀皬婊″鉤鍙頒笂鏈鍙楁㈣繋鐨勭ǔ鍋ュ瀷鐞嗚儲浜у搧錛屾洿澶氫駭鍝佷俊鎮鍙浠ラ氳繃搴﹀皬婊¢噾鋙岮PP浜嗚В銆
❸ 股票常識教教我~~~~`
一、委比是衡量某一時段買賣盤相對強度的指標。它的計算公式為:
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100%
委買手數:現在所有個股委託買入下三檔的總數量。
委賣手數:現在所有個股委託賣出上三檔的總數量。
委比值的變化范圍為-100%到+100%,當委比值為-100%時,它表示只有賣盤而沒有買盤,說明市場的拋盤非常大;當委比值為+100%時,它表示只有買盤而沒有賣盤,說明市場的買盤非常有力。當委比值為負時,賣盤比買盤大;而委比值為正時,說明買盤比賣盤大。委比值從-100%到+100%的變化是賣盤逐漸減弱、買盤逐漸強勁的一個過程。如某一時刻,股票G的買入和賣出委託排序情況如下:
序號 委託買入價 數量(手) 序號 委託賣出價 數量(手)
1 3.64 4 1 3.65 6
2 3.60 7 2 3.70 6
3 3.54 6 3 3.75 3
4 3.50 6
現在委託買入的下三檔的數量為17手,賣出委託的上三檔數量為15手,股票G在此刻的委比為:
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100%
=(17-15)/17+15100%
=6.66%
委比值為6.66%,說明買盤比賣盤大,但不是很強勁。
二、換手率
換手率計算方法:
對於換手率這一指標,很多老股民都頗為熟悉。它的計算公式為:換手率=(成交股數/當時的流通股股數)×100%。按時間參數的不同,在使用上又劃分為日換手率、周換手率或特定時間區間的日均換手率等等。
很多專業書籍都對換手率的使用有如下闡述:換手率高,反映資金進出頻繁。如果換手率高且伴隨股價上漲,說明資金進入意願強於退出意願;而換手率高伴隨股價下跌,則說明資金退出意願強烈。
實際上,換手率的高低僅反映交投活躍度,至於資金是進還是退其實很難判斷。成交量也反映出一定的交投程度,但沒有換手率實用效果好。如中信證券(600030)在4月30日成交量創出2005年9月27日以來的單日最大成交量,但換手率僅為4.15%。可見,很高的成交量,並不意味著很高的換手率。大盤股和高價股很容易出現較高的成交量,但考量其交投活躍度則需要藉助換手率來進行判斷。這就是換手率相比於成交量的優勢。中信證券在較長時間里出現單日成交巨量,而日換手率卻不太高,說明較多籌碼被鎖定,較多流通股股東抱著堅定持有的信心。中信證券4月30日的股價當時為歷史最高,如果僅看成交量創出天量,就會誤以為有大規模套現行為,但實際上交投處於中等水平,因此,後市仍迭創新高。
換手率的具體應用:
在具體應用方面,換手率過高的確需要加以關注。小盤股換手率在10%以上便處於值得警惕的狀態,中盤股在15%左右,大盤股則在20%以上。如*STTCL5月24日換手率為16%,而其流通A股為22億股,短期內風險還不大。而白貓股份5月24日換手率達19%,而其流通A股僅為1980萬股,則需高度警惕。另外,在階段性或歷史性高位出現大比例換手率,並不一定意味著出貨行為,投資者尚需分析判斷公司的基本面質地和潛在的利好或利空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判斷。如大眾交通5月24日換手率為14%,其流通A股為6億股,但該公司持有20多家其它上市公司股權,限售股陸續解禁後若套現,將促成業績和現金流的明顯改善,仍處於價值發現過程中。
通常情況下,新股上市首日換手率是很高的。新股上市首日換手率越高越好。因為在新股申購的時候,股票是以現金進行申購中簽獲得的,持股相當分散,而在上市首日出現極高的換手率,則說明吸籌積極。如重慶鋼鐵在2007年2月28日上市首日換手率高達78.52%。盡管次日便出現下跌,但不久便持續走高。
相反,換手率低說明交投清淡,但未必是不好的事情。如天音控股在1月下旬至4月上旬一直保持長時間的低換手率和橫盤走勢,盡管其間公司還實施了相當豐厚的年報分配方案,但股價走勢仍是無人喝彩的跡象。不過,該股最終實現了向上突破,頗考驗持股者的耐心。還有S吉生化4月底以來連續漲停,而且換手率極低,則是因為其資產重組方案頗有誘惑力,即擬向西航集團定向發行並收購資產,目前價格距離合理價值仍有上行空間,而導致市場的惜售行為。
總體看,換手率主要還是反映市場交投的表象,要據此來判斷機構動向和股票後勢走向,則還需要藉助其它指標和基本面因素來綜合評判。如同我們在用溫度計測量體溫發現度數偏高,若簡單地作出感冒的判斷,顯然是不正確的。醫生往往還會通過其它檢查來找出體溫偏高的原因。投資者應該認識到,應正確地學習使用分析工具,同時要理性分辨那些依據單一數據或指標便給出買賣建議的所謂「點石成金」術。
三、量比
量比是一個衡量相對成交量的指標,它是開市後每分鍾的平均成交量與過去5 個交易日每分鍾平均成交量之比。
其公式為:
量比=現成交總手/(過去5日平均每分鍾成交量×當日累計開市時間(分))
當量比大於1時,說明當日每分鍾的平均成交量要大於過去5日的平均數值,交易比過去5日火爆;而當量比小於1時,說明現在的成交比不上過去5日的平均水平
四、振幅
振幅就是股票開盤後的當日最高價和最低價之間的差和和前日收盤價的比差.
……
更多的見:http://focus.jrj.com.cn/special/more/TextMore_1046/1046_1.htm
❹ 五月份股票板塊走的最好的是那些啊
可以輕倉介入近期主力資金介入明顯的醫療板塊,地震的發生也會對該板塊帶來短線機會。
雖然昨天的大地震不會對股市造成致命的影響,但是心理層面的弱化和相關受災公司的復盤後可能波及股市,CPI可能因為四川的需求問題繼續高位運行,繼續加大了宏觀調控的的預期,而中國銀行決定5.20日開始再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這再次對現在投資者很弱的信心產生很大壓力。大盤短線不是太樂觀。
大盤反彈後連續拉升後遇到的拋壓和上方的均線壓制比較重,現在已經連續多個交易日震盪走低,已經逼近20、30均線了,20.30日均線不能夠失守,如果失守反彈可能就到此為止了。從日線狀態顯示,大資金進出指標之前幾個交易日就被擊穿了連續下行,短時間的下降趨勢就不可避免了,而在周線狀態下大資金進出指標已經被壓縮在兩條趨勢線之間,大盤選擇方向的時候來了,3567這個支撐點位失守無法在短時間內強勢收復,機構可能會選擇繼續做空,大盤可能會再次考驗3000點的政策支撐,前期拉高時由於已經拋售了不少的籌碼,所以這波如果殺跌機構自己籌碼利潤縮水的負擔又小了不少。現在要注意控制倉位),如果大盤復制上次熊市場中連續的下跌強勢反彈沖擊年線,最後以失敗收場,加速下跌探底的走勢就要小心了(沒人希望這樣,但是股市的運行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雖然股評機構都在造好後市不得不多分謹慎),總的來說大盤的這次反彈比預期中的還弱,大盤只有強勢突破並站穩3800後市才有戲,那將是個標志。反彈有望延續至4400附近,突破不了反彈行情就有可能讓股評們預測的5000點以上的希望再次落空。
大盤(從WVAD指標上看該指標從1.28日零線被擊穿來之前第一次上穿零線發出了中線投資者買入信號,但是該指標今天再次失守要注意風險了),而且後市如果再次快速縮量下跌就不樂觀了,建議逢高出局規避風險,之前印花稅降低帶來的巨額瘋狂資金狙擊股市時,本人曾以為主力機構的減倉行為應該會有所減緩,雖然仍然認為機構會繼續拉高出貨但是並不認為當天會出貨。但是當天盤中曾經有波巨大資金的拋售行為,大幅度打壓股指將巨大的瘋狂追高資金都打得招架不住,原來以為是大小非所為,現在結果出來了。根據最新的數據統計在當天基金和保險兩大機構借大漲大幅度減倉高達317億,廣大散戶再次成為追高的主要力量。而這幾天累積下來主力資金如果仍然是保持24日的拋售態勢,從24日到現在,機構減倉估算接近500億,而這些籌碼再次落到了散戶手裡,主力出貨態勢不停止,後市仍然不樂觀,而宏達股份打開跌停後小非放量出貨,根據統計平原實業和益多園房產減持分別達到696萬股和751.36萬股悉數清倉,一天之內合計出售比例達到2.81%遠遠超過上次所謂的限制大小非一個月只能夠出貨0.99%的規定,而上證所的懲罰措施確是象徵性的懲罰一下,對於已經清倉的小非來說沒有任何影響,如果不能夠妥善處理這個違規行為,今後「跟風者」不會在少數(這周冠福家用的大小非違規解禁超過了0.99%的限制達到1.19%,TCL打了個擦邊球拋售了1.01%,跟風已經出現,這對機構來說是很大的心理壓力),之前所謂的限制大小非的一系列所謂利好政策都成了一個漏洞百出的利好了。
3300仍然是牛熊的轉折點。投資者可以根據反彈的力度選擇逢高減倉的點位,大盤反彈乏力的時候就是出局的時候。
資金的供需決定了股市的運行規律,買的資金多於賣的就漲,賣的多於買的就跌,而在一個趨勢內因為一個大利空消息賣資金長期大於買資金,那這個較長的時間內都會是下跌行情。
大盤24日暴漲,而多數散戶套在5000點上方,大多數股現在漲幅都沒超過20%反彈相對較弱,大多數深套散戶都不會選擇賣出,現在的量能不能夠簡單的認為機構進來了等片面的認識,現在新老基金之間的搏弈非常復雜,新基金被迫建倉,老基金在高位就在逐漸吐出籌碼邊打邊撤逐漸降低倉位以規避大小非的壓力,24日盤面曾經有過一波幅度很大的殺跌,在利好消息帶來的巨大的瘋狂資金面前能夠把大盤打低這么多的絕對不是那些炒短線的散戶和游資能夠辦得到的,不排除是大小非減持所為(現在數據已經出來了是基金和保險兩大主力大幅度減倉317億造成的)。看習慣了我帖子的人都知道我不太喜歡做表面的文章,而是更願意去分析大多數人不願意承認不想去承認的風險部分,不過該說的我還是要說,可以做為朋友們的參考,採納與否可以自己抉擇。這次的政策不排除後續可能還會有其他政策的可能性但是短期的風險我們卻仍然得關注,導致這次大跌的真正原因是巨大的大小非解禁資金和巨額增發,不是印花稅,大小非解禁資金已經遠遠超過了主力資金的承接能力,主力資金能夠選擇的只有逐漸降低倉位,這樣他們的損失會相對來說小些。而印花稅的下調很多人認為是特大利好足以改變股市運行軌跡使行情反轉,但是這種想法有點片面,印花稅給市場帶來的增量資金有2000個億就很不錯了,而大小非今年要兌現的資金量近3萬億,這相當於整個市場主力資金的規模,而這只是開始而已,2009年2010年解禁的大小非資金量還要以近6倍的數量進入流通市場,而大小非才是根本問題,最關鍵的是本來就是想讓市場來消化大小非而不是政府自己掏錢來解決,就算由中央來解決這么巨大的資金中央也很難承受得起!
有專家提出政府救市有4個方面可做
一、降低印花稅,現在已經做了,不過前面也分析了2000億的資金量不足以支撐起近3萬億的大小非
二、將國有限售流通股劃歸社保基金,令其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持有(這就存在一個問題,國有限售股的擁有人數數量眾多,資金量巨大,如果國家出政策強行將這類股劃到社保基金阻止這類股權人套現,那國家怎麼解決和這些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如果是讓社保基金以購買的形式收購這類資金,又存在錢遠遠不夠的問題)
三、效仿香港特區政府應對亞洲金融危機,成立平準基金(需要錢呀)
四、效仿美聯儲向證券公司等投資機構直接國家注資,擴大市場對股票的需求(還是需要錢呀,維持社會平穩運行本來就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讓國家用財政收入來救股市不太現實)
所以說在有真正的解決大小非問題的措施政策出現前,主力會看得很清楚的,實質問題不解決,還是會導致主力資金在大小非的逐漸的拋壓下瓦解的,既然救市政策已經出來了,就要順短時間內的勢而為,對機構來說拉高出貨才是明智的,大資金投資股市也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當長期的股東。所以印花稅現在建議暫時看成主力機構拉高出貨的一個利好消息吧,在實質性政策出來前,主力都會對大小非一直處於警覺狀態,不敢做大行情,做得越大,主力資金死得越慘。
而這段時間的新股以不可思議的瘋狂數量發行沒有斷過,國家降低印花稅的目的就更令人深思了,不排除順便滿足股民要求的同時(政府面子也做足了),逼迫主力資金在現在的點位做多,去接大小非,而連續的大量新發基金也是借市場的錢(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什麼都沒出,還是散戶的錢)去接大小非,市場在短時間火暴的情況下,又引誘其他場外的資金介入,新股發行的資金壓力也短暫緩解了,一箭多雕。
而之前的熊市是由國有股減持造成的,05年1月熊市進行時印花稅調低的結果是有一定幅度拉升後主力再次出貨,大盤再次震盪下行探底創下新低,現在的情況和當時有點類似可以謹慎參考。
�0�2
但是在弱勢狀態下一個小小的負面消息可能因為恐慌的心理被數倍放大,請已經介入的散戶朋友要保持一份警惕心,隨時關注有沒有什麼利空消息再出來。
現在要順勢而為了,不做死多頭,也不做死空頭,做個滑頭就行了。
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祝你好運
❺ 企業高層離職原因及代表人物
企業高層離職原因及代表人物
創業守業如同打天下,誰都知道人才的重要。但並非每個人都清楚地知道,跟隨自己一同征戰四方,立下赫赫戰功的核心團隊成員很可能一夕之間,就因為如下某種原因折戟離去。雖然人去人留不能勉強,但是一個創業者如果能把隱患有所把握,將盡可能減少高管離職帶來的負面影響。
以下詳細闡述企業高管個人離職的25個原因。
1、個人發展需要
胸懷雄心的個人,在條件成熟以後,通常不甘心,永遠屈居人下。一方面,他們是想讓自己的職業生涯更上一層樓;另一方面,他們也想驗證自己究竟一個人行不行,能不能成為一個行業的領軍人物。這是鼓勵也是誘惑,這種離職最富有正能量。不管是萬科離職的高管徐洪舸和肖楠在深圳聯合成立新地產公司,還是網易副總裁楊斌、京東商城原總裁助理劉爽,還是Fbook首席技術官布雷特·泰勒的自行創業,無非都是想驗證,自己在更高層次上的價值。這種離職,最容易獲得原老闆理解、體諒甚至支持(投資)。
人物:李學凌,多玩游戲CEO。曾擔任網易總編,2005年6月,李學凌離開網易創辦了狗狗和多玩。2012年11月,歡聚時代(Nasdaq:YY)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
2、價值觀與戰略分歧
個人與公司的發展理念產生分歧,這是離職中最富有悲壯情境的鏡頭。並肩戰斗的好友,轉眼間戰略產生了分歧,公司的發展戰略方向,側重都無法取得一致的時候,不能委曲求全,只好壯士斷腕、棄卒保車、以換大局的折肱求全。如原麒麟游戲副總朱燕晨離職時就曾表示,公司把「始終擁有創業心態」的員工留到公司上市,就是個悖論。
人物:吳長江,雷士照明。1998年底,吳長江和另外兩位同學杜剛與胡永宏在惠州創立了雷士照明。從股權結構看,吳長江佔比45%,另兩人55%。做大後,這賺的錢怎麼用,幾個人的看法就不一樣。吳長江一直想把企業往大了做,賺了錢就要投入,而其他兩位股東則希望賺了錢要分紅。2005年董事會上大吵了一架後,決定分家。方案是:企業作價2.4億元,吳長江從企業拿8000萬元走人,作為交換,自己的企業擁有的股權歸其他兩位股東所有。董事會後3天,經銷商聚集總部,強行介入分家,經銷商舉手錶決要求吳留下。於是情形急轉直下變成了胡杜二人各拿8000萬元離開。
3、待遇和激勵機制所致
戰爭年代是赤裸裸的武力掠奪,個人扮演血腥角色。商業時代是殘酷的你進我出的競爭,個人扮演較文明身份。但是不管如何,個人攫取利益不變,只是分配方式在變化。對於商業時代的人們,利益獲取更加穩定現實,所以待遇和激勵機製成為人們參與某項事業的根本保障。很多人都知道「管理理論說破天,核心就一個:利益。」關鍵就是老闆願意拿出多少。網易門戶這兩年掀起的高管離職潮,跟丁磊太摳不無關系。從2004年開始,網易對很多高管,就沒有過任何期權獎勵。
4、遭遇瓶頸,轉型
由於各自不同的求學、就業經歷,高管們各自有著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向的人生訴求,從而各自的精神狀態幾乎完全不一樣,順從的、接受的、安逸的、苦悶的、彷徨的、徘徊的、奮進的、亢激的……不一而論。一句話,許多不可訴求的歷史原因造就了今天現實的結果,很多可能並非自己真正所希冀的。職業發展亦是如此,尤其是一些高管,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干若干年,一旦抽身面對社會的迅速變化,這個時候,內心所產生的變化急邃可知。這種職業發展到了一個高點之後,轉型還是升華,自然遭遇瓶頸。在這種時刻,嘗試新的轉換,以期望真正職業生涯的升華,或者僅是換個口味式的生活,便成為高管屢屢選擇離職的誘因。
人物:陳一丹,騰訊創始人之一。2013年3月20日,騰訊宣布陳一丹(Charles)將卸任首席行政官(CAO),擔任公司終身榮譽顧問。騰訊在公告中稱,陳一丹將繼續擔任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榮譽理事長,代表公司關注社會社區及公益慈善事業。騰訊表示,「在Charles的親自領導和參與下,公司得以建立起執行高效的行政體系、科學管理的人力資源體系、領先的法律保障體系」。隨著騰訊事業的壯大與穩定,陳一丹本人對教育與公益更加感興趣。事實上,在騰訊任職的最後幾年,他投入公益的關注比商業的時間已經要多。
5、套現脫身
對於一些公司,尤其是借殼或者強度包裝上市的公司,當公司原始股東或者員工持有的股票過了法定的持有年限,即解禁時,很多高管現金為王,紛紛拋出自己的股票,套現以後,避免風生水起,離職華麗脫身。這也包括以辭職處置個人擁有的非限售股等等。這里的核心是套現,離職或前或後。根據統計顯示,2013年以來,滬深兩市共有318家公司減持套現166億元,其中,105家創業板公司減持套現37.92億元。截至上半年2月27日,兩市共有193家上市公司發布高管辭職公告,其中涉及117位高管辭職。以至於許多業內分析師,已經把每年開初幾個月看成上市公司高管離職集中期,而便於套現就是其中多位高管辭職目的。
不久前碧水源高管就被廣為詬病。2013年4月26日,碧水源公司董事兼副總經理俞開昌辭職。2012年10月25日,於龍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同年9月13日,陳關辭去公司副總經理及膜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職務;2011年9月,郭輝因工作繁忙原因辭任公司董事及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委員。2010年9月,碧水源董事、副總經理梁輝辭職。據報道,僅近一年來,碧水源5位高管減持已達17宗,套現總額高達7億元之巨。套項目的一目瞭然。
2009年上市的雅緻股份,公司前副董事長官木喜和原總經濟師官銀洲前後辭職,也成功實現拋售原始股套現。
6、掌門人缺點外顯太盛
任何人都有不足,創業者也不例外。但是作為執掌一方的掌門,如果不善於克制或者弱化自己的弱點,就很容易壞事。很多氣盛急躁的創業者幾乎都有同感,很多事情,自己本身不想那麼處理的,可是一急躁就表達出來,結果也就變樣了。早期可能事務繁忙,對團隊影響不大。愈是後期,愈明顯,忍無可忍,面臨這樣的掌門,是長期相伴還是退出,高管們自然會做出自我抉擇。
人物:王航,好大夫創始人。王航和周鴻禕是同學,1998年他與周鴻禕一起創辦3721,03年一起進入雅虎中國,06年兩人相繼離開雅虎中國創辦了奇虎。2007年,王航離開奇虎創辦好大夫。周鴻禕在優酷老友記一期欄目中提到他個人有時控制不住脾氣,老同學受不了,「罵出了一個CEO來」。
7、同行高薪「挖角」
人聚的江湖,錢築的行業。同行如對陣臨敵,何況在激烈的競爭態勢之下,具有技術或者決策或者市場優勢的人員,益發顯得太少。物以稀為貴,在這種情況下,同行互挖牆腳,在所難免。例如萬科就曾經組織了一個大型的「007海盜計劃」,專門負責從跨國公司挖來高管,挖來包括寶潔公司大中華區信息與決策方案部原總監兼全球業務服務事業部總監陳東鋒、仲量聯行原亞太區董事和資產管理總監許國鴻、百安居原中國執行副總裁袁伯銀等四人。
案例:數不勝數。
8、不堪壓力重負所致
經濟形勢不好,行業競爭加劇,人才壓力本身就已經大增。現代生活節奏快、產品生命周期短,市場新、快特徵突出且反復變化,企業的壓力劃分直接落在員工身上,作為高管,壓力尤甚。員工長年累月生活在高壓力、高效率、高負荷的環境中,導致大家精疲力竭,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很多企業迫於生存的壓力,或者創業者好大喜功或者董事會不切實際,制定出遠遠超出實際消化與承受能力的中長期規劃,大家在疲於奔命中、最後終於有人絕望放棄……
9、內部調整頻繁,發展空間不足
很多企業高管,實際上長時期獨當一面,已經是可以稱雄一方的大員。但是董事會不規范運作,或者由於公司的擴大發展或者高層換人,亦或者是董事會變更,執掌公司的主要人士發生變化,公司的指導思想指導原則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導致人士變動頻繁。規則改變。這些高管們最直接感受的就是自己舊有的習慣需要適應新的.形式,某些人可能產生被質疑被收繳權益的感覺。
有時,很多企業改變原本是向前所做的探索,但是改變的條款可能並不完善,以至於相互掣肘,最終弄得高管們獨立性不足導致行使職權障礙……如果長期未得到重視和合理解決,結局就是會引起高管離職風潮。例如,國內老牌游戲媒體UUU9(游久網)居然安排了一名技術總監來擔任內容總編,伴隨出現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人事變動,總經理、主編、以及新聞主編離職。
10、不喜政治斗爭
宮廷內斗,在中國、亞太甚至歐美各國大型公司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高管因為利益或者相互關系傾向或者結成不同的群體,成抱團之勢,以影響公司事務,化解於己不利的因素,爭取於己有力的條件,在一定的條框內,倒也無可厚非。可是如果在一家內耗嚴重、斗爭激烈的公司中,尤其是人事斗爭幾近殘酷化的境況中,高管的站隊就具有了許多別的意義。這種內消耗,在很多情況下,導致了部分高管心生畏懼從而拒而遠之。
11、受他人影響
高管不是那種輕易受人影響的員工。因其所處的位置,他們常常較普通員工掌握公司更多的核心機密,視野也自然更開闊、全面,看問題深刻,不會浮在表面,人雲亦雲。但是來自同樣高管階層的認識影響就不可小覷了。一旦他們與身邊的朋友形成了一種不利的共同認識,所受的影響就不會止於大雨欲來風滿樓,而是連根拔起的。持續熱門的網易連續離職7人、雅虎連續17次離職、李寧公司6次、萬科連續5次、Fbook、觀致汽車、凡客誠品、拉手網等等高管離職都是連續三起……就是實例。
12、為了家庭退出
在離職現象中,也有的高管奮鬥了十多年,早已經功成名就。這個時候,公司已經很牢靠,該上市的上市了,該剖離的剖離了,剩下的只是正常維護、保持合作穩定,其餘就是享受高爾夫、遠洋小島度假、海外旅遊了。但是可能偏偏這個時候,遇到了難題,家庭發出了需要的呼喚。於是高管坦誠相對,坦誠退出。例如萬科的杜晶就頗為感嘆地表示,畢業20年,其中10年在萬科,今年為了孩子和老婆拿到德國身份證,重視家庭的德國需要作為家庭成員的他一起申請。雖然他感恩公司,但是思慮再三還是選擇告別萬科,他想專心陪伴家人。
13、年老病衰、自然退役
身體不行了,此種退役,毋庸多言。
14、業績不佳
對於一個高管來說,主負責項目的業績是至關重要的,將直接影響其職業生涯。很多企業現在愈來愈明確業績要求,其他的都可以慢慢再談,唯獨業績面前無話可談。如「李寧公司業績做得不好需要找一個人來負責,張志勇出局不可避免……」網宿科技公司董事、總經理彭清,獨董的南京財經大學副校長、教授王開田主動請辭也與業績壓力大有關……趕集網副總裁、電商平台總經理王連濤大約也是因為螞蟻短租業績下滑離職。
人物:張志勇,前李寧CEO。張志勇1992年加入李寧,2012年離開,在李寧公司服務20年。他曾帶領李寧從10億銷售額壯大至90億銷售額,但後來「戰略失誤帶來的結果是李寧公司業績迅速下滑,2011年該公司利潤驟跌65%,庫存卻大漲41%。」。在張志勇離職當日,李寧公司股價卻不降反升了7%。
15、假公濟私
高管們處於公司高層的視角,可以窺見許多的內在的機密,尤其是公司的盈利及其分配等等。在經濟社會,面對經濟利益的訴求加劇的境況下,一旦個人野心膨脹,經不住誘惑,利用職務之便,尋找漏洞,往往就會抓住時機假公濟私,損公肥私。表現為,造假賬、挪用公司資金,或者盜取變賣公司資產,亦或者出賣公司機密,變相折價或者超低價或者無償給予個人相關聯的公司、單位,謀取私利。形式很多,不拘一格。當然,這是有風險的,一旦東窗事發。涉事高管自然難脫干係。
人物:閻利珉,原聚劃算總經理。10天前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法院剛對這位前阿里員工下達了判決書,根據判決書,閻利珉在聚劃算工作期間,先後於2011年4月17日、10月27日,兩次收受杭州點創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萬某,為了感謝其關照而購買的兩輛轎車,總計價值53.8萬。除判有期徒刑7年,違法所得將繼續予以追繳。
16、權力交替
公司是一個小社會,組織構架清晰、結構森嚴,除此之外,也是人聚的江湖。初創階段高管遭遇此類問題較少,關鍵是公司壯大以後,一切上路了之後。許多關鍵崗位人才濟濟,這個時候,人才本身的戰略性退而居其次;董事會、老闆連同人事部門的感覺就日益凸顯出來,且愈來愈占據主要地位。一般而言,平衡是利益的平衡,穩定是相互掣肘、牽衡的穩定。許多高官沒有死在黑暗的夜裡,卻倒在了光明的大道上,就是說的這種情況。他們客觀上成為權力交替的祭品。
人物:劉軍,當年聯想集團「十八棵青松」之一,現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聯想收購IBM後為了國際化道路走得更加順暢,請來戴爾高管阿梅利奧為CEO,期間劉軍與之「氣場不合」,劉軍被阿梅利奧的前戴爾同事替換掉出局。後柳傳志送劉軍到哈佛讀書,學成歸來時聯想已經完全在老領導的掌控之中,被委以重任。
17、內部調動換職
這是一種公司較常採用的方法。不像空降高管,公司提拔既有員工,一般會按部就班,過程一般繁雜雍長。需要全方位的考察和錘煉。這一過程中,換崗考察是一個必要的頻繁使用的方法。據有關抽樣數據顯示,大約一半的高管職業生涯止步在這一步驟上。還有很多公司,採用這種方法冷落員工,玩弄明升暗降、調離核心崗位、職權部門則是另一種懲戒。因為此種情況離職出走的員工不在少數。
人物:周險峰,原方正科技副總裁。2004年1月,方正發生過一次高管集體跳槽事件。周險峰1994年加盟方正集團公司,2000年任方正科技副總裁兼總經理,主管方正科技的PC研發業務。在2004年1月的這場人事變動中,周險峰將從方正科技副總裁這一實權部門調任方正集團助理總裁,當時方正員工都說這是明升暗降,有架空的意思。不久,周險峰跳槽,任海信數碼CEO。
18、融資失敗
很多希望上市、藉此不斷擴大影響力的公司,都有融資的需求,努力過後,成功了人皆歡喜。一旦,屢試屢敗,甚至最終公司最高層不得不在多重壓力之下取消了上市計劃。例如因IPO失敗引發高管離職潮的拉手網、凡客誠品、神州租車等等就是明證。
人物:吳波,原拉手網董事長兼CEO。拉手網先後共經歷 3 輪融資,總體融資金額達到1.65 億美元。拉手網11年10月底上市失敗,迫於投資人壓力不少高管離職,12年6月撤回上市申請,同年8月傳出吳波離職消息。現在吳波的新創業項目是美佳樂,他說:「別問拉手,這次創業拒絕VC」。
19、企業方向性試錯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往往迂迴曲折,一波三折,尤其是在發展的緊急關頭,往往沒有時間過多准備,必須拿出魄力決策,試錯、丟卒保車都是必經的途徑。例如聞名遐邇的雅虎2007年6月,企業有所迷失方向,它不能決定自己公司的走向,究竟是走媒體公司,還是走技術公司路線?業務不斷下滑,員工士氣低落,這一時期,公司多項舉措引得許多高管紛紛離職出走。
人物:李明遠,前網路電子商務事業部總經理。網路曾經在2007年網路成立電商事業部,第二年推出C2C交易平台「有啊」,李明遠就是負責人。2010年3月,因為有啊為網路電商探路失利,李明遠辭職,同年8月加入UC Web擔任產品副總裁,11年11月回歸網路,現為網路副總裁、移動·雲事業部總經理。
20、在資本博弈中失利
資本和創業者的博弈,兩者關系錯綜復雜、源遠流長。兩者既有魚水交融的一面,也有水火不容的一層。資本的本質是錢,事業的目的不僅僅是錢,還有聲名、社會價值等等。風平浪靜的時候,兩者相安無事;風生水起的時候,資本齜牙咧嘴的真相面目暴露,創業者需要與之博弈、甚至被排擠去職的現象也屢屢發生。新浪的王志東、8848的創始人王峻濤、高維視訊科技Mysee高燃、珠海炬力的總經理趙廣民、易趣的創始人劭亦波、e龍唐越、愛國者數碼音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侯迅、TCL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總經理萬明堅等等都是實例。其他高管的命運亦是同系一條線上的蚱蜢,風吹雨飄。就算只是投資者對管理團隊失去信心,狂拋股票,也會產生巨大的壓力。Zynga游戲公司的股票急劇下降,就是因為投資者對它失去了信心,這種情況下,高管離職非常常見。
人物:王志東,新浪創始人。2001年,王志東打算趁網路泡沫的時機重組新浪,但方案不同於華爾街的想法。2001年6月,被公司董事會集體解職。
21、全行業挑戰
經濟危機之後,全球經濟一直滯緩不前,受此影響,出口劇減,沿海企業紛紛倒閉。再加上中國勞動力相比越南、緬甸正在逐漸失去低價競爭力,多種因素致使中國經濟從絢麗的高泡沫房產時代直往下墜落,最近兩年時間從10%跌進7.6%,再加上各地不平衡,而且很多數據據說水分很大,進一步拉開了差距。危機進一步加劇,社會現金流量劇減,單位貨幣實際購買力下降。企業作為社會經濟生活的一環節,必然深受影響。經濟危機,轉化為全行業的挑戰。這個時候,企業一步步被緊逼壓榨了生存空間。怎麼辦,為了適應這種快速變化,人才的配置被迫隨時變化,較大的動態調整隨時發生,一步步大規模緊縮,大幅度降薪,大批量裁人,人人不穩、人人自危。
人物:施正榮,尚德創始人。06年尚德上市神化後無錫瘋了、江蘇瘋了、江南瘋了、中國光伏瘋狂了,大躍進了,國際資本控制下的國外光伏生產線和生產設備、檢測設備企業發了,賣配件、銀槳等企業發了,再控制多晶硅交易套利,晶硅的提煉技術和生產流程套利中國,今天這場皇帝的新裝之戲,歐美資本集團獲得暴利退出後謝幕了。(by Informas)2012年8月,施正榮辭去CEO一職;2013年3月,施正榮不再擔任尚德電力董事長一職,公司破產。
22、合約期滿
這是一種較為特殊的情況,一般針對高管階層,聘約書大約是效率不大的,只存在試用階段合適留下轉正和不合適走人,很少有企業因為合約期滿就不繼續續聘的。但是現實中,尤其是企業涉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而且語言不同的情況下,這種情況就不難找到。如觀致汽車首席財務總監高旭離職,公司的解釋就是,只簽有兩年合約的合約期滿。
23、站錯隊
這種情況也比較常見,除了最高層老總之外,高管們總會因為一些這樣或者那樣的因素,主要是提拔關系、或者不同的戰略思考、決策驅動,可能都會形成不同的群體,也許主觀上並沒有實質性的惡意,但是久而久之,給旁人一種站隊的印象,尤其是在公司調整發展,人事出現空缺、董事會變革的時機,這種傾向很明顯。這樣往往會觸及某些人人的忌諱,從而導致利益受關聯,隨之波動。當制約的群體得勢之後,肯定有失勢的一方退出。
人物:陳曉,原國美電器集團董事會主席。2010年秋,陳曉和黃光裕之間展開一場關於國美控制權的爭奪戰。在陳曉看來,自己是行使職業經理人權力,而在黃光裕看來,他在威脅自己的家族利益,最後是陳曉去職,張大中出山,「既避免了黃光裕的一股獨大,也避免了陳曉的內部人控制。」
24、爭當甩手掌櫃
人物:求伯君、雷軍,金山創始人/CEO。這一幕太過罕見,雷軍與老闆求伯君前後共事20 年,熬成了金山大股東,到最後兩人都爭著做「甩手掌櫃」。但雷軍從07年起做天使投資,到10年做小米後心思就更不在金山上,盡管求伯君將最高領導拱手相讓雷軍也不接,直到求伯君在離職前為雷軍找到了張宏江博士來當金山CEO。
25、緋聞、違法犯紀
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主要針對高管個人疏於自我管理,腐化墮落,直至人性泯滅,有違法犯罪事宜,一夕東窗事發身陷囹圄,刑法處罰使然,這種情況雖然一般是當事人自作自受,但是也有公司疏於管理的因素在內。
;❻ 樂視網今日開板了
誰能想到,樂視網今日開板後大漲!
2月8日早盤,樂視網(300104)在經歷了連續12個跌停後終於開板,截至發稿,樂視網已上漲7.26%,成交額突破30億,換手率高達23.44%。
對於持倉樂視網的18萬股民而言,不論持股多少在臨近過年的關口遇上樂視網開板,如何選擇恐怕成為「老大難」的問題。
此前,記者采訪了一位目前仍持有樂視網股票的小投資者,對方表示,「我之前投了幾萬塊錢在樂視網上,現在虧得一塌糊塗,過年前要是樂視網能打開跌停板的話,我肯定拋掉,主要心裡不舒服,後面樂視網漲跌都和我沒關系了。」
不過,面臨樂視網已經臨近此前基金給出的3.91元左右的估值,有的投資者已經躍躍欲試想嘗試抄底一波樂視網。記者身邊的一位私募基金人士就表示,「樂視網3元到4元,我肯定抄底,再怎麼跌也不至於這樣,樂視網和ST保千里還是不一樣的,樂視網背後有孫宏斌不說,市場與公眾認知也高很多,流動性就強很多。」
不過,對於抄底,沈萌則建議散戶不要嘗試,「散戶不想要了,只可能有機構才有從樂視網這樣凶險的股票上套利,而且抄底首先要有底,現在判斷樂視網快到底部是盲目的。」
前述東莞證券分析師也表示,樂視網目前沒有抄底的價值,當前也並不是抄底的時機。
從歷史經驗看,在樂視網開板後殺入,快速進入抄底獲利的可能性也不大。2017年A股出現連續一字跌停超過5個交易日的上市公司有12家,這些公司在開板後的第一天、第一周和前兩周的股價分別下跌達到-4.14%、-5.43%和-6.43%。
眾多基金怎麼辦?
公募基金的2017年三季報顯示,彼時共有34隻基金持倉樂視網。
記者此前梳理發現,在此次樂視網復牌之前,持倉樂視網的基金中有5隻基金持有樂視網市值超過1億元,分別是中郵戰略新興產業、中郵信息產業、富國創業板A、中郵核心競爭力和易方達創業板ETF,復牌前持有樂視網的市值分別為3.43億元、3.33億元、1.58億元、1.23億元和1.22億元。
而這幾家基金公司的公告顯示,旗下持倉樂視網的基金均將樂視網估值下調至3.91元左右。目前樂視網已經開板,這些重倉樂視網的基金由於提前下調樂視網估值,基金凈值影響不大。
不過,這些基金會買入樂視網么?
一位接受采訪的公募基金人士對記者表示,「雖然現在已經臨近樂視網的估值價,但是我們作為公募基金沒辦法隨意買入風險這么大的股票資產,公募基金的風險防控體系根本不允許我們這個時間這樣操作。」
孫宏斌與賈躍亭的實控人之爭
隨著樂視網復牌之後股價連續跌停,賈躍亭所持有樂視網股權最終歸屬問題,成為外界關注的熱點。
賈躍亭目前持有樂視網10.24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25.67%,為樂視網實控人。不過,賈躍亭所持有樂視網股份中10.2億股已質押給金融機構,10.24億股被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凍結。
在此境況之下,樂視網數次發布公告提示實控人變更風險稱,賈躍亭股權質押存在因無法及時追加擔保而被相關機構處置的風險,從而可能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與此同時,孫宏斌則已經在董事會與管理層面實現對樂視網的實際掌控。不僅自己坐穩樂視網董事長之位,而且整個董事會幾乎都已經悉數改選為融創系代表,公司經營層高管同樣也在孫宏斌的掌控之下。
目前,孫宏斌唯獨缺乏從股權層面實現對樂視網的全面實際控制。孫宏斌實際控制的融創中國僅通過天津嘉睿在2017年1月入股樂視網,擁有樂視網8.56%的股權。
孫宏斌能否通過賈躍亭股權質押被平倉而被動成為樂視網實控人,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深交所上市公司股東及董監高減持股份實施細則》規定,因司法強制執行、執行股權質押協議、贈與、可交換債換股、股票權益互換等減持股份的,適用本細則。
因此,賈躍亭所持有樂視網股權,即使幾乎全數被質押且遭到司法凍結,也並不會全部快速被處置,而應該需要按照減持細則來逐步處置。也就是說只要孫宏斌目前不主動大幅增持樂視網,暫時無法短期內超過賈躍亭的持股數量。
另外,樂視網2017年三季報顯示,賈躍亭所持有10.24億股樂視網股份目前全部為限售股。此後,賈躍亭所持有股份均未出現解禁的情況。對此,一位信託人士則表示,在賈躍亭持有股份是限售股的情況下,只能等股份解禁以後才能處置。而賈躍亭的這部分股份又同時被司法凍結,只能等法院判決後,按照輪候順序進行償還。
所以,在諸多條件與法規的約束之下,近期孫宏斌通過賈躍亭股權質押被平倉來被動成為樂視網實控人的可能性並不存在。而只要孫宏斌不大幅增持,賈躍亭仍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以樂視網實控人的身份存在。
樂視網前途幾何
樂視網開板之後,樂視網股價走勢也將逐步回歸到依賴公司本身業務上來。那麼近期樂視網的業務到底如何?
對此記者詢問多位樂視網內部人士,對方均對於目前公司業務進展避而不談。不過從此前樂視網公布的2017年業績預告以及公司近況看,樂視網業務不佳且未出現轉好的跡象。
樂視網1月30日公告,公司預計2017年凈利潤虧損116.05億元至116.1億元。從具體虧損項目看,第一,由於持續受到關聯方資金緊張、流動性風波等影響,公司業務出現大幅下滑,經營性虧損約為37億元;第二,考慮關聯方債務風險及可收回性等因素的影響,公司預計將對關聯方應收款項計提壞賬准備約為44億元;第三,公司預計將對部分長期資產計提減值准備約35億元。
雖然,外界多將此舉解讀為孫宏斌將樂視網此前累積的虧空一次「出清」,但是,這也表明孫宏斌對於未來幾年樂視網業績回暖的不自信,畢竟虧空一舉清空後來年業績壓力相對就減少很多。
此外,1月19日,樂視網宣布終止收購樂視影業,且擬終止公司名稱、證券簡稱變更事項。
就此前孫宏斌對樂視網的規劃來看,終止收購樂視影業或對樂視網業務轉型造成不小打擊。
2017年8月17日孫宏斌召開樂視網高管閉門會,當時給樂視網制定的新運營策略是,將業務重點集中於樂視視頻、電視、雲平台和影業四塊。其中,影業作為樂視網一直以來缺失的內容提供方,是樂視網業務轉型的重要砝碼。
2017年9月27日的樂視網更名公告顯示,樂視網對擬更名後的「新樂視」的定義是,樂視網經過2017年上半年的一系列戰略調整,繼承以用戶體驗為核心、「平台+終端+內容+應用」的生態理念,集中資源聚焦大屏生態優勢領域,結合分眾自製和內容開放的內容戰略,並輔以互聯網金融服務的手段,打造以智能電視為核心的大屏互聯網家庭娛樂生活。
可以看到,以樂視影業為代表的內容板塊,在孫宏斌主導下的樂視網業務轉型中占據重要位置。但是最終終止收購樂視影業,樂視網業務轉型或繼續「瘸腿」進行,維持原來樂視網硬體為主的業務導向。
但是,目前樂視網的電子硬體產品生產與銷售都出現嚴重問題。據記者此前從樂視網內部人士方面獲知,由於貨款問題一些電子產品元器件供應商已經不再與樂視合作,同時一些原來樂視電視與手機的加工或代工廠都不再生產樂視產品。在銷售端,樂視超級電視在電商平台銷量寥寥,不僅遠低於TCL等傳統電視廠商,而且已經落在了小米等互聯網電視品牌後面。
目前來看,樂視網主營業務除了樂視視頻以外幾乎處於全線停擺的狀態,再加上公司更名、重組與轉型受阻,樂視網的前景令人堪憂。
❼ 為什麼很多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個人持有公司的股份非常少,公司持股的股份跟股東有什麼關系
持有公司的股份就是該公司的股東,持股的多少決定你的發言權,這就是持股與該公司的關系。
拓展資料:
1.每個合夥人都投入等量的資金到公司,然後加上投入的人力,構成了最初的平均分配的「創始人股份」。
2.但是,某個合夥人投入的資金相對而言比較多。這樣的投資應該獲較多的股權,因為最早期的投資,風險也往往最大,所以應該獲得更多的股權。這樣的投資應該獲得多少股權可以參照通常投資的估值演算法。
他是公司創始人或者擁有人,他發行股票只是賣了一部分股權,而不是全部。
發行股票只是攤薄了他的股份而已。如果一個公司發行股票後,實際控制人
就沒有股權了。
股票分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上市流通的部分是流通股,非流通股一般叫限售股,在一定時期內不允許上市流通,解禁後才能上市。
所以一些董事長擁有很多股票,但真正流通的股票只是公司全部股票的一部分。
❽ 請問:一些股票解禁後,是不是意味著盤子變大了,而且股價就會下跌,很難在漲了比如TCL。謝謝。
對久在戰場上的老股民而言,熟識「股票解禁」這一股市術語。但是對於不久前才入市的投資者而言,可能就有點不太理解。先來給大家好好說一下「股票解禁」吧,相信不太清楚的投資者朋友,耐心看完會明白的!開始之前送上一份機構精選的牛股清單:【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股票解禁是什麼意思?
「股票解禁」的字面意思,意思是上市公司或者大股東持有的股票在一定期限內本來是不能出手的,但是在一定的期限過後可以出手了,這就是所謂的「股票解禁」。解禁股票還分為兩種 ,一種是「限售股」,另一種是「大小非」。這兩者的區別在於大小非是股改產生的,則是由於公司增發股份而產生的。
(一)股票解禁要多久?
一般就是在上市時間為一兩年之後,那麼很多股票都會被解禁。新股限售解禁一般情況下就是分三次:
1、上市三個月後:新股網下申購的部分解禁
2、上市一年後:股票原始股的中小股東解禁
3、上市三年後:是股票大股東解禁
(二)怎麼看解禁日
公司官網公告中可以看到股票解禁日,但絕大多數投資商肯定不會光追蹤一家公司,把每個官網都點開去下載公告實在有些費事,因此更加建議你查看這個股市播報,建議你添加自選股票,能夠非常智能的篩選出實用性信息,可以了解解禁日,詳細了解解禁批次、時間線也是可以的:【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三)解禁當日可以馬上買賣嗎?
解禁後並不表示解禁部分的股票當日可以在市面上交易,還要一段時間來考察,因為個股不同,具體時間也就不同。
二、股票解禁前後的股價變化
固然解禁跟股價表現它們並未存在線性相關關系,但是針對股票解禁前後股價下跌的原因,可從這三個方面進行解析:
1、股東獲利了結:一般來講,限售解禁意味著更多的流通股進入市場,如果限售股東能夠得到很多利潤,那麼就會由更大的動力來獲得利潤,緊接著會增加二級市場的拋盤,公司股價構成利空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2、散戶提前出逃:出於對股東可能會拋售股票的擔心,很大概率很多中小投資者會在解禁到來之前出逃,從而使得股價提前下跌,
3、解禁股佔比大:另外,解禁市值和解禁股本占總股本的比例成正比,從而導致股價的利空也越大,
三、股票解禁是好還是壞?可以買嗎?
股票解禁就是變相地增加了二級市場中股票交易地供給量,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好比說,解禁股的很多是小股東,在解禁之後,也許他們會把手中的股票拋出,導致股價下跌;相反,倘若持有解禁股的主要是機構或者國有股東,他們為了使較高持股比例得以維持,手中股票不會輕易的拋出,有防止股價波動的作用。簡而言之,股票解禁對於股價究竟是利好還是利空,我們要盡可能的做出較為正確的判斷,因為各個方面發生變化那麼它的走勢也會有變化,我們必須通過對許多技術指標進行深入分析。如果實在沒法判斷,可以直接進入這個診股平台,輸入股票代碼獲取股票診斷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8-19,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